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出菇期管理
① 原基期管理 姬松茸原基刚由菌丝扭结而来,是子实体的雏形,十分娇嫩,在温度等各要素的管理上,应把握适度和稳定,以求顺利过渡至幼菇。
温度:严格控制22℃左右,不使温差过大,一般波动范围在2℃左右尚可。过大的温差刺激原基,可导致多种问题发生,常见的是原基发黄、萎缩、死亡。
水分:现原基后,应集中在2天内至少分4次对菇床喷水,用水量掌握湿透覆土层而无多余水下沉到培养料为度,喷水后加强通风量;此后采取向空中喷雾方式,保持覆土表层湿润,棚湿度保持在85%以上即可。
通风:一般每天通风约2小时,但遇强风时应尽量将通风孔开小,不可使强风骤然吹进,否则,轻则使覆土表层失水干散,重则导致原基干缩、死亡。
光照:保持闭光即可,也可短时采取300勒克斯左右光照强度。
② 幼蕾期管理 约1.5~2.5天后,原基分化为菇蕾。该阶段可见子实体基本形状,由于该时期正处于旺盛生长且长速极快时期,所以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温度控制同原基阶段;棚湿在90%左右,在此范围内具有要求偏高的趋势,但不宜超过95%;通风条件应保持微量、新鲜,亦不允许强风进棚;可有约200勒克斯以下的散射光。
③ 幼菇期管理 约2天后,幼蕾发育成幼菇,此时子实体菌盖直径约2厘米,且发育速度较快,各生活要素仍须保持幼蕾时期水平,并应有适量散射光进入,控制在500勒克斯左右时,对幼菇生长可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④ 成菇期管理 合适的条件下,2~3天后,幼菇成长为成菇。该阶段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可适当粗放一些,一般情况下,成菇可适应较大的温差和湿差,同时也可抗拒其他较强的不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进入成菇期,棚内通风应适量加大,保持空气始终新鲜,使棚内“食用菌气味”很小为好,同时为产出洁净、色浅的姬松茸鲜菇,防止鳞片类出现影响商品质量,该阶段应控制较弱的光照强度,一般掌握500勒克斯左右即可,如采取适当闭光措施,会更加提高子实体商品外观质量,但可能将因光照不足影响长速和其内在质量。
⑤ 采收及采后管理 自原基分化后7~10天,姬松茸菌盖直径达4~7厘米时,呈洁净、浅暗红色,菌柄长3~5厘米,约八分熟时,即应及时采收,采收时手持菌柄轻轻旋转并上提采下,顺头放入塑盒或其他容器内,待削去基部泥土等杂物后,即为初级商品。自采收始至出售(或加工)阶段,禁止碰撞子体菌盖,自始至终应轻取轻放。期间不允许从一个容器往另一个容器中倒货,以免产生剧烈摩擦碰撞或挤压后,菌盖受伤后变褐,降低商品质量。
采收后随即挑出土层中的菌索集中带出棚外进行处理。采菇后的凹陷处即时用处理土补平并补足水分,而后加强通风,有条件的可进行强制通风,2天后对畦面重喷清水,然后再行覆盖报纸,密闭菇棚,约3~5天后揭去报纸,待床面再现出原基时,即可重复前述管理程序。一般15~20天后可收获第二潮菇。
姬松茸生产每批投料可采收4潮菇,但有时因气候、水分及管理等因素制约,其潮次并不太明显,只能根据原基出现的时间进行测算。所以,如第一潮菇一次性采收量约为80%时即可舍弃幼蕾或幼菇,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刺激措施,诱导和促使二潮菇生长,其中尤其通风、光照等刺激措施比较奏效、这样可使出菇较为整齐一致,使潮次明显,但却以舍弃部分幼菇为代价,因此应仔细核算一下,不可盲目。姬松茸生产一般生物效率在20%~40%之间,商品率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