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使用中的误区
化肥对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据FAO估计,发展中国家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约达55%,我国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也在50%以上。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农业生产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投入,高产出,大规模的滥施化肥而出现的社会、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使人们对化肥的应用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化肥本身的原因,而是人为不合理使用化肥或农田养分管理不当造成的。
误区:认为化肥要速溶、速散效果才好。
农民普遍认为,化学肥料应该是全溶、速溶,至少是速散的,否则就是劣质产品。有研究表明,相同组分的肥料,颗粒越小,越速效,而大粒肥料则具有缓效性。据估算,紧密的、缓散的复合肥,比速散复合肥氮素利用率可提高3%左右。扭转速溶、速散的观念,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研制缓/控释肥料是新型肥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