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高效种植技术
新垦耕地耕作层肥力较差,不利于作物生长,直接种粮食作物产量较低,如在新开垦的耕地上先种1茬花生,不仅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而且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整地施肥
播种前,将杂草、树叶等尽量集在一起,就地点火烧成灰后做土杂肥。新垦地土质较差,需深耕(30厘米)2次、细耙2次,逐次清除大的石砾。由于新垦地有机质含量较低,应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圈肥、沼肥等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20千克,硼肥2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有机肥在第一次耕地时施入,化肥在作畦时施入。然后将地整平、耙细并将肥拌匀后开沟做畦,畦下宽80厘米,畦面宽60厘米,畦高12厘米,沟宽25~30厘米。
二、品种选择
新垦地土壤结构较适于早熟花生生长,且有利于早上市,获取高产。宜选用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出仁率高的早中熟品种,如花育19号、丰花1号、花育17号等。以秋花生做种子较好。
三、种子处理
1. 晒种剥壳。为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全苗、齐苗、壮苗,对花生剥壳前应选晴天连续晒种2~3天,剥壳后剔除破伤仁、秕仁、病虫仁,再晒种1天。
2. 浸种催芽。用多菌灵液浸种能消毒防病,可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化于35℃的温水中,配成2000倍液,然后将花生种子浸入,用薄膜封严容器口,浸种2~3小时,沥干,放于25~30℃的环境中催芽,一般20~24小时后种子胚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3. 钼肥拌种。用钼酸铵拌种可提高产量10%以上,2克钼酸铵可拌1千克种子。先将钼酸铵加入温水化开,再加水配成1%溶液拌种,注意不要擦破种皮,随拌随播。
4. 适时播种。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薄膜覆盖可适当提早7天左右。一般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在畦面平行开两条4~5厘米深的播种沟,两沟相距32厘米,畦面两侧均留10厘米宽。每亩用2千克8%辛·毒颗粒剂加细土拌匀,撒在播种沟内,可防蛴螬等地下害虫。再撒些草木灰使肥与种隔离。采取双行交叉(错蔸)播种有利通风,穴距16~18厘米,每穴点播2粒种子,播后均匀覆土。浇水要结合除草进行,每亩用乙草胺50毫升,加水60千克喷洒。一般每亩保基本苗12000~13000墩。
四、覆膜 新垦地土质较差,易跑水漏肥,覆膜种植有利于保水保肥,提高地温,促进土壤熟化,提高花生产量。要选透明、展铺性好,宽为85~90厘米的粉红色薄膜,这样既可防草也可自行降解。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砂石划破地膜,要尽量辅平、拉紧、贴实,两端、两边覆土压严,以防大风刮掉地膜。
五、田间管理
1. 破膜放苗。当花生顶土出苗时,及时开膜放苗,方法是用手指顶破薄膜撕出1个4~5厘米宽的口子,然后将幼苗套出,随手抓一把湿润细土盖严膜口。
2. 查苗补缺。确保全苗,是高产的重要环节,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时应先将种子催好芽后再补种。
3. 中耕培土。开花前,清除沟内杂草;花针期将沟内土铲松培到蔸下。
4. 控苗徒长。花生顶端优势突出,当花生长到32厘米高时,叶面喷施80~1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水溶液可有效防止其徒长,达到控上促下的目的。也可人工摘心防徒长,即在盛花期人工摘除主茎顶心,促进第二对侧枝的伸长和结果。摘心时裁口要平,苗弱田块不宜摘心。
5. 平衡追肥。苗期一般不需追肥;花针期结合中耕培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结荚期每10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液1次,连喷2~3次,以促进荚果饱满;生长后期每10天叶面喷施2.5%的过磷酸钙和1%的尿素混合液1次,连喷2次,可防早衰和加速荚果成熟。
6. 合理排灌。苗期控水炼苗,以培育苗壮;花针期要尽量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结荚期土壤要相对干爽,遇大雨要及时清沟排渍。
六、病虫害防治 新垦地种花生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有青枯病、茎腐病、叶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棉铃虫等,应以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 病害防治。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施,7天后再喷1次。茎腐病与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均可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2. 虫害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棉铃虫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1000倍液防治。
七、适时收获 当花生苗变黄,子粒饱满,荚果硬化时应尽早收获,过晚易落果、发芽并增加黄曲霉感染机会。收获后要及时晾干,待达到安全水分15%以下时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