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新农村农作物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农作物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发布时间:03-01 00:53分类:新农村
  米饭、馒头、窝头,你一定吃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你也一定逛了不少。然而,水稻、小麦、玉米博物馆,你去过几个?

  近日,记者走进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作物博物馆,看看里面究竟陈列着什么,究竟有哪些“镇馆之宝”。——编者

坐标:内蒙古通辽市·玉米博物馆

半个世纪的品种更迭

  本报记者王蔚萍

  在内蒙古通辽市农科院大院内,有一座半圆形建筑,通辽玉米博物馆就在这里。据农科院副院长张建华介绍,博物馆筹建于2013年7月,建成于2014年7月,展厅面积1550平方米,展品600多件,是我国第一家也是最专业的玉米博物馆。

  通辽位于黄金玉米带,玉米是通辽最主要的农作物,通辽有耕地2200万亩,其中1800万亩种植的是玉米。2003年,通辽黄玉米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认证,从此通辽玉米产业进入了最辉煌的发展阶段。

  博物馆分4个展厅,在玉米品种演变主题展厅,记者了解到,玉米16世纪传入我国,清朝末年开始在通辽种植。玉米品种的演变经历了由农家种到双交种再到单交种的过程,1961年~1972年,通辽玉米种植以双交种为主,代表品种有“农大4号”“维尔42”“吉双2号”等;1972年~1983年,单交种开始推广,代表品种有“吉单101”“哲单1号”“桦单32”等;1983年~1997年,全面种植单交种,代表品种有“黄莫417”“中单2号”“哲单”系列等20多个,单交种的广泛应用加上地下管灌栽培技术,通辽玉米亩产一跃突破千斤。值得一提的是,“哲单”系列早熟品种的育成人张长珠就是张建华的父亲,张长珠虽已过世多年,但他培育的哲单品种直到今天在黑龙江一些地方仍有种植。

  就是经过父一辈子一辈的不懈努力,通辽黄玉米优良品种才层出不穷。这种奋斗精神也成了博物馆里最宝贵的财富。近30年来,先后有61个玉米品种应用于生产,其中具有突破意义的是张建华培育的“通科1号”,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通过国审的玉米品种。

  以“通平1”“通平118”“通科5”“通科1”为主要品种的通辽黄玉米颜色金黄、籽粒饱满、淀粉含量高达74%以上,是理想的食品、医药、化工原料。响应国家调结构号召,通辽正着力建设800万亩高产高效玉米吨粮田和1000万亩青贮玉米田。进入21世纪,通辽黄玉米生物化工产业突飞猛进,目前通辽有大型玉米加工厂26家,力争每年就地消化100亿斤玉米,即年产量的一半。如今,高科技广泛深入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玉米利用率,味精、酒精、变性淀粉、酶制剂、氨基酸等200多个加工产品将玉米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玉米的能量正得到无尽释放。

  博物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张建华自任解说,他几乎每天都进一次博物馆。他说,建立并守护玉米博物馆,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玉米,了解农耕文明,了解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的百年求索、犁下丹青,了解通辽黄玉米的历史,对国家商品粮基地的贡献以及令人振奋的综合利用的明天。

坐标:河南省温县·小麦博物馆

串连丰收的“麦”络信息

  本报记者张培奇 范亚旭

  5月19日,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在河南省温县揭牌。近日,记者来到了小麦博物馆,一探其奥秘。

  初进博物馆,“小麦万年传,耕耘天地间”的金色主题雕塑出现在序厅,100余个“麦”字凝练出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转化等节点和脉络信息。“主题字体设计描绘耕耘播灌,诠释小麦文化。古往今来,人们最大的心愿是‘丰收’,我们设置小麦收割雕塑,寓意种植希望,收获梦想!”小麦博物馆负责人、温县农林局副局长侯建业介绍,小麦博物馆以“麦”为题,分三层,四部分,具体为“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和“麦之乡”。

  据了解,一粒普通小麦种子,从发芽到成熟,冬小麦要经历12个时期,春小麦要经历9个时期。在小麦博物馆内有幻影成像项目,用60秒快速记录了小麦的一生,结合多媒体投影技术,中间设置VR设备,可播放麦田印象,将小麦发芽、生长、成熟的全过程展示出来。

  博物馆内还展示了我国古代“耕耙压耱锄”为代表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和收割、碾打、脱粒、仓储等环节的收获体系,及“农耕风貌”的耕作工具和方式,同时用微缩景观再现了中原农村场畔丰收喜悦的场景。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许多年轻人对小麦的生产与贮藏已经渐渐陌生了起来,博物馆内的“耕耘收贮、田埂记忆”则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小麦生产。

  “麦之梦”部分展示了麦田上逐梦人物和小麦科技。新中国后,全国小麦平均单产由每亩80斤提高到现在的每亩近800斤,“温麦”品种在高产创建攻关田中创下了每亩1626.6斤的高产纪录。“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这是小麦专家胡廷积和郭天财等对温县的评价。郭天财也曾在其专著《河南省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中记述,1986年~2005年20年间河南省通过省审的小麦品种共有126个,年推广面积在百万亩以上的有70个,温麦系列所有品种均在其中,年推广面积逾千万亩的有7个,其中温麦系列占3个,即“豫麦41”“豫麦49”和“豫麦49-198”。

  如今,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远缘杂交、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育种等先进育种手段逐渐被广泛运用。侯建业介绍,1949年以来,河南省小麦品种已经完成了10次更换,每次品种更换都使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温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领黄淮海冬麦区第七次品种更新换代,并一直是当前品种更换的领军产品。

  据河南省相关部门统计,“温麦”系列种子从1993年起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百亿。而这一成绩也来自于温县一大批专业农民育种家的辛勤劳动和育种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温县拥有小麦育种人才1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累计培育小麦品种17个,5个通过国审(“豫麦41号”“豫麦58号”“豫麦49号”“平安6号”“平安8号”),有种业公司17家,小麦种子基地稳定在30万亩左右,温麦系列种子年外销良种1亿公斤,畅销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山东、山西等黄淮海8个省区,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坐标:湖南省长沙市·隆平水稻博物馆

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杂交稻

  本报记者缪翼

  高3.9米、宽3.7米,这面巨大的超级稻“种子墙”该有多抢眼可想而知;“Y两优1号”“扬两优6号”“龙粳39”“深优1029”……118种具有代表性的,被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陈列墙上,凝聚了多少育种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更是要感叹。

  除此之外,更引人入胜的是这面“种子墙”还可以与参观者互动,只需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Y两优1号’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详情便呈现在屏幕上。同时,还有与品种相对应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更可进一步了解品种更详细的信息。

  如此壮观又“先进”的“种子墙”到底在哪里?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的隆平水稻博物馆所见。

  据了解,这是世界首个以水稻为主题的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的灵感来自于水稻,其外观由6颗形似‘稻粒’的建筑组合而成,建筑排列成绽放的稻花形状。”博物馆馆长孙中华介绍,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0042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稻作文化为主题,以传播农耕文明、展示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杂交水稻科技科研成果为宗旨。

  走进博物馆大门,经过造型别致的序厅,便开始了此次博物馆之旅。馆内有水稻历史与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通过视频、照片、实物等,立体诠释着我国悠久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

  在展厅的一角,袁隆平蜡像正躬身稻田,手持放大镜注视着金色稻粒——这一情景雕塑再现了袁隆平在海南发现“野败”的瞬间;而另一边,借助裸眼3D技术,袁隆平真人比例幻影呈现在眼前,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而在展区另一侧,则是开篇讲到的,令记者记忆犹新的“种子墙”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类型博物馆不同,水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精神财富——杂交水稻研究历史上的重要科研论文和专著,以及部分水稻种子等。从袁隆平《水稻雄性不育性的发现》手稿,到最终刊发在学术期刊上的《水稻的雄性不育性》、《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等重要阶段性论文,博物馆均有展示。

  “展厅内许多珍贵的实物和照片都是首次呈现。”孙中华向记者介绍,征集小组创新征集方式,依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信息和专业优势,采取委托征集、代征、捐赠、调拨和实地征集相结合方式,征集工作成效显著。截至7月底,调拨和征集出土文物85件,征集农耕器具236件(套),稻作书籍、期刊456本,图片资料1712张、档案资料142份。“水稻历史厅及科技厅的展陈设计需要到10月完成,预计年底整个博物馆就能正式对外开放了。”

宝塔花种植技术 2015/16年度印度大豆产量可能减少到89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