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新农村种业要好 人才当先

种业要好 人才当先

发布时间:02-27 17:09分类:新农村
  综合分析国内外种业市场不难判断,国内种企通过引进人才改造育种模式来实现快速崛起,就显得很重要。可以说,相对跨国公司,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差距大,而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来带动国内种业创新,将是我国种业的发展良机

  近来,全球种业市场颇不平静。9月中旬,德国拜耳公司宣布将以约6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公司。此前,中国化工也宣布拟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种业巨头先正达公司。当前跨国公司的常规育种效率和生物技术盈利模式都在下滑,并购背后体现的是全球种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再看国内市场。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约650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业内分析认为,有望在今后几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但国内种业市场已是买方市场,连续4年供大于求,不少育种企业称为“寒冬”。企业熬过“寒冬”的途径有科技创新、内部管理与资本运作,而最有潜力的当属科技创新。

  综合分析国内外种业市场,不难判断,国内种企通过引进人才改造育种模式来实现快速崛起,就显得很重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单列一条,要求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可以说,相对跨国公司,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差距大,而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来带动国内种业创新,将是我国种业的发展良机。

  种业人才对于种业发展至关重要。一粒好种子,是育种家几年甚至十几年精耕细作、精挑细选、精心培育出来的,正是他们如源头活水般的创造力,才造就了种业科研的一座又一座丰碑:袁隆平之于超级杂交稻、李振声之于耐盐小偃麦、李登海之于紧凑型玉米等都是如此。

  好种子是科学家育出来的,背后却是科技研发能力的强力支撑。几年前,美国玉米品种先玉335在中国历经10年科研,一朝发力,以其“单粒点播”适宜机械化的优势,在几年时间抢占了东北玉米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而我国自育玉米品种与国际领先品种间的差距也于此暴露无遗。

  反观当时我国种业的科研情况,本该最贴近市场的种子企业,其创新能力却很薄弱,而掌握大量人才和资源的科研院所以论文为导向,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80%的种业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而80%的种子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市场又在苦苦寻觅新品种。让科研人员“为企业育种、到企业育种”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突破口。毕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离不开种子企业,种子企业推广新品种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指导。

  两年前,国家在4家中央农业科研单位启动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科技人员可以兼职,并从中取得合理报酬;科技单位的成果,可以到种子企业入股分红。这就打消了此前一些地方领导和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顾虑,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干事业。特别是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是个很大的突破。这对种子企业吸引人才非常有利。

  对育种人才来说,到企业去,薪酬高、待遇好,但是能否长久稳定是个未知数。很多科学家对于离开科研单位,职称、职务、养老待遇难以割舍,彻底放弃身份难以接受。今年,国家又出台文件,让科研人员在依法流动和享受权益的同时,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近3年来,有关部门对种业科研成果的权益分配改革思路越来越明晰,无疑对发挥人才作用有重要意义。2014年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2015年提出,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2016年提出,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其核心正是通过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成果转化“肠梗阻”等问题,通过激发种业科研创新活力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改革的要求,未来,科研院所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这类研究的投入,而应用性研究及其商业化运作将逐步向种子企业倾斜。中国种业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大变化。

如何提高旱作水稻的产量 商务部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已达26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