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进村带动农民一起干 发布时间:08-19 17:54分类:农业致富 本报记者李传君 今年年初,四川省宣汉县出台《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推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全产业链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而在一些贫困村,宣汉更是注重选拔能人携带资金和技术下乡进村,带动农民一起干。目前,全县已深入农村发挥作用的能人已达214个,211个建卡贫困村平均每村有1人。 “今后我们将在政策倾斜、项目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多下功夫,让更多的能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宣汉县县长冯永刚说。去年,全县共发放近2000万元补贴,专门用于支持能人发展。 能人一来,贫困村当年摘帽 日前,记者走进下八镇米岩村,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碗口大的玫瑰竞相开放。花团锦簇中,花海孝美农庄正忙碌迎客。 农庄的主人郭兴茂、符纯珍夫妇就是被引进村的能人。郭兴茂原是南坝镇石湾村人,2012年前,他在外从事土建工程近20年。2013年郭兴茂来到米岩村发展花卉苗木,目前一期工程建成,1500亩花海已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符纯珍原是下八镇建设村妇女主任,她和她的家庭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夫妻俩的花海孝美农庄在当地也别具魅力。 “以前全镇排名垫底的村,如今全镇排名前三。”下八镇政府有关领导说,米岩花海一期建成后,前来观赏游玩的人达万人以上,旅游热促进了该村农房风貌改造,如今农家乐发展到9家,农村商店发展到10余家,各种摊点发展到几十家。 郭兴茂夫妇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折算起来,价格高达每年每亩1040元,农庄、花海用工量大,差不多本村20%的在家劳动力天天有活儿干,加上旅游收入,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2013年米岩村还是定贫困村,花海一期建成,当年就脱贫摘了帽。 接下来,花海还准备启动二三期工程,二期工程,要达到“天天有花开,月月花不同”的效果,以万花齐放的婚纱摄影为主题,并承办中西方婚礼。 返乡创业者,让穷山变富山 王舜是塔河镇号楼村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外出闯荡,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挣到钱后回乡创业,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2010年,王舜回到家乡,成立了宣汉县舜天湖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全村70%以上的土地和山林,开始了他的生态农业综合体建设: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搞立体种养殖业。种植业部分,王舜在山林里种植果树、经济苗木和药材,如今,板栗、蜜柚、脆李已开始收益,中药材每年也都给他带来丰厚的收益。养殖业部分,鸡鸭鱼羊猪什么都有。“我这里常年存鱼达20万斤,跑山猪最有特色,一头能卖上5000元!” 王舜说:“现在老百姓跟着我发财了。”上万亩的土地山林流转费不说,仅务工一年号楼村村民就要从他那里领走上百万元,而且他还通过两种方式带动农民发展:一种是“双借”模式扶持,给农民借药材种苗或借小家禽、家畜饲养,待农民销售获利后再偿还;一种是利用专业合作社和去年刚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统一收购农民的山货、土特产。仅去年,王舜就帮助本村农民销售鸡鸭7000余只,山羊4000余头,去年8月才上线的电子商务公司,销售额已达900余万元。 下一步,王舜打算发动群众搞新村建设:“我出一部分资,然后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建两个聚居点,然后把从事乡村旅游业,同时开发认种认养项目,那才是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最佳途径。” 能人辈出,美丽乡村不断涌现 茶河乡圣水村,引进建筑商王策进村为村民修建新居,流转2200亩土地,种猕猴桃、青脆李和秦王桃,村民除了能拿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外,还可以参与合作社二次分红:每年合作社要将财务报表递交合作社监理机构、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核算,按产值高低对村组集体和村民实施二次分红,如果每亩产值达到1万元,合作社拿出10%予以分红,如果每亩产值超过1万元,合作社拿出20%分红,如果超过2万元,则拿出25%分红;分红部分又按照村集体2%,村民小组1%,其余归村民的比例兑现。 “近年来,‘能人经济’在宣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凡是有能人带动的地方,美丽乡村接二连三地涌现。”冯永刚说,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了能人产业发展到哪里、重点项目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出台的《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能人创业和带动发展全力搭建平台。 去年以来,宣汉县共吸引工商资本1.5亿元,成功引进了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业主到农村创业发展,县财政共拿出近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能人发展,单个经营组织或个人最高补贴达到2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专合组织、种粮大户和创业能人,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发展牛、药、果等特色产业。 复合肥使用“五注意” 甘肃地震已致89人死亡(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