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玉米品种 应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是辽宁大连地区主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工业原料,消费总量以每年3~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由于农村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实际耕地面积减少,玉米总量的增加不可能继续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产已经成为玉米生产的当务之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是关键,下面笔者就近几年在实践中总结的品种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作具体介绍。
1. 玉米生产品种选择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验、习惯的原因,也由于玉米的精加工企业少,市场交易玉米时按堆论价,导致农民收获不同品种玉米后不实打测产,而是混堆混放,混在一起脱粒卖粮,分不清究竟是哪个品种产量高,哪个品种对收入的贡献大,而只是看玉米堆大堆小,玉米棒子大的当然堆就大,因为棒子间的空隙大。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农民们纷纷选种高秆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株距不断加大,种植密度越来越小,甚至达到2200株/亩的低密度。
高秆稀植大穗型品种,大部分收获时含水量高,品质差,干物质产量低。这种类型的品种生产出的玉米不耐贮存,加工价值低,市场销路差,不适宜大型企业进行贮藏加工。
2. 选择耐密品种
玉米是单秆作物,亩产量取决于每亩穗数和每穗重量,目前提高单穗重量的潜力已经很小,要进一步提高单产,必须通过提高亩穗数,发挥玉米的群体增产潜力来实现。因此,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推广适应本地区的耐密玉米新品种。
耐密玉米品种植株矮、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低,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生育期适中,脱水快,收获时含水量低,耐贮藏;籽粒角质含量高,百粒重高、容重大,加工品质好。适用于玉米深加工。根据大连市实际情况,耐密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应在3200~4000株/亩。
种植耐密品种最好选用二比空或大垄双行种植形式,施用底肥农家肥2500公斤,二铵15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追肥:在拔节期追施尿素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公斤,氯化钾15公斤。在抽雄2%时,每亩用健壮素30毫升,兑水18公斤喷洒上部叶片,使植株缩短节间,降低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
3. 现有代表性耐密玉米品种
(1)良玉99:生育期132天,株高2.6米,穗位1.05米,穗长19厘米,穗粗5.2厘米,百粒重33.8克,高抗玉米叶班病,平均亩产在750公斤以上。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
(2)中农大4号:生育期130天,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2厘米,穗位高13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6克,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和玉米螟,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株。
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职业技术学校雍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