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牧草-杂交苏丹草
(1)主要特征和生育特性
杂交苏丹草为高梁属一年生植物。株高3~4米,分蘖10~20个,为喜温作物,在亚热带能安全越冬,在温带霜后枯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10℃,最适温度为20~30℃。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播后4~5天即可出苗,7~8天即达全苗。杂交苏丹草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分蘖后耐旱性强。充足的降水和适时的灌水,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不耐湿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过湿不仅降低产量,还易遭病虫为害。杂交苏丹草为喜光植物,对短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充足的光照,可增加分蘖和产量高,品质也好。不耐阴。光照不足不仅分蘖减少,降低产量。杂交苏丹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抽穗较迟(10月底),或者雌蕊发育不良,一般不结实。
杂交苏丹草对土壤选择不严,各种土壤都能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为最好。耐酸碱性均较强,故红、黄壤和轻度盐渍土壤都能种植。
(2)栽培技术
杂交苏丹草的良好前作是豆类、麦类和薯类。春播杂交苏丹草,要求耕深不少于20厘米,充分整地是提高产量的前提。它是喜肥作物,通常以有机肥作基肥,每亩1000~1500千克,结合耕地,翻入土中。杂交苏丹草的播种期,因气候条件和栽培目的不同而异。北方春播,播种越早,产量越高,要在土壤温度稳定在16℃时播种。南方在2~3月春播,夏播的在前作物收获后随即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3月底至四月初播种。在生产应用上,杂交苏丹草与多花黑麦草倒茬栽培,其播种期可推迟,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量为每亩1.5~2.0千克。北方播种后要镇压1~2次。
杂交苏丹草苗期不耐杂草,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隔10~15天中耕除草一次。单播的杂交苏丹草地,苗期喷洒0.5%的2,4~D类除草剂2~3次,可消灭所有的阔叶杂草。杂交苏丹草在分蘖后生长迅速,需肥渐多。除施用基肥外,原则上每刈割利用一次,都要施用一定数量的氮肥(或腐熟人畜粪尿),一般每次每亩施用硫铵10千克。
(3)饲用价值
杂交苏丹草供草期6月上中旬至11月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亩产亩产鲜草6000~8000千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底4月初播种,从5月底前后,直至10月底前后均可供应鲜草。主要用作青刈和青贮饲料利用,也可作放牧利用。青伺的刈割时期主要根据饲喂对象而定。饲喂草食大家畜,株高1.5米左右时刈割,适口性较好,全年可刈割5~6次。用作兔、鹅等小畜禽或鱼类的青饲料,在株高70~100厘米时刈割,大部分为叶片,柔嫩可口,同时又有利于刈后再生,一般全年可刘割8~10次。
杂交苏丹草调制的青饲料,色、香、味和这口性方面均较好。由于杂交苏丹草生长到200~250厘米,茎杆仍较漱,作为青贮利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刈割2~3次。杂交苏丹草虽为高梁属植物,但茎叶中氢氰酸(HCN)的含量很少(0.88~1.66mg/kg),不致引起家畜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