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新农村科研,种企第一生产力

科研,种企第一生产力

发布时间:11-23 23:19分类:新农村
    编者的话:

    源源不断出好品种,是无论大小种企长远发展的根本,这对种企的育种研发能力绝对是考验。

    研发能力靠什么?登海的答案是创新,五谷是靠高于多数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丰德康则将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以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研发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要的是“真枪实弹”。

登海种业 不变的是创新

    本报记者李琭璐

    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一次创造我国春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全国累计推广13亿亩,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00多亿元……

    取得这样的成绩,登海种业靠的是什么?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登海种业。”在这个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所有人都明白创新对种业意味着什么。

    打开一扇门

    1972年,李登海看到一份我国农业专家撰写的《赴美国考察农业的报告》,其中介绍了美国的玉米育种情况,特别提到了美国先锋公司总裁华莱士,他创出玉米最高产量纪录每亩1250多公斤。这让李登海感触颇深,因为当时山东莱州玉米产量一般为100~150公斤,美国的最高产量是家乡产量的8~10倍。

    这份报告为李登海打开了一扇通往玉米高产道路的大门。“美国农民能办的事,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办到;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这个23岁的小伙子,开始培创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玉米高产攻关试验。

    这让莱州后邓村热闹起来,人们议论纷纷:“李登海要搞亩产750公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呢!”

    “玉米高产主要靠两个学科实现,一个是遗传育种选择高产品种,另一个就是作物栽培工程,最终目的是达到高产量。”李登海说。但这对当时初中毕业的他来讲太难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段时间后,李登海试验田产量突破了1000斤,这在全国的玉米种植上迈出了一大步。1973年,李登海开始研究玉米遗传育种,同时还兼顾着花生、地瓜、小麦育种。他拼命学习,向老农和农科院校的专家学习耕作经验和育种技术,但仍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用。

    1974年,李登海经县社推荐去莱阳农学院进修一年,带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他学完了12门课程。为了加深对玉米自交系的了解,李登海把教室门前的空地利用起来,带领同学平整土地、播种施肥、浇水管理,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里,他和学生细心观察玉米自交系的性状特点,强化了对玉米自交系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不断积累,4年后,李登海育出了第一个新品种“掖单1号”。

    育出高产玉米的“中国芯”

    登海种业院内,展示栏上的三句话格外醒目:“玉米高产从这里走向全国、紧凑型玉米从这里走向全国、超级玉米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这是创新的愿景,更是对创新矢志不渝地追求。

    登海种业的高产攻关道路,出发于1972年。直到1979年秋,李登海亲手育出的“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品种,创下轰动全国的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776.9公斤。从此,紧凑型玉米,刻上了历史印记,书写玉米育种的新篇章。“‘紧凑型’三个字,在当时是对传统育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说,它的成功,代表着李登海为我国玉米育种趟出了新道路。

    登海的创新战略思路很明确,就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自主创新战略,开创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牢牢抓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这个战略重点,通过在不同生态区设立科研机构,建成覆盖全国玉米主产区的科研平台,育成新品种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品种的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开发新技术,并在市场上率先实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使自己长期处于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另外就是技术合作战略,在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辐射育种等方面继续与大专院校合作,共同确定研发课题,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正是坚持这样的创新思路,登海种业的创新不断收获。登海605,2013、2014、2015年入选农业部黄淮海区主导品种,成为推广面积突破1000万亩的创新品种。

    登海661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2010、2011年被农业部种植业司确定为“黄淮海区夏玉米亩产1000公斤高产创建”推荐品种。2005年创造了1402.96公斤/亩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14年创造了亩产1335.81公斤的全国十亩夏玉米高产新纪录,使高产玉米真正有了“中国芯”。

    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

    种子被称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从改革开放之时,国外种子企业便纷纷瞄准契机,进入我国市场。

    面对冲击,李登海带领团队快步前进,迅速构建起与全球最大种业公司比肩的种业集团。“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用国家的利益换取企业的利益。”李登海掷地有声。在科研上、管理上、合作上,登海种业尤为注重“安全性”,共设立7道关卡,防止意外的发生。

    1996年,世界种业巨头美国先锋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合作目标锁定为登海种业,要求建立合资公司。李登海高兴地来到谈判桌前。可一听对方要求控股60%的合作条件,他立即拒绝了。

    “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李登海态度坚决,谈判不欢而散。

    之后6年中,美国先锋公司不断登门拜访,后又让步,提出双方各占50%的股份。可李登海就是寸步不让:“要合作可以,我方必须占51%以上的股份。”

    李登海计较的不是股份,而是合资公司的话语权。最终,先锋种业同意了李登海的条件。2002年,经过6年多“马拉松式”谈判,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中方控股51%。

    在登海种业的青纱帐边,巍然屹立着3座玉米塔碑,基座上铭刻着李登海庄严的承诺:“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探索!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创新!”

    “我前半生用玉米新品种创造了1000亿元的效益,后半生我要再为社会创造1000亿元的效益。”李登海没有丝毫自满懈怠,创新的豪情依然不减。

五谷种业 用营业额近1/5搞研发

    本报记者王澎

    我国粮食面临着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局面,而这一尴尬局面以玉米尤为明显。玉米种业乃至整个种业的高库存局面也已持续多年,在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临储政策取消、收购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高库存将一些种子企业压得难以翻身。

    无论是中国农民、还是中国种企,都已经步入了一个“阵痛期”,种企如何能够在“寒冬”中生存?

    有市场的好品种一直以来都是种企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育种研发无疑成为“寒冬”中指引方向的一盏明灯。然而,行业下行、市场萎缩等现实情况让很多种企不敢也没能力加大科研投入。

    “种企做强,首先要有一个长期投入育种研发的决心。”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晓说,“当前行业处于‘越冬期’,很多企业要么不敢投、要么投得少。但五谷种业近些年来研发投入没有变少,而是一直在扩大。2015年研发投入占总营业额的19%。”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是第一步,第二部就是要保证投入的有效性。“三四年前,我也在考虑生物技术与育种的结合,但在探访了很多地方后,我发现企业不需要请太多的博士也不需要进很多‘高大上’的设备。”李世晓解释说,“国家政策近年来支持了很多机构开展生物技术研究,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同时,很多海外留学工作的生物技术专家也选择回国。”如何最有效地整合设备与人才成为五谷种业的聚焦点,经过几年的探索,科研合作与人才合作成为了首选。

    众所周知农作物品种选育周期很长,虽然单倍体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南繁加代等技术已经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但是一个品种从设计到投入生产依然需要几年的时间。

    五谷种业提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育种理念。“我们很早就开始在籽粒机收玉米上加大科研投入了。”李世晓说,“育种并不是要追时髦,而是从全球和全国的角度,思考农业生产的走向。”

    李世晓认为,未来成功的种业企业,一定是具备在多个玉米主产区持续推出优势品种的研发能力,并能够在育种、制种、加工、推广、服务战略统一、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整体实力。这是对未来成功的种业企业的基本要求。育种创新、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并把传统的销售服务体系与网络科技结合起来,让农户在田间就能得到栽培技术指导,坚持田间服务,保障农民利益,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这是现代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正值秋末冬初,各地的品种展示已经接近尾声,五谷种业的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和东北地区都有不俗的表现,“五谷318”和“五谷305”分别进入东北和黄淮海区试。

丰德康种业 主攻含水率和抗倒性

    本报记者莫志超

    在今年的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现场会上,由河南丰德康种业选育的机收玉米品种“丰德存玉10号”和“丰德存玉13”表现不俗,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与东北和新疆地区不同,黄淮海地区有着独特的耕作模式,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决定了黄淮海地区的玉米要想实现机收,就必须在熟期和籽粒含水率上下功夫,选育出有区域针对性的品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邱军表示。

    针对黄淮海地区的特点,丰德康种业早在2013年就将机收品种推向试验。“那个时候黄淮海地区机收玉米品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品种的产量基本可以保证,但收获时的含水率还是达不到机收的要求。”丰德康种业常务副总经理杨喜堂告诉记者。

    “后来我们逐渐调整了思路,要在籽粒含水率和抗倒性等这些机收关键性状上进行针对性育种,将有限的力量集中到一个点上,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丰德康种业董事长郑天存向记者说。

    “经过实收测试,‘丰德存玉13’的籽粒含水率达到了21.93%。”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试验科科长邓士政宣布了试验结果。实际上,在去年的试验中,“丰德存玉13”的表现也仅仅是26.2%及格水平。品种含水率的降低,是丰德康种业育种成效的一个缩影。

    “‘丰德存玉13’是我们专门定位的低含水率品种,并且一直在改进。”郑天存介绍道。近年来,丰德康种业依托国家黄淮海区试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试验点项目,加快科研队伍建设和育种基地建设。同时,占到公司总人数30%的科研人员以及遍布河南、海南等地的优质育种基地为品种的升级提供了支撑。

    与“丰德存玉13”相呼应的是,“丰德存玉10号”有着更为出色的抗倒伏和抗病性能。“今年种植期遇到了两次大风降雨都没事,站秆能力强是机收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郑天存表示。出色的抗逆性能带来的就是高产,在2014年的试验中,“丰德存玉10号”就已经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2015年更是取得了增产24.9%的好成绩。

    目前,“丰德存玉10号”以及“丰德存玉13”已经形成了丰德康种业机收玉米品种的“双核”格局,加上该企业的早熟小麦品种“丰德存麦21”,丰德康种业已经拥有了适应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双机收“双早双晚”特点的完善品种体系。

羊角发炎生蛆该咋办 尼泊尔季风暴雨灾害已致50人丧生 19人仍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