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农场职工增收搭“绿色快车”
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下,如何解决农产品利润低下的难题?农垦友谊农场适时适度调整种植结构,与高端企业联手,扬长避短以提品质、促融合的方法推进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
在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二站的水稻育秧基地,今年种植了3000亩水稻的种植大户马国强正在组织工人进行最后两栋大棚的水稻播种工作,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应用的水稻品种是稻花香系列,水稻播种用的种子全部应用生物制剂处理而不再用药剂包衣。“如果用种衣剂包衣,肯定有污染源,按照绿色水稻种植的要求是不准许包衣的,所以我今年种植的水稻都没包衣。“马国强告诉记者。
以往,友谊农场一直是小面积种植绿色水稻,只有几亩或几十亩。今年,他们与黑龙江省赛福瑞斯米业有限公司联手,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提供良种、良方作为技术后盾,运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种植户按照公司的农艺要求种植水稻,公司以每公顷3万元的保底价收购,而后精深加工高端安全的大米。“这样的好政策,谁种谁合适。”种植户们都说。
据黑龙江赛福瑞斯董事长栾继连介绍,去年公司在第三积温带多点试种稻花香8000亩获得成功,今年又在友谊农场扩种了1.2万亩绿A级稻花香。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三年内种植面积将突破15万亩。这样农民增收了,消费者获得了健康,企业也受益,可以达到三方共赢。
对于友谊农场的水稻种植户来说,与企业进行这样的订单农业还是第一次,对此种植户们都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水稻质量达标。
马国强是水稻种植的老把式,有着多年种植经验,他说:“水稻的全程管理全部按照绿A级水稻生产的模式进行严格操作,尤其是对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量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本田底肥的选择上,全部采用有机肥料,仅底肥一项,每亩稻田就可免去化肥用量40多公斤。不但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透气、保水、保肥能力,使土地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种植有机水稻,像马国强这样的职工不仅搭上了“绿色”增收快车,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自然环境。
种植户与企业间的有效对接,迈出了友谊农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步,不仅使农场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而且实现了农产品供给向消费者的主流需要方向转变。
截至目前,友谊农场种植监测面积达到111.3万亩,绿色有机转换面积达13万亩,同时农场预计新增水稻、玉米、大豆及杂粮追溯项目5万亩,不断丰富农场绿色产品种类,打造绿色产品品牌。 (何辉 记者吴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