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致富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或就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或就业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07-10 16:06分类:农业致富

依据就业问题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形势,我们组织了回乡调研。经过前期培训和了解,我们采取访谈和问卷法重点对孟州、信阳、新乡、商丘、驻马店、周口、开封、新郑等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研,对濮阳市贷款互助合作社和郑州市林山寨种植园区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学习访谈,也征询了山西永济寨子村大学生代表的看法。

活动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就业问题陷入困境,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自2003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第一年到现在,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约70%,有大约148.5万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20%左右,30岁以下的大学生失业人口占全部城镇失业人口的53.5%左右。

据统计,2009年全国新毕业大学生人数超过610万,加上逐年累积,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同时面临就业压力。同时还有约2500万的失业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将成为2009年压倒一切的大事。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与创业的政策。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自2005年便开始倡导推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年来,国家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政策、税收、金融和财政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目前正是一个大力推进、飞速发展的时期。

  1955年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 的号召,号召全国广大大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半个世纪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再次被吹响,这项惠及9亿农民的丰功伟业又将给善于捕捉发展机遇的有志大学生带来施展才华的机遇和空间。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有热情,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历来是走在时代进步和国家需要的最前列。但是目前在对待就业与创业的问题上,多数大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只有在大城市、在国家单位、在外资企业里就业才是好的。其实在当前形势下,选择在农村就业与创业,参与到农村发展的各公益领域,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出路,也许会有更多学习、成长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

河南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关于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政策的出台,河南省政府也具体的开始了给各个市县配置村官的工作。于是我们在大学生创业很少有成功案例的大环境下,进行了以大学生村官为典型代表的的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主题调研。

一、现状

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大、就业面窄、等特点,创业方面仍处于初期尝试阶段。

长期以来,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大学生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头脑中也根深蒂固,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就业主动性,对自己的收入预期过高,不愿从事体力工作,怕苦怕累,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较好的企业就业。由于国家、有关企事业单位在聘任基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的优惠政策及优良待遇,到农村基层就业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的考虑范围,但近两年的大学生基层工作效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干不好、留不住”。专业不对口,如孟州市,据调研统计,一个镇的47名大学生村官中,只有一个是农专毕业,其余的什么都有,有中文专业的,有美术的,还有幼师的……;工作没激情,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基层岗位作为跳板,来寻求更好的工作及待遇。不过也有真心想在基层为农民做实事的人,其中就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参与农村创业。新乡市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同时就注重大学生特长的发挥,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长垣县樊相镇就是每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同时,大学生村官之间还自由组队搞创业。虽然长效机制不完善,但还是调动了一些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其次,因受自身限制大学生中主动创业的比例低于成人,成功率更是微乎其微。主要受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关于就业创业内容的教育,缺乏基本的职业认识、职业向往和从业创业激情,不善于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学业准备,在就业问题上依赖性过强等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进程。我们在准备回乡调研的时候发现很难找到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案例,因缘际会才了解到郑州市林山寨种植园区的毕业有十几年的老校友李春华,做的是郊区农业创业,蔬菜大棚搞的不错,也是毕业三四年后才开始创业的。我们问及创业的历程,一路艰辛坎坷,但作为学长,他说给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一定要多接触社会,学习与社会要接轨。

第三,有部分有技术的专科学生毕业后不愿在城市竞争,回到农村创业,但是由于知识、资金、设备、市场等原因,规模小,收益低,没有创造就业机会,也没有形成经济链,更没有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如:孟州化工镇横山村刚毕业的张欢,家里出钱在路边租了一间门面房,做电脑服务工作,但是据张欢说,虽然没有休息日,但平时很闲,上门寻求服务的人很少。后来,我们调查发现,横山村在当地经济发展条件是最好的一个村,包括临近的村庄,家里有电脑的人很多。可是当提及电脑服务时,他们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问及电脑的维修,大部分人说对电脑一点都不了解,能开机都不算坏,没想过什么时候该维修。又问及买的原因,有人说是赶时髦,城市人有,就买了;也有人说,是孩子要买,就买了;也有人说是为了玩。很少人关注电脑的保护与维修。

第四,随着新农村建设成为焦点,一些新型的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出现。特别是2007年合作社法的颁布后,伴随着合作社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及其新颖的发展模式。许许多多的具有崇高理想的大学生参与到合作社的方方面面工作中,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借鉴孟加拉模式初步发展起来的濮阳市贷款互助合作社。它每年暑假都有大学生前去学习实践发展理念并加以回馈,使得合作社在理论指导下更好更远的发展;它还招聘一些积极有意向的大学生参与其工作,保证其鲜活的血液,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会老会员王道轩、河大三农协会成员杜雪峰就加入了这个队伍。

开封南马庄也是我们大学生常常选做社会实践的地点。我会于帅锋在村做了一年的见习村官后就直接到南马庄跟何老师做农民合作与城乡互助生态农业项目的实习生。虽然大学生力量微薄,但“水滴石穿”,大学生的激情、开阔的思维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对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大学生下乡,通过对互助合作思想的宣传以及对合作社的建立、完善的推动也促进了各类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在山西永济蒲韩社区做农村发展的工作,同时也做乡村教育的工作的李跃华也具体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具体的任务就是在青年农场中推动这些青年的成长与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农村中种植有机作物,并且要承办一亩地,一个合作社,一个村,用三年的时间来完成“三个一”计划。我在这里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是课程的讲解,下半年课程减半,工作的实践会多一些,有时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十个板块,生态农业、合作社、农资、传统手工艺、农村金融、农民学校、老年人、妇女、文化、青年农场、生态家园这些板块基本上涵盖了农村的公共基础服务,而且工作范围是35个村庄,他们的目标是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把这些公共服务干好,要达到社区人人积极向上,素质变高,讲诚信,有文化,环境是生态可持续的,大家是富裕的,有快乐,欢声笑语,人人都有积极向上的状态。我们大学生也在积极的探索新的农村发展道路。

第五,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在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已基本脱离了传统的常规种植养殖行业,绝大多数都是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工业、服务业等方面也有涉及;虽然有种种的问题,但多样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首先,人们的就业观念的改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不去干等不相适应的滞后的就业创业观念,习惯于依赖和享受,缺乏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就业创业精神,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一方面是受创业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的创业文化十分强调创业艰苦这一特点,以及艰苦创业对创业成功的必然影响。这在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以及加强务实经营、诚实劳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另一方面往往给大学生创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但言创业必谈艰苦”,创业之路在传统创业文化的渲染下,往往变成了只见荆棘,难见阳光的风险之旅。大学生在思考创业、选择创业过程中也常常因为这一心态影响,变成了“兵马末动、锐气已损”。此外,长期以来创业等于或约等于创大业的潜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普遍共识。而那些开小店、做小买卖的,往往被看成是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不为主流创业文化所青睐,也不为广大大学生所齿。这在一定程度上人为的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剥夺了大学生从小做起、积累创业经验的宝贵机会。同时,也往往会造成大学生在思考创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积小流也成江海、不积跬步也致千里”的浮燥情绪。

另一方面是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大学生求职前没有经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已取得大学文凭的学生,没有做好创业的心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准备。我国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大学生就业群体的学历、技术较低,严重限制了他们就业创业的空间和范围,严重影响了他们就业范围的拓展和自身权益的维护。于是他们就业往往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劳动密集型领域,创业则单一倾向于在外开店经商。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现代化,企业需要更多的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很多大学生由于步入社会时间短,技能单一,缺乏实践经验,自身总体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主动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的发挥,很难实现跨行业、跨区域就业,造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难度加大。农村创业知识的缺乏,是制约在农村实施创业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这些年,相关政府虽然加强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但针对农村的创业培训内容却处于空白阶段。很多想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不清楚怎么选择创业领域,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和筹集资金,更不知道在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少基层大学生反映,目前针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对现阶段就业创业实际意义不大。

还有就是来自家庭的阻力。农村大学生的创业,来自家庭的支持也很重要。调研发现,由于家长对创业的风险看的过重,其对子女的创业行为基本上还是持否定的态度。

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社会的了解认知程度远远不够也是一大原因。文化知识层次和技术含量虽然相对较高,但对直接参与到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会有不适应。 ”郑伟认为,应该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国家保证大学生平稳过渡到一个社会人,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社会市场的良性竞争和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客观因素

1、产业方面。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企业较少,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在就业创业环境和民营经济实力等方面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回乡大学生就业创业机会不多。特别是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不够配套,有些大学生因没有好的创业项目,处于半农半闲的隐性失业状态。信阳固始县马岗乡的大学生村官齐剑一心想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很好,但一段时间之后,自信心很受打击。原因是自己想的一些创业项目都因一些基础设施跟不上而搁浅。

2、政策方面。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来自政府政策。大学生村官担任的职务大多数处在村委核心的外围,使得其无法真正地发挥聪明才智,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政府的优惠政策、福利措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加剧了基层大学生的抱怨心理,打击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来自工作地的复杂环境。部分地区因为某些原因,对大学生村官不信任,村委领导班子排斥等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地方中,驻马店、周口、新郑部分地区尤为严重。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只是挂职在某个村子,而在镇里“打杂”,没有具体的工作,也没有具体的权力。问及村民大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任职。又如孟州市化工镇云水村的大学生村官谢鹏伟,他告诉我说每周只有周一才会到村子里去,问及原因才知道镇里的每位村官有个共同的工作就是村委领导班子的远程教育培训。他每周一到村子开会后,做完远程教育培训就会回到镇里。基本没有涉入村内事务,村民对他认识的很少,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

大学生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日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其中有些政策很难操作,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故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饬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就业“热”中的“冷”选择。少数人的成功和多数人的失败表明,大学生创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环境亟待关注 

3、资金方面。毋庸置疑,资金是困扰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最现实因素。身怀技术、了解市场的返乡创业大学生虽然激情澎湃,但基金、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和贷款困难,已成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国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相对还是“穷”政府。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也作出巨大努力,但政府投入短时间内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二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缺少相应的捐赠法规,来自社会捐助的创业资金也是有限的;三是由于银行缺少评估风险机制,如果没有财产抵押和担保,创业大学生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满足不了大学生甚至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需要。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同时,大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创业成功与否很难预料,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财产抵押和担保,创业大学生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政府虽然运用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创业,但额度不高。广大群众思想较为保守,民间放贷也不活跃。因此,由于资金瓶颈问题,大学生创业非常艰难,要发展壮大更难。

4、项目方面。创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回报,也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产出。而良好的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然而,项目问题也往往会成为大学生在创业中“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最大困扰。

5、风险方面。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存在风险,相对于就业的“找个饭碗、混个肚饱”来说,创业的风险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同时,“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至理名言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不一定能真正得到体现。此外,在整个创业者群体中,大学生由于相对缺少社会的历练和对风险的正确预测、评估、承受能力,往往成为创业风险最喜欢打击的目标以及遭风险打击后损失最惨的群体。

6、团队方面。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地干,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当今时代想要创业成功,既需要单枪匹马的“赵子龙”,更需要犹如“希腊步兵方阵”般的团队支撑,势单力薄难“担纲”。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伙伴、组建战斗团队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方面的劣势,“高山流水知音少”往往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的无奈感叹。

7、人员方面。大多数回乡创业大学生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8、服务方面。政府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多数地方大学生回乡创业尚处于自发状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回乡创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引导扶持政策,且配套产业滞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机遇:

1、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大学生创业有着良好的政治环境。

    2、目前,虽然我国的结构性、暂时性失业率还在攀升,就业压力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在强势增长,每天都在“制造出”新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大学生在农村就业与创业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3、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而且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事务。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外,还有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着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在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4、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念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将通过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5、新农村建设给农牧院校学生发展创造千载难逢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党和国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学成后重建家园,正是填补农村人才“洼地”、搭建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来讲,在面临就业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农村放手一搏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难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农牧院校学生具有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他们作为知识型人才,文化高、脑子活,接受信息快,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他们必将成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经验以及思路对策

李春华学长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先就业后创业更容易成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社会经验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也比别人多。最好毕业后能在较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实践几年,积累下第一桶金,同时也学习大公司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样创业成功的几率才高。

在农村就业创业,首先要认识国情,认清形势。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的城镇化水平低,由于历史等原因,农村的人才奇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表现突出。其次要学习国家的就业政策,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毕业即失业,就业形势严峻,压力增大,短时期尚不能得到缓解。国家已经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了解到这些就业信息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再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年轻的学子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择业态度,去掉“精英”意识,调整过高的期望值,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准确定位自己,改变“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找寻发展机会。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要有“不管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能够做好”的勇气和胆识。最后就是做好准备。扎实做好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如我们这样的“三农”社团,平时下乡,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返校后认真总结交流社会实践收获,在建设新农村的时代大潮中受锻炼、长知识、增才干, 毕业后重返农村,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现代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可以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另外,积累经验也很重要。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协会或其他形式进行创业,积累经验,毕业后自主创业,未雨绸缪,未尝不是件好事。  

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就业创业实际情况访谈了我们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负责老师:自主创业的主观条件需要个人具有较高素质,而在现实中,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有关知识、实际的创业经验、应有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资金基础这五方面都比较欠缺。 老师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使之在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

国家也要切实把各项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有助于鼓励学生创业,拓展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创业者本身与社会各界力量都要付出一定的心血才能推动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发展与取得较好的成果。

咀嚼家乡秋味道 云南大莫古镇建立草原补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