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种植技术龙眼的栽培技术有哪些(龙眼高产栽培技术视频)

龙眼的栽培技术有哪些(龙眼高产栽培技术视频)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3-11-19 03:00:45分类:种植技术

龙眼的学名:DimocarpuslonganLour.;英名;:Longan。原产我国南部,缅甸及印度等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极久,栽培面积之广与品种之多均为世界之冠。台湾栽培的龙眼大都早年从大陆引进,分布遍及台湾各地,面积逐年增加。以台南、南投、高雄、台中、彰化及嘉义等县种植较多,约1.3万公顷。龙眼栽培成本远较其他水果为低。尤其病虫害较少,喷药次数1~2次即可,可以说是低农药残毒的清洁水果。

(一)栽培气候与环境

龙眼是无患子科果树中较耐低温者,适宜种植区域较荔枝广,但其生长需求环境与荔枝极为接近,于春夏季需有高温多雨以促进果实及新梢生育,于秋冬季需有低温干燥的环境以利其停止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台湾各地均有龙眼,但最适宜经济生产的地区是在新竹以南的区域;新竹以北冬季多雨,对龙眼生育及抽穗均有不利的影响。果实生育期(4月一6月)的雨量对果实着果及产量均有影响,长期干旱往往造成落果或果实发育受阻而较小。海拔600米处虽可结果,但仍以低海拔山坡地较为适合。对土壤选择不严,但以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为佳,在较高pH值土壤往往于幼苗期有叶片黄化等微量元素缺乏的病症;而于土壤肥沃处常使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较少开花结果。

(二)施肥

龙眼常被认为较野性.多采取放任栽培,很少施肥,使生长大受影响,尤其在采收后如枝条衰弱,无法产生新梢,将造成隔年结果现象。为促进新梢的发生及果实的增大,应定期施肥灌溉,培养相当数量的结果母枝。幼年树施肥1年可分3次,成年树1年以1次为宜,可使用台肥43号(复合肥),于花穗抽出后施用。为改善土质及增进果实品质,宜酌量使用堆肥,但堆肥宜于第一次施用。

(三)繁殖方法

龙眼繁殖常用高压及嫁接两种方法:

龙眼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1.高压法

此法为较速成的方法,可在5个月左右育成适合需要的苗木。尤宜于嫁接成活率低的品种如十月等。通常于春夏之际多雨季节,选取充实枝条,直径约2~4厘米,后以浸湿水苔或土壤.

包裹,外再用塑胶布包缚,并用尼龙绳绑紧两端。约5个月即可剪下假植于苗床,于次年定植于田间。高压苗的优点为植株易于矮化,且较早进入结果期,但初期生长较缓。

2.嫁接法

为最适合的繁殖法,不但可保留优良品种特性,且植株发育良好,根系比高压苗优良,对恶劣环境亦较具耐性。嫁接时期以1月一3月低温干燥时最佳,3月以后多雨易使嫁接处积水霉烂。嫁接方式因树龄而不同,幼年树多采用切接法。需先以实生法于苗床培育砧木,龙眼种子因干燥而失去发芽率,采收后立刻播种发芽率可达100%,发芽后1~2个月可移到苗床,约两年后即可嫁接。成年树的品种更新多采用高接法,即于距地面1米左右锯断,再施以皮接。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亦有先于嫁接前一个月锯除砧木的上部,并以报纸等包缚基部,促使其产生愈合组织,再进行嫁接。若植株直径过于粗大,亦可先将树干于0.5~1厘米处锯断,促成新枝,于1~2年后再于新枝上嫁接。接穗应选取生长旺盛植株的1~2年生新梢,发育良好直径约0.5~1厘米之间,采取接穗前1个月,若能先于选定接穗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宽约1厘米左右,则可促使碳水化合物的蓄积,提高嫁接成活率。高接龙眼植株在嫁接后满两年便可开花结果,并立即进入盛产期。但植株高度不易控制。

(四)种植及整枝修剪

一般以4 月-8月多雨季节种植较佳。种植株距约在4~6米之间,种植前最好挖植穴,直径及深度最好约60厘米,放入腐熟堆肥与土壤充分拌合,种植后随时锄除植株根部周園杂草,以利初期的生长,种植后3~4年即可结果。龙眼矮化关系到果农本身的收益,不可不注意。整枝修剪宜从幼苗开始,种植成活后第二年于离地50~60厘米左右剪断,促使其生长出新芽并逐渐培养为主枝,使植株逐渐向四面开.展。同时为矮化植株,每年于采收后锯除中心向上主干,使植株高度降低,不但使采收容易,而且利于喷药等栽培管理。成年树如分枝点高且已形成单干围头树形,亦可于离地1米左右刻伤,促生新芽,并逐年诱导产生低而开张的分枝,再逐渐锯除中心向上主于,培养矮化植株。

(五)影响产量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龙眼产量的因素主要如下:

1.开花期及果实发育期的气候

开花期及果实发育期过于干燥,常造成落花、落果。故适度的泄溉可提高着果率。并促进后期果肉的发育。开花期若遇数日阴雨,往往造成严重减产.为龙眼的最主要自然灾害。

2.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龙眼的落果率因品种而异,依中兴大学黄弼臣教授的研究,落果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在花后1周,落果率最高;第二期在花后3~5周,落果较少;第三期在9~10周,落果率略高于第二期.有的科技人员以为第一-期的落果应为授粉不完全所致,第二期落果可能为胚的发育受阻而造成,此二次落果为正常现象,一般栽培品种在经过此两次落果后仍能有正常的产量。第三次的落果可能为:果实间养分竞争,及虫害所造成,在管理良好的果园较不严重。虫害主要为果实蛀虫为害,于花落后5周起喷洒2~3次的药剂,每次间隔10~14日,可防治虫害的发生,降低着果率。可使用的药剂为50%芬杀松乳剂1000倍,50%扑灭松乳剂1000倍,或40.64%加保扶水悬粉800~1 200倍稀释液。

3.隔年结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隔年结果常见于龙眼、荔枝,除上述两项因素可造成隔年结果之外,其主要原因在于植株生理及发育的调整与花芽分化时间未协调。常见隔年结果有2种情形:(1)生长衰弱:龙眼花穗大都由前年生枝条顶端或靠顶端叶腋抽出,如前--年结果太多,采收后植株生长衰弱,无法及时再发新梢,致缺乏结果母枝,影响次年的花芽分化而减产.春夏季注意肥培管理,采收前施用

速效性肥一次,使新梢充分发育,可培育良好的结果母枝,防止隔年结果现象发生。(2)生长旺盛:龙眼荔枝的生长习性极为接近,于春夏季多生新梢而于秋冬季停止生长才能进行花芽分:化。但冬季遇高温多雨时,往往再发新梢而影响花芽分化。荔枝栽培多于10月左右进行环状刻伤或于11月喷抑制剂或除去新梢,以保证次年开花,龙眼使用此类方法亦有相同效果,但龙眼与荔枝比较,对气候反应较不敏感,即较易开花,因此往往无乙烯处理亦易开花。目前,有效方法是采收以后勿再施用氮肥,以免刺激生长,造成无法开花。冬梢发生时,以乙烯利1 500倍稀释液处理,可减少隔年结果的发生。

4.果实大小的增进与产量

果实的大小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大果为最重要的果实性状,目前的趋势显示消费者大多数喜好大果,对甜度的要求不严格,使品质极佳的中果品种渐遭淘汰。果实大小决定于(1)品种:部分品种即使在丰产的情况下,果实仍较其他品种大。原选择这些大果型品种推广种植;(2)植株的结果数:结果太多导致果实较小,果数减少可增加单果重量,目前可进行的方法是:于着果初期剪除过多的果穗,以增进果重。适度的灌溉可避免因干旱造成果肉发育受阻。

(六)、采收与贮藏

龙眼果实的发育,在后期较为迅速,尤其可食的果肉部分,在花后第7天才开始发育,至后期迅速增加。甜度的增加,也以后期较速。然而,提早采收价格较高,且有些品种于成熟后期甜度迅速减退,所以部分农民往往提早采收以上市。此时果实尚未完全成熟,果肉亦未充分发育,无法发挥其品种特性,且早采果与完全成熟的果重有时相差1~2成,无形中造成总产量的减少,因此龙眼的采收,须先衡量其经济效益才决定其采收时间。龙眼上市季节长达5个月,其生产量的多寡充分反应于市价。于生产末期如9月一11月,因供应量减少使产地价回升,可高达盛产期的数倍,因此龙眼晚采利润较佳。因一般品种于成然后期均有退甘现象,过晚采收并不适合,目前只有九月或十月龙眼因生育期较长,且可在树上保留较久而甜味不减,可较晚采收。采收龙眼正确的方法是应剪取果穗部位的小枝,避免摘取叶片,如此可使采收后植株迅速发出新梢,成为次年的结果母枝。龙眼贮藏于0~5 C处最佳,约可贮藏1个月,以透明塑胶盒加保鲜膜贮藏更佳。

扦插繁殖的硬枝扦插和根蘖育苗 农业技术包括林业技术吗 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