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致富从“老总”到“老农”的酸甜苦辣

从“老总”到“老农”的酸甜苦辣

发布时间:09-07 23:50分类:农业致富

  当年为生计南下打工成老总,如今回乡当老农,自筹资金修路,开辟荒山,养鸡,养羊,种经济作物,成为种粮大户……

  7月2日,海拔1040米的开县敦好镇云门村,久雨放晴的天空,蓝得像一幕蓝缎子,清澈,透亮。盛夏的阳光热情似火,灼热无比,一片正吐红蕊的玉米地里,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戴着草帽,脚上的解放鞋上满是稀泥,正忙着给玉米地里的蓝莓打枝……

  他就是这一片山林的主人——肖碧培。

  外地创业20多载 他还是选择了回家

  肖碧培今年52岁,土生土长郭好人。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生计,上世纪90年代初,他随着打工大潮辗转去了广东,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大山的儿子吃得苦,在广东的时候,他当过搬运工,干过苦力,进过厂,只要能挣钱,他都拼着力气干,目的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机会总垂青那些耐苦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碧培的憨厚踏实颇受一位建筑商的赏识,就这样,肖碧培从此干上了建筑行业。从承包小敲小打的小工程到成千上万的大工程,他成了这个行业小有名气的肖总,这一干就是20年。

  “人老了,这思乡的情结就越浓。”肖碧培说,每次春节回老家,就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里,每次回家,周围村民全部出去打工了,看到满眼里都是荒山,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感觉好凄凉好冷清。

  “说实话,每次回到老家,只要一闻到山上清新的空气,整个人都感觉不同了。”肖碧培暗地里老想着,还是要早点回到老家。

  2012年,在家乡好政策的召唤下,肖碧培毅然回到敦好老家云门村,成立了“龙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不是告老返乡休息的,他要在家乡干一番事业来。

  修路承包荒山 他回家创业体重轻了20斤

  肖碧培虽然文化不高,他笑侃自己“扫盲班”毕业,但干起事来,却相当有魄力。

  云门村是敦好镇最高最偏僻的村,这里和天和镇、大德镇三镇相连,海拔1000多米。这几年,村民陆续搬离了荒凉的老山,山上住户不多。

  看着地里杂草比人高,到处一片荒芜,肖碧培暗地感叹可惜,他决定流转土地,承包山林。

  终于,在当地政府和郭家工商所的支持下,肖碧培成功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

  土能生金!肖碧培一直信奉这条真理,他开始开辟荒山,种玉米,洋芋,红苕,以及其他经济作物。

  “要致富,先修路!”由于云门村八组地势险要,从大德桂花村到山顶,以及敦好的宝灵寺没有公路,运输肥料等极不方便,大手笔的肖碧培马上租借挖掘机,大刀阔斧修起路来。

  荒山上开辟毛路,这本不是一件容易事,好在干过多年建筑,肖碧培是典型的内行。每天,他和妻子早早赶到山上,和工人一道,风里来雨里去,自带干粮,或者,就三个石头搭个灶,捡柴做饭,条件非常艰苦。

  “为了修路,我自己还专门购买了一台挖掘机。”肖碧培说到这里,摆起了一个小插曲。原来修路投资大,妻子孔令荣意见大得很,曾以“离婚”威胁过他,但是倔脾气的老肖笑着回应妻子:“婚不能离,财产可以分,我算是先借你的钱,以后还就是”。

  其实,妻子心疼的不是钱,她最心疼的是老肖的身子,修路那段日子,老肖晒得漆黑不说,累得体重减轻了20斤。

  “家里日子好过得很,好好的老板不当,这是搞哪样嘛?”孔令荣嘴里怪罪归怪罪,但每天还是跟着丈夫一道,帮他在山上做饭当后勤。

  山上发展多种经营 他为村民提供了饭碗

  “走哟,扯草去!”7月2日上午10点,刚刚喂完鸡食的王楚群,又背起花篮,乐呵呵地上山割草喂羊。

  王楚群是桂花村人,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离不开,从2014年,她和丈夫就跟着肖碧培干,夫妻俩每月能挣上6000多元。

  像王楚群这样的村民,公司有20多个,每天吃饭有两桌,临时季节工达40个。

  几年时间,云门荒山变了样。

  如今,走在云门村最高的山林,到处是葱郁的玉米。为了发展多种经营,2013年,老肖从西南农大购买了蓝莓,40亩蓝莓基地今年已挂果,摘果500多斤。山上野樱桃树较多,每到春天,满树的野樱桃结果甚是可爱,老肖请来专家,进行嫁接;山上的野猕猴桃树、山胡椒树也不少,老肖说,这些都是林中宝贝,都可以利用起来变成钱。

  去年,老肖获得种粮大户的称号,他家种植玉米达1800亩,说起具体产量,老肖答不上来,因为收包谷的时候,缺人手,他总是直接把玉米地承包给那些养殖户,让他们上山自己掰。

  “你看,这两台冰柜,还是农委奖励我的。”肖碧培指着家里的冰柜,满是自豪感和成就感。

  肖碧培很有经济头脑,他在山林里养鸡,每年有数千只土鸡上市。由于山上水源好,他挖出了鱼塘,现有11口大大小小的鱼池,全部实施生态养鱼。山上植被不错,他散养山羊,最多有800余头。

  “其实,我搞这么多,没想到要自己要挣好多钱,只要能帮助村民挣到工资,我就满足了。”肖碧培说这句话是老实话,这几年,他陆续投资上千万,要说汇报,简直无法算细账。

  “我们山上空气好,热天凉快,我还打算修建避暑养身庄园,进一步配合乡村游,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歇凉,带动咱们村的发展。”肖碧培说,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程,他不为短期盈利,只要能为村民长期谋福就行。

  编后

  肖碧培只是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高潮兴起中的一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政策的改变,现在的农村早已改变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面貌,农村道路设施日益改善,互联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太阳能,农民也享受到了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在信息上的鸿沟,以前难以进入市场的乡村土特产品、乡村手工艺产品进入到城市消费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于是,一批批像肖碧培这样,在外闯荡多年,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创业。

  这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真正实现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回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转变,对于打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观念、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通道,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住,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

  文 通讯员 向萍

初夏蔬菜生长旺管理采收需跟上 平邑街道努力培养“五型”党员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