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和她的“甜蜜事业” 发布时间:06-20 08:16分类:农业致富 散文家杨朔这样赞美蜜蜂:它们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如今,在河北省赞皇县,养蜂的人都说:除了蜜蜂值得赞美外,养蜂协会的会长陈秀英也很值得赞美。在陈秀英的带领下,我们不但收入增加了,赞皇县蜂蜜的品牌也在市场上打响了,她就是“甜蜜事业的缔造者”。 抱团发展上水平 现年56岁的陈秀英,出生在河北省赞皇县南潘村。 地处太行深处的赞皇县,大枣种植面积达45万亩,当地人守着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蜜源养蜂、售蜜。23岁时,陈秀英开始正式养蜂,掌握了不少养蜂技术。结婚后,她购买了10箱蜜蜂,经营起自己的甜蜜事业。那时,赞皇县的蜂农分散在大山深处,信息闭塞,养蜂基本是“靠天收”。陈秀英说:“当时,养蜂技术和养殖观念都很落后,一切都是自然发展。蜂王产量少,蜜蜂抗病力和采集力都低。辛苦一年,赔本是经常的事。” 爱蜂,却养不好蜂,陈秀英十分着急。1994年,她得到一个消息,我国要举办蜂疗培训班,她立即报了名。这次走出去学习,令她眼界大开,“养蜂对于山区农民来说是非常好的产业,但一家一户地散养,信息沟通不畅,技术不易更新,产业形不成规模,大家都赚不到钱”。一个想法飘进陈秀英的脑海:成立协会,把养蜂户团结起来,共同发展。 为得到养蜂散户的支持,陈秀英吃了不少苦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每天一早就骑车进山,挨家挨户把加入协会的好处一遍遍说给蜂农听。饿了,她就吃自带的馒头;渴了,就喝点山泉水。在她的努力下,1995年1月15日,河北省赞皇县养蜂协会终于成立,陈秀英被推举为会长。 协会成立后,陈秀英多次邀请国内养蜂专家和能手到县里进行技术指导,还先后送16名学生到浙江农大深造。协会办起了蜂业服务部,为蜂农提供养蜂用具;购买优质种用蜂王,繁育出蜂王免费送给蜂农以改良品种;订购《养蜂科技》等20多种养蜂书刊,供蜂农学习……在协会的带动下,蜂农的养蜂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大多数都掌握了全套养蜂技术。 壮大产业创品牌 蜂王浆、蜂蜜、蜂花粉……琳琅满目的蜂产品经过现代化包装后,从赞皇山区推向全国,它们拥有统一的品牌——“蕊源”。 陈秀英认识到,要使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打造自身品牌。1997年,赞皇县养蜂协会为蜂产品注册了“蕊源”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了好的蜂产品,还要拓宽销售渠道,才能带领广大蜂农致富。陈秀英把目光放到了距离赞皇40多公里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起初,她在市区人口密集区租了一个很小的店面。为推销蜂蜜,她一早蹬着三轮车到市场做宣传。有时,为赶早市,天不亮她就蹬着三轮拉着货到10公里外的小区进行销售。“即使是大雪天儿,我也照样出去。”她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诚实守信,陈秀英逐渐得到了认可。起初不足10平方米的一间简陋店面,也发展到如今遍布石家庄的10多家连锁店和周边县市的销售网点。 2004年,赞皇县蕊源蜂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逐渐发展成为集生产、经营多种纯天然优质蜂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如今,“蕊源”蜂产品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河北省省优产品等称号。 在赞皇县养蜂协会的带动下,赞皇县的养蜂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养殖户达2000多户,养殖基地遍布全县的11个乡镇、158个村,年产量达2000多吨,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蜂农年人均收入达5万元。 培育宣传蜂文化 走进位于赞皇县永丰村的蕊源蜂业有限公司,厂房里先进的检测仪器、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和配套的冷藏设施正在运转,蜂蜜、蜂胶、蜂王浆、蜂巢,经过科学加工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养生佳品。公司还建立了质量追溯系统,通过产品留样品和包装上的识别码,可以追根溯源,以确保产品质量。 陈秀英常说,养蜂是一项健康的产业,是一份甜蜜的事业,蜜蜂带给大家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幸福。为把养蜂业发展壮大,把蜂文化发扬光大,自2012年起,赞皇县养蜂协会连续4年举办了“枣花·蜜·蜂”旅游文化节,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项甜蜜事业,享受蜜蜂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陈秀英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在赞皇县打造自己的“蜜蜂博物馆”。经过几年努力,在蕊源蜂业厂区内,一个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集蜂文化、蜂疗、科普、旅游为一体的蜜蜂文化博物馆主体已完工。该博物馆将分设蜜蜂文化展示区、蜜源植物及蜜蜂养殖科研区、蜂产品加工观光区等六大功能区,不仅能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介绍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蜂发展历史、现代养蜂科学技术等,还将设有体验区,让人们体验采集花粉、蜂王浆的乐趣,品尝原汁原味的蜂王浆和蜂蜜。 陈秀英说,蜜蜂全身都是宝,她要把精彩纷呈的蜂文化呈现给大家。 多箱巧喂养 蜜蜂群势强 甘肃正宁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