贵州唱响旅游扶贫新旋律 发布时间:01-07 16:21分类:农业致富 本报记者 肖克 刘久锋 这里的乡村,让城市人更向往了;这里的乡村广场,成了城市人休闲的新天地。 走进贵州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贞丰县纳孔村,布依广场上,随处是载歌载舞的身影。这些舞者有来自广场附近的村庄村民,有来自贞丰县城里的人,纷纷前来尽享喧嚣城市彼岸的乡村所固守的那份静谧。 纳孔村的发展,见证着贵州实施旅游助推扶贫惠民政策,让贫困群众实现减贫摘帽,最终走上康庄大道,可以说是贵州唱响旅游助推扶贫新旋律的一个缩影。 在贵州,目前同纳孔村相似,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突破3000个,其中有517个村被国家列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十二五”期间,带动64.7万人脱贫。2016年上半年,贵州通过100个景区建设直接带动253个贫困村、6907户贫困户的2.52万人就业,间接带动301个贫困村8377户的2.75万人就业。 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全省“10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建设,已安排5000万元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支持全省63个贫困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出了旅游扶贫工程目标,争取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50万人以上,带动全省1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减贫(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20%以上)。 “以旅游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贵州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这些成绩的取得,更是贵州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等结出的阶段性成果。 据贵州省扶贫办法规处负责人介绍,贵州省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则编制县域旅游扶贫规划。强化大数据支撑,建立旅游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将填报的24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涉及的建档立卡100多万贫困人口纳入县域旅游扶贫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还涌现出一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扶贫样本。诸如,“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三变改革+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景区建设+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 如今,新常态下的贵州,逐渐形成了“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扶贫路子。旅游与扶贫已经形成新的格局,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正在成为各级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高速、高铁时代为贵州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按照旅游全域化的理念,贵州以景区网络化为抓手,统筹整合全省资源,依托“100个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升级工程,加快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养生、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修学旅游等慢游产品体系,让游客在贵州深度体验贵州山水,实现旅游市场供给由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 在贵州重峦叠嶂的山间,全省积极强化交通功能,带动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将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努力构建农村公路网络。目前,已建成通村油路2.6万多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其中有50%以上的村通油路。这一长串数字的背后,恰是贵州迎接旅游井喷式增长筑牢基础设施的信心和决心,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夯实基础。 同时,贵州通过严格把关旅游服务质量,建立长久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并通过国际化合作,突出做好“山地旅游+多产业融合”。目前,全省127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中,已有71个景区及旅游综合体与85个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40多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及31个森林公园建设实现互融互通,通过景区和园区、小城镇开发建设带动周边贫困村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 昆山市国家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窗口” 怎么提高枣树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