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反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是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市种植面积达31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多年来宁安市水稻生产始终坚持以生产绿色食品为标准,打造出了响誉全国的“响水大米”.响水大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中国放心食品”等信誉品牌称号,堪称“中华第一米”、“中国米王”.但在多年的种值当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使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以至影响水稻的品质及产量,为解决这一难题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具体情况如下:
水稻反常现象是由于品种选用不当或是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栽培目标正常生长不相符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主要表现为倒伏、早衰、贪青、早穗等现象。
1、倒伏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发生较多的一种现象,倒伏越早,倾倒角度越大,对产量影响就越严重。
产生原因:倒伏即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是由于水稻植株常期处于深水中,根系发育不良,发根较少,扎根浅,根部支持力差,稍受风雨侵袭,就易发生平地倒伏。另一个是茎倒,由于茎秆基部细胞纤维素含量少,细胞壁变薄,细胞间隙大,组织结构松软,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的重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从栽培管理角度分析产生倒伏的原因,主要是耕层浅,灌水过深,插植过密,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不好。另一个是肥水管理不当,片面重施氮肥,分蘖期生育过旺,拔节长穗期叶面积大封行过早,造成茎秆基部节间徒长。
预防措施:(1)科学灌水:要根据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实行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分蘖末期晒田。宁安市本田灌水的原则是:插秧时保持花达水,插后灌苗高的三分之二护苗反青,分蘖期灌寸水,分蘖末期排水晒天3-5天控制无效分蘖,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遇低于17℃的低温灌深水15-20厘米护胎,灌浆期保持寸水,以后干湿交替,收割前35天断水。在保证水分需求的前提下,也要使土壤内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促使根系生长强大。长期深水灌易使水稻发生水稻细菌性茎基腐病。(2)合理稀植:一定要根据品种的分蘖能力来确定栽植密度,以保证地下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地上有一定的空间,利于通风透光。(3)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茎秆充实强壮,控制基部节间伸长,从而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氮肥要早施勤施,我市平均亩施氮肥在5公斤左右。施用时期主要在水稻返青期和抽穗期根据水稻长势分期施入。(4)深翻:在水稻收获后要进行秋翻地,深度达到20厘米左右,过浅不易水稻根系生长,后期输送营养成份慢,茎秆软易倒伏。
2、早衰
早衰是指水稻生育后期叶茎等部位的生理机能过早出现衰退现象,削弱了功能叶片的光合量。减少了灌浆物质来源,是造成秕粒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生原因:有部分植株出现早衰现象是因为前期生长过旺,到生长后期使群体与个体问的矛盾加剧,加速了根叶衰亡速度。另一个是由于后期肥水管理不当,断水过早,氮、磷肥供应不足,使植株营养体生长得不到养分补充。还有的是因为土壤的通透性差,缺氧和有毒的还原物质多,使水稻后期根系发育不良,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而导致地上部生长衰弱。
预防措施:科学管水,以提高水温为主,齐穗后到灌浆期,要浅水勤灌,增温促熟。乳熟到黄熟要间歇灌水,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增强根系的活力,养根保叶。合理施肥,因进入后期,叶片的生理机能减弱,要防止中期脱肥。后期要巧施粒肥,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3、贪青
贪青主要表现在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滞留在营养体部位,呈现明显恋青。特别是灌浆期间叶片等营养器官的营养物质向穗部转运慢,导致千粒重下降,空秕率增加。
产生原因:由低温、冷害及土壤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正常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生殖生长推迟,营养物质不能按时向生殖生长方面运转。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够,也加重贪青程度。氮肥用量过多或施用时间偏迟,营养体后期生长过旺,也易出现贪青现象。在单位面积上栽植苗数过多,通风透光条件不好而导致茎叶过于繁茂的,也易于产生贪青症状。
预防措施:科学灌水,防止干旱。合理密植,避免捕植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导致植株徒长。氮肥要根据时间和用量适时供给,不宜过多,防止因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而出现贪青现象。
4、早穗
早穗是由于早熟品种在生育前期遇到高温提前抽穗的现象。
预防措施:(1)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2)可适当增施氮肥以延长期营养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