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出村新风扑面来
垃圾往哪儿扔,扔了之后怎么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的一道难题。从2010年8月开始,湖南省启动了以解决“脏、乱、差”问题为重点的城乡环境整洁行动。两年下来,效果如何?近日,记者随湖南省人大组织的“三湘农民健康行”采访团,来到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市进行探访。
垃圾不出村,腐朽化神奇
走进华容县护城乡五星村,只见房前屋后、路上田边干净整洁,穿村而过的水渠清明透亮。
村支书王海成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缺乏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村民将垃圾随意丢弃,村里成了有名的“垃圾围村”。现在,村里的垃圾都有了“家”,环境也越变越好了。
在村民姚春华家的后院,记者见到一个双层的被隔成三个区域的水泥池,这个池子便是给垃圾建的“家”。
现在,姚春华早已习惯把自家的垃圾分类倒进这个池子里,不可降解垃圾放进回收池,焚烧类放进焚烧池,可降解垃圾则放进沤制池。等到沤制池满了以后,她再往池里加入磷肥等,而不可降解的垃圾则由村里的回收员统一送到村部对面的回收站,进行专门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1个垃圾池每年能产生1吨农家肥,可供1亩农田使用,每年节约成本300元左右。”说起这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池子,姚春华笑呵呵的。
“过去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靠收集起来,运到县里统一填埋。”华容县副县长黎朝晖介绍说,“然而这一方法并不适合地处偏远的农村,运输费用太高。全靠填埋的话,处理压力又太大。通过这种‘三池合一’的垃圾池,基本上能使垃圾处理不出村了。”
据了解,自环境卫生整洁工程开展以来,华容县共发动群众36万多人次直接参与,清理陈年垃圾8.1万立方米,新建垃圾处理池37756口。该县计划在未来3年,还将建设15万口“三池合一”的垃圾池。
小协会,发挥大作用
如果说小小的垃圾池解决了农村垃圾怎么扔的问题,那么,一个小小的村级爱卫协会,则解决了乡村环境卫生如何管的问题。在岳阳市西南部的湘阴县,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协会发挥的大作用。
去年成立的三塘镇金塘村爱卫协会共有4名会员,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足有288岁了!然而,就是这4位老人组成的协会,给村容村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村里的环境卫生由他们4人分片清扫管理。73岁的协会会长朱群辉告诉记者,他是党员,有义务“一心做好宣传员,爱心当好劝导员、诚心当好保洁员、真心当好评议员”,协助村“两委”带领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在爱卫协会的带动下,以往习惯乱扔乱倒垃圾的村民再也不好意思乱扔了,都规规矩矩、分门别类地倒入家门口的垃圾池内。
在湘阴,由党员、离退休干部、热衷公益事业的人组建的爱卫协会每村都有。目前,全县共成立了418个村级爱卫协会,配备卫生保洁员1847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能谋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主力军,湘阴县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城乡环境卫生“十佳”县(市、区)。
长效机制,持续发力
带领记者采访的湖南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刘慧雄指出,靠着“干部逼出来,汗水洗出来,经济买出来,考核评出来”的城乡整洁工程环境效果初显,然而如何长久保持农村的青山绿水,这更考量了政府和群众的智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使这项工程深入人心,持续发力,各地也纷纷动脑筋、出实招。
华容县初步形成了以“三个为主”的模式,即:以发动群众户内处理为主,垃圾实行户内分类、减量;以沤制处理为主,可降解垃圾作有机肥,不可降解垃圾回收利用;以乡、村、组建立长效机制为主,做到设施、人员、制度三到位。
湘阴县在筹集资金上走出新路子。在县、乡两级财政投补和县直单位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各爱卫协会主动作为,通过“一事一议”、争取乡友捐资和资源运作融资等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真正解决了农村卫生整治经费难保障的突出问题。
汨罗市把环境整洁工程看成一次摒弃千年陋习树立文明风尚的“教化工程”。他们通过环境整治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运用上辅导课、召开互助会、家庭妇女会等灌输环卫理念;他们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大手牵小手”活动,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孩子们从小讲卫生,知礼仪,懂规矩,弘扬传统美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垃圾有了“家”,一幅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三湘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