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与管理(林木栽培培训)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
陈玉红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资源,其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资源,也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在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视力度持续提升。从当前林业栽培种植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中必须对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我国林业快速发展。
1 林业栽培种植基本原则
开展林业栽培种植活动时,必须坚持相应原则,才能获得好的种植效果,主要原则有:
1.1 应用先进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下,科学技术是社会各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林业培育也是如此。所以,开展林业栽培种植活动时,需要特别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林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如采取先进的播种方式、育苗技术、幼苗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实际中,为了有效应用土地资源,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培育,并做好树种间作、套种、嫁接等活动。总之,先进技术的应用能推动林业种植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1.2 因地制宜原则
开展林业栽培种植活动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科学选择树种,并综合考虑树种的生命周期、病虫害抵抗能力等,以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此外,树种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
1.3 最优林业结构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同时林业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很多林业企业在管理中沿用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以劳动力为支撑,信息化水平较低,林业经营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出林业资源优势。所以,在实际中,还需要特别注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优化林业生产、林业加工服务等,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需求。
1.4 注重长远规划
在林业栽培种植中,主要是考量林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可有效防治沙尘暴,治理空气污染,并且还具备防止水土流失、含蓄水源等作用,而林业经济价值则体现在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木材资源。因此,在林业发展中,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制定长期的规划目标,结合林木生长周期、生长特性等,确定种植面积,不仅要注重整体布局,还需要注重间种间收,同时及时补种,确保林业长远发展。
2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方法
2.1 林木育苗
(1)在苗圃建设中,要在栽培种植中做到适地适树,在栽培种植前要在造林地附近建设苗圃进行人工育苗。一般情况下,育苗地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水电充足、病虫害较少的位置,育苗地要以沙壤土、壤土为主。(2)育苗前要综合考虑其土壤情况,如果土壤不适宜,则需要做好改土工作,尽可能保证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苗木的良好生长奠定基础。土壤情况较好的育苗地,可直接进行扦插、播种活动,如果土壤不符合苗木生长需求,则需要以人工建设的方式改良土壤,如果土壤问题十分严重,需要换土,重新向育苗地填土,优化土壤条件。(3)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土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土壤质量决定了林木生长质量。在培育林木幼苗前需要注重土壤测定,判断土壤酸碱程度,并了解到氮、磷、有机质、钾等元素的含量。如果土壤中缺乏哪种元素,则需要人工添加;如果土壤污染严重,则需要考虑更换育苗地,不可在污染超标的土地种植林木。
2.2 林木栽植
林木种植前需充分了解周围的环境,包括林地地形、土质等,并开展造林地清理活动,将地表石块、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修建排水沟,对土壤进行消毒,合理施肥。另外,注重对树种进行优化处理,营造混交林。在林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造林密度,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 3m×8m、3m×6m 的株行距,保证定植穴深度超出土球 30cm,直径超过土球的宽度50cm,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全面开展土壤检测分析活动。幼苗移栽前需开展全面灌溉活动,幼苗需要做到随起随栽,并且在栽植前对根系、茎叶进行科学的处理,根部可以喷施生根粉溶液,接着将苗木根系均匀放在定植穴中,并回填定植土,回填至 2/3 以后轻提苗木,做到土壤与根系的良好结合。完成定植操作后灌溉培土,在水分彻底渗透后用地膜覆盖定植穴周围,提高土壤温度。当第 1 次灌溉结束后,间隔 15~20d 开展第 2 次灌溉活动,并且在灌溉过程中做好培土工作。对于新栽植的苗木,每年都需进行 3 次中耕除草,同时,在冬天来之前灌溉越冬水,次年开春后灌溉返青水,并注重施加速效氮肥。在林木生长期间,注重开展病虫害调查、防治活动。
2.3 科学管理林木
2.3.1 修剪养护。林木在定植生长发育期间会生长出各种枝条,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林木可以健康生长,增强林间通风透光率,要在定植初期做好林木修剪工作。在定植林木修剪过程中,只需要修剪根部萌发的枝条,其余枝条可以任其生长。在林木成活后,并且生长情况良好时,注重修剪其他密生枝条,修剪方式有摘心、扭梢、短截、回缩等,在整个修剪过程中,需要检查林木是否有倾斜、变形、松动等情况,便于林木矫正。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还需要注重将林木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
2.3.2 花果期管理。在林木管理中,对于以果实为主的经济林,还需做好花果期管理工作。结合林木品种特性、树龄、生长条件等,保证林木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都在合理控制范围内,同时,在开花期、结果期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确保结果枝上果实及花朵分布合理,提升果实质量。
2.4 牧草栽培及种植管理技术
栽培牧草时,为了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及虫卵,需在播种前进行秋深栽培,同时,在冬季施冷冻水。次年春季温度升高后,地面解冻深度达到 10cm 进一步平整土地,进行合理保护。牧草播种季节结束后,可用磷酸钙作基肥,施肥量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控制在 50kg/667m 2 。完成施肥后通过条播实施播种,并控制好行距,在 30cm 内播种深度为 2cm。播种完成后平整地面,轻微配合振动,提高土地平整度。牧草与林木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 50cm,既防止了牧草与树木养分竞争,又便于牧草采收。
3 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栽培种植符合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国策,可以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有助于生态平衡。所以,在实际中,必须坚持林业栽培种植相关原则,采取科学的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全面提高树种成活率,提高林业资源综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