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深意何在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利用“用工荒”市场倒逼力量“促转型”,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出,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说到人文关怀,人们总要和社会文明结合起来。不错,实至名归的人文关怀,彰显的是一种文明进步。但是如果放在管理的意义上品读,人文关怀同样也是一种激励行为,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当前,“用工荒”已趋于普遍化和常态化,甚至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
事物发展规律告诉人们,任何变化都不是一种孤立现象。从“打工难”到“用工荒”,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漫长变迁,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实质性变化。谁也不难看到,用工市场的转折,已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中国劳动力资源充沛”、“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旧观念。用人单位之间,要靠“抢人”才能维持开工;用人者与打工者之间,前者居高临下的强势地位受到了很大挑战。一味靠挤压简单劳动剩余价值来维持的老板,恐怕很难再有立足之地。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也有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从社会意义来审视,常态化的用工荒,已对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主体形成了倒逼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缺工将倒逼产业转型,管理升级。因缺工而导致产业结构的洗牌,几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技术含量不高、市场需求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率先淘汰。而这样的本能性调整,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最理想的价值体现。而在管理理念上,市场经济一旦走出其初始阶段,那种以物质刺激为手段的经济人管理模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会逐渐力不从心。在企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打亲情牌,让企业不再是一个“你干活,我给钱”的地方,凝聚力提升,自然也会成为用工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缺工对转变政府对农民工的态度有望形成倒逼效应。缺工倒逼企业产业转型,管理理念升级,毕竟受限于宏观环境。而作为服务于企业的政府,如何帮企业留住工人,同样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当前,对于“第二代农民工”来说,能否得到市民待遇,直接决定着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换言之,今后的劳动力流向,将很大程度上不再取决于临时性的涨一点工资,更要看哪座城市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了怎样的接纳条件。哪个城市如果在这个层面被清洗出局,就算是当地企业“挖人”再卖力,效果恐怕也不会好。
据3月21日北京卫视的《特别关注》报道,凡在北京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农民工,4月1日起将正式享受本市城镇职工医保待遇。该项政策一步到位地做到了“四个统一”:统一缴费办法;统一建立个人账户;统一医保待遇;统一持卡就医。而在此前,农民工只能享受大病医保,不能享受门诊报销,门诊看病需要完全自费。作为全国首善之区的北京,已经迈出了“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的重要一步。不难预期的是,力度更大的类似政策,全国其它地区的随后跟进,终将使其蕴含的综合深意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