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致富沙荒地上建起农业生态经济园

沙荒地上建起农业生态经济园

发布时间:03-07 17:05分类:农业致富
  昨天,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农民李登光,站在大棚里的葡萄架下,看着如同珍珠般的葡萄串串悬挂在架上,尽管架下过肩高的番茄将要拉秧,但还挂有绿的、粉的、红的果实,别提有多高兴了。

  李登光估算着,每栋大棚的番茄已采摘3000多公斤,拉秧前还能采摘200多公斤,少说也有万元收入;葡萄虽未成熟,但挂果和长势不亚于去年,每栋大棚至少还能收入1万多元;早在5月下旬已经拉秧的草莓,每栋大棚收入3万多元。三茬加在一起,一个大棚能有近6万元的收入。

  谁能想到,大棚所在地14年前还是连蒿草都难以生长的沙荒地。

  沙荒变绿洲后的困惑

  李登光今年50岁,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从16岁起,他就与土地打交道,至今没有离开过。夏场村的每一块土地,他都再熟悉不过了。

  村西那片230多亩的沙荒地,曾给夏场村附近农民留下了数不清的苦恼和伤感。李登光说:“当时,冬春时节沙尘随风起,夏秋蒿草难生长”。

  在这片沙荒地上获取收成,是当地村民的最大愿望。在李登光记忆里,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父辈们就开始尝试着对沙荒地改造。当时,村民对沙荒地进行简单整理后,种植上了一些豆类和芝麻等作物,可到了秋天不是有种无收,就是收的没有种的多。1998年,李登光联合29户村民重新对这片沙荒地进行改造。为确保改造的成功,他们把市、区土肥专家请到村里帮助出谋划策。

  这片沙荒地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太差了。土肥专家、房山区土肥站副站长朱文说,夏场村地处永定河畔,那片沙荒地紧邻河床,整个土体为细沙土,属于典型的“有沙无土”或“有土无壤”的类型。这类土壤,不仅养分极度匮乏,而且渗漏快、蒸发快,浇水或是降雨之后,过不了几天,水分就会渗漏、蒸发殆尽。必须同时对地下和地上进行科学改造,创造适宜的耕作环境。

  李登光说,当他们看到专家以这片沙荒地的地理位置,土壤状况、养分含量、保水保肥能力和水源等情况调查及综合分析结果,以及借鉴国内外土壤改良的作法、前辈们改造的经验和教训等情况为依据制订的改造方案后,就坚信肯定能成功。他们在沙荒地上建起了大棚,运来粘性较大的土壤、农家肥料铺垫在沙荒地上进行翻耕,使粘土和农家肥与上层的细沙土进行混合,以便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有机质含量,然后在大棚内种上番茄、黄瓜等蔬菜。当年,改造就见了效,每栋大棚收入近万元。

  获取更高的收入,是农民种地最大的追求。尝到甜头后的夏场农民,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这片沙荒地的改造。

  2000年开始,他们在菜畦上搭起葡萄架,夏季架上长葡萄,架下种植耐阴性的蔬菜;秋季葡萄收后,冬春季节架下种植草莓;他们还很快把“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发展成“肥多水勤”。李登光说,肥料用量噌噌地往上蹿,有机肥用量从当初的每栋大棚10多立方米增加到20多立方米,另外,还要用上近百公斤的化肥;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多,用水量翻着跟头地增加,有的大棚每年用水量竟高达500多立方米。

  收入已不是区区万元了。在“肥多水勤”的催动下,每栋大棚收入2万多元,有的收入3万多元。不过,这似乎就是极限了。此后,无论李登光他们怎么做、采取什么措施,每栋大棚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最让李登光搞不明白的是,收入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比“粪多水勤”增长多少。如果单算蔬菜,每栋大棚的收入比当初还少了许多。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地力并没有随着对沙荒地改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很多大棚还出现了脱肥现象。

  朱文说,在那片沙荒地上灌溉,就好似把水浇在筛子上,水是一边浇、一边漏,再加上沙荒地保水能力极差,浇后没几天,地就旱了,旱了再浇,周而复始,会形成旱了浇,浇后旱,再旱再浇,再浇再旱的恶性循环。另外,种植作物种类和茬口的增加,肥料用量也会随之增加。因受传统施肥方法的制约,草莓和蔬菜生长发育到中期时追肥,一般都采取“水压肥”方法。需要追肥时,无论作物是否缺水都要浇水,致使浇水次数进一步增加。在渗漏性极强的沙荒地上灌溉,特别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法,不仅造成用水量成倍增加,还会使肥料中的养分和改造过程中土壤积累起来并不多的养分,随着水的渗漏而大量流失,脱肥现象在所难免。

  朱文说,十年来的连作和肥料过量投入,使改造初始时见好的土壤生态再次受到破坏,土壤障碍因子逐渐显现,土壤根结线虫、植物根腐病逐渐增多;钙、锌等微量营养也开始缺乏。既然浇水会造成肥料和土壤中的养分流失,那么能不能不浇水或少浇水?

  一听这话,李登光瞪大眼睛说:“那怎么成?”没有足够的浇水,在这样的沙荒地上种植蔬菜、葡萄和草莓等作物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减少浇水次数,也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减产、减收。没有收成,或者亏本,谁还会建大棚、种蔬菜?过不了几年,沙荒地还会变成以前那样。

  农业生态经济的神奇

  在耕地上获取农产品和收入是必须的,但获取的方法要变一变了。李登光说,如果不是2009年土肥专家提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耕作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方案,“肥多水勤”和“大水漫灌”的老方法有可能还会沿用下去。

  生态耕作环境是什么,李登光他们当时并不清楚。但他们听到专家讲解之后明白了,就是创造生态耕作环境,可以改变“肥多水勤”和“大水漫灌”的状况。

  推广研究员、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农业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及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他还特别强调,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态耕作环境。

  2009年,按照专家制定的创造生态耕作环境方案,李登光他们引进了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施用的肥料是蔬菜、葡萄和草莓等作物专用配方肥料,还对土壤障碍因子进行了修复。

  据朱文介绍,他们采用的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土肥专家根据那片沙荒地渗漏情况和保水保肥能力,以及他们种植的蔬菜、葡萄、草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肥水需用量等情况量身订制的。给作物浇水时,如同“输液”一般,将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作物根部,所浇水量作物刚好够用,没有渗漏的余量;需要追肥时,浇水前将水溶性肥料溶解到水中,养分随水与作物根系零距离接触,便于吸收。使用的配方肥,是土肥站根据那片沙荒地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能力,以及他们所种植的蔬菜、葡萄和草莓等作物需肥量及规律量身订制的。

  这些技术给耕作环境带来的变化,目前还很难在感官上体现出来。但李登光他们却有了切身的体会:原以为再难增加的收入,又增加了不少。去年,100多栋大棚平均每栋收入4万多元;肥水用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每栋大棚全年节水300多立方米、节省化肥70多公斤。

  从土壤做起保护生态

  “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赵永志说,土壤是个生物体,可以说是有“感情”的,你对它好,它会用好的结果报答你;反之,对它不好,它也会用坏的结果对付你;虐待它,它会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你。善待土壤,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李登光他们所看到和重视的,是改造沙荒地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效益。实际上,他们将沙荒地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经济园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很难用数字计算的;他们为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促使生态环境向好的状态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自然环境中,土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土壤的方法应是多样性的,但绝不能让土壤回归自然。赵永志说,那样即拒绝了土壤提供的人类生存必须的农产品,特别是在日趋干旱的气候形势下,在自然状况下土壤状况会逐渐变得更加恶化,进而对生态造成危害。夏场村通过应用设施农业、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障碍因子修复等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进行改造和修复后,在根除沙荒地的“冬春沙尘随风起”对环境危害的同时,还持续地从沙荒地上获取到了农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变化的成功案例。

  “保护生态环境,应从保护土壤环境做起。”赵永志说,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表明,本市土壤质量并不容乐观,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普遍偏高;很多土壤变得板结,适耕性下降,土壤微生态遭到破坏,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缓冲能力、分解有害物质能力等抗逆能力下降;在个别地区和地块土壤中还发现了汞、镉、铅、砷和铬等重金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推广消除土壤障碍因素、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微量元素,以及改善土壤理化结构等综合技术措施,不仅将200多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成为高效农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津大港农业服务中心早部署早安排 提前谋划2016年工作思路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