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病虫草害因药巧用效果好
药剂防治,是当今防控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防治对象相同的药剂其作用原理往往不同,在使用中最好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巧妙灵活地选择和搭配不同的药剂,做到真正的 对症下药 ,不但防效好、用药更少,也能更经济、对环境更安全。
快短和慢长灵活搭配
氯虫苯甲酰胺、螺虫乙酯、除虫脲等杀虫剂虽然药效好持效期长,但这些药剂主要是针对初孵幼虫或卵,且药效发挥较慢。在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孵化时用药更合适,如果等害虫大多进入老熟阶段或成虫期再用药,尤其是像粘虫、二点委夜蛾等暴发性害虫,药效会很差。
辛硫磷、敌敌畏、啶虫脒和部分菊酯类杀虫剂等,药效发挥较快,但持效期比较短,使用这些药剂时注意和其它杀虫剂要么交替要么混合,做到快慢长短相结合。比如,当温室内白粉虱暴发的时候,先喷洒速效性好的啶虫脒复配上联苯菊酯压低虫口密度之后,再喷洒螺虫乙酯可以更好地持效控制害虫。
预防保护和内吸治疗相结合
硫磺、福美类、代森类以及铜制剂等属于保护性杀菌剂,不能被植物体吸收传导,需要提前于病菌来临和侵入到植物体内之前使用,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体表面上以持效杀灭传播过来的病菌,或者和内吸性杀菌剂配合使用,否则,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比如,喷洒铜制剂、百菌清等可以持效保护黄瓜免受霜霉病病菌的侵染,当霜霉病严重发生的时候最好先用内吸治疗性较强的烯酰吗啉、氟吗啉等清理已经侵入病叶内的病菌之后,再喷施渗透性较好的吡唑嘧菌酯或嘧菌酯强势保护黄瓜叶片,5天后正常喷药保护即可。
内吸传导机理巧利用
同样是内吸性药剂,螺虫乙酯、甲霜灵、啶氧菌酯和氟嘧菌酯等可以上下双向传导,但噻虫嗪、吡虫啉、苯醚甲环唑以及霜霉威盐酸盐等只能向上传导。利用这些特点,喷施前一类药剂时,可以偷点懒少喷些药液也往往有不错的药效,但喷施苯醚甲环唑防治番茄早疫病或炭疽病时,喷头最好对准植株发病严重的中下部叶片,落在本就没有病斑的顶端嫩叶上的药液很少会传导至感病的下部叶片上。防治苗期霜霉病时,霜霉威盐酸盐喷淋灌根比叶面喷施的药效更好;番茄定植前用噻虫嗪药液喷淋幼苗或蘸根,可以更好地预防白粉虱、蚜虫等害虫。
药剂交替和混配有学问
交替或混配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可以延缓病虫草的抗药性。但有些看似不同的药剂,却因为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存在着交互抗性之说,比如,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几乎对各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同样的抗性,白粉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以后,对烯啶虫胺、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也一样有抗性。对多菌灵产生显著抗性的病菌,使用甲基硫菌灵的药效也不好。
不同药剂混配,有的是相互增效的,有的却相互减效。甚至不同比例混配时,药效也不同。比如麦田除草剂中,唑草酮不能和氯氟吡氧乙酸混配使用,精噁唑禾草灵不能和二甲四氯钠混合使用。杀菌剂中,硫酸铜和自制的波尔多液等无机铜类,不能和代森类、福美类、多菌灵等混合使用。
常言道,防病治虫要对症下药,这里的症既是指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也是药剂自身的特点,知晓病虫的同时合理利用农药的特点,才会简便高效地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