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筑牢农村基层堡垒 打造创业带富先锋 发布时间:07-14 00:34分类:农业致富 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长春市以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一个责任、四件实事”为重要抓手,始终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中,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重点难点任务,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升级晋档、全面进步。 抓好“两委”班子建设 夯实执政基础 补齐农村“短板”,实现农村强、农民富,选优配强善于谋发展、抓发展的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是关键。2016年年初以来,长春市把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着眼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完成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工作任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84%,使村班子结构有一个整体性的改善和提升;着眼提高经济待遇,实行职务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收入奖励补贴“三项补贴”制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10万元,村党组织书记报酬超过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着眼提升村干部素质,创新开展村干部“四式”培训,实现全市1692名村党组织书记两年轮训一遍的目标,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呈现新面貌、焕发新干劲、迸发新活力。 为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长春市建立完善了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促进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党建主业抓落实,形成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突出乡镇党委书记这一重点,围绕“一个责任、四件实事”,制定了“一个意见、六个办法”,不换频道,逐年推进,跟踪考核,对全市1692个村划档分类排序,构建全市农村基层党建的整体框架和基本模式。 开展“双包双转化”工程 树立党建品牌 2015年,长春市开展农村“双包双转化”工程,围绕“五帮、五提升”目标任务,做到精兵强将派往包保村、真金白银投向包保村、真心实意帮助包保村,使“双包双转化”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2016年,长春市以“两不愁、三保障、两平均”为脱贫攻坚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双包双转化”工程,组织“年轻干部包保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实现由后进向先进转化;组织“经济强村包保经济弱村”,实现由弱向强转化。 半年来,被选派担任第一书记的170名年轻干部围绕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治穷”上下功夫,在脱贫上做文章,在脱贫攻坚中“筑巢”垒窝——有的帮助修桥修路,有的帮助修建文体广场,有的帮助发展致富项目,有的自掏腰包买米面油看望老党员和贫困户。 建村部、修桥涵、跑项目、铺广场、处理村里多年累积的矛盾、解决集体资产闲置和机动地低价发包……这些急难险重的任务现场,都能看到第一书记的身影。很多群众说:“第一书记实实在在干事,动真的、来实的,我们打心眼里感谢这些干部。” 截至目前,包保干部共筹措资金8500多万元,帮助改善村部98个,发展公益事业285项,引进致富项目268个,建强村级班子94个,真正实现村级班子“强”起来、组织阵地“建”起来、集体经济“活”起来、美丽乡村“靓”起来、支部堡垒“筑”起来。 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蓄好“源头活水” 2016年,长春市委把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着力提升村班子领富带富能力。 深入实施村级后备人才“梯次升级培养工程”,通过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青年农民、复员退伍军人、“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等优秀青年中培养发展新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把优秀村组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的“三培养”办法,着眼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努力把农村人才“洼地”打造成人才聚集地。 目前,全市已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2000名,2016年村“两委”换届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有271人。 龙眼新品种-冬宝9号 圈养猪异常行为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