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套种西瓜种植方法(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为推进淮北市夏季间套种西瓜产业的发展,增加种植效益,减少秸秆焚烧,集成了小麦-西瓜间作套种模式,主要对小麦和西瓜的栽培品种、茬口安排、栽培技术要点、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夏季套种的西瓜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肥水管理、整治引蔓、垫瓜翻瓜、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栽培技术。该模式技术成熟,效益可观,适宜在淮北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淮北市濉溪县四铺乡颜道口村,一年四季分明,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的种植。过去村民种植模式为“一麦一豆”,年亩均收入较低。自2006 年开始,村里开始进行产业种植结构调整,采用了小麦-西瓜间套种高产栽培,就是在播种小麦时提前留好西瓜栽培行,每年栽培行不重复,防治重茬引起西瓜病虫害的发生。预留行里可种植越冬露地蔬菜,来年5 月蔬菜收获后中旬定植西瓜,6 月小麦收割后,麦茬地可供西瓜伸蔓结瓜。
小麦-西瓜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村民每亩增收3000 多元,西瓜亩产有望达到3000 kg。目前,颜道口村已有3 万余亩的小麦-西瓜间套种基地,是当地及周边近万名村民增收致富主要手段。现将小麦-西瓜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小麦种植技术
淮北地区每年小麦种植在10 月中旬,田块墒情好的情况下可直接耕种,若干旱需要采取浇灌的方式使墒情适宜方能耕种。施足底肥,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 kg 或秸秆回田,尿素30 kg,复合肥50 kg,深耕25 cm 左右,多次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选择优良的抗寒抗病小麦新品种,尽量使预留行和头年不重茬,预留行大约宽70-80 cm。播种的小麦要药剂拌种,播种量根据商情而定,一般每亩12-15 kg。入冬前,保障其商情良好,若干旱要及时灌溉,促进根系生长,形成壮根。2 月初喷施一次除草剂,2 月中旬和3 月中旬每亩各追施尿素10 kg,促使小麦返青拔节,提高小麦的分蘖率。4 月中下旬要及时喷施杀虫剂1-2次,防治虫害和病害,以提高小麦产量。
二、西瓜种植技术
1、栽培品种选择
小麦-西瓜间套种过程中,西瓜整个生长周期的气温较高,雨水较多,湿度较大,病虫草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耐热、抗病、坐瓜性能好的中晚熟品种。当地主要栽培品种有西农8 号、无籽西瓜黑蜜2 号、新红宝等。
2、培育壮苗
4 月中旬,把备好的西瓜良种用55℃的热水烫种15 min,期间要用竹筷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30℃左右时浸种3-4 h,搓掉种皮上的粘液;或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30 min,用清水冲洗多遍,放在干净的纱布袋或育苗纸里,摆在恒温箱的架子上,温度设置为29℃进行催芽。每天将纱布清洗拧干,种子用温水冲洗几遍,然后再包好,保持透气,约2 天后种子即可发芽,芽长0.5 cm 即可播种。
育苗一般在塑料小拱棚或温室内,采用营养钵育苗,提高了定植后的成活率,有利于发棵。播种前要把育苗床整理好,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多年未种植瓜类的地块,苗床畦宽1.0-1.2 m。
营养土可购买亦可自配。营养土配制:按农田土6 份、土杂肥4 份进行配制,土杂肥要充分腐熟,同时用多菌灵或其它杀菌剂拌土消毒,用量为每平方苗床的营养钵拌8-10 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育苗营养钵尽量选择较大的型号,装平营养土。播种前浇足底水,使水从营养钵底部浸入钵内,每钵点1 粒种子,覆土1.4 cm,覆上地膜四周通气,夜间盖上草苫。
育苗设施播种后扣上棚膜,使白天温度达到30℃左右,夜间保持18℃左右,以保证尽快出苗。出苗后除掉地膜,晴天中午要注意适当通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温度保持在23℃左右,夜间15℃左右。子叶展平吐心后适当提高温度,以促进幼苗生长,白天温度保持27℃左右,夜间18℃左右。5 月上旬逐渐加大通风透气,夜间不再覆盖草苫;5 月9 日前后掀起薄膜,炼苗4 天左右,苗龄28 天左右,具有3-4 片真叶时定植。
近年来,为了解决因连作重茬而引起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种植户采用嫁接苗栽培。培育嫁接苗时要注重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期,操作时用竹签45°插入砧木的实芯部位,随后拔出竹签插入接穗,与砧木子叶呈十字状,嫁接后遮光3 天左右,其它管理同上。
3、定植
定植前前一周,在预留行的中间处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复合肥30 kg,深耕细耙,做小高畦。5 月中旬定植,根据西瓜品种的特性,株距一般为45-65 cm。一般下午定值,穴深35 cm,把壮苗放入穴内,点水浇透,水渗下后,把苗扶正随即可用细土封穴。定植不宜深,以免影响其根系生长,土坨与畦面保持平整,覆上地膜即可。大型西瓜600-800 株/亩,中、小型西瓜1200-1800 株/亩。
4、肥水管理
西瓜生长过程中一般进行两次根外追肥,第一次是坐果肥:尿素10 kg/亩、复合肥20 kg/亩混合均匀后点施;第二次是膨过肥:磷酸二铵10 kg/亩、硫酸钾5-7 kg/亩混合均匀后点施,在两棵中间挖穴、添加肥料、覆土。西瓜坐果前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浇适量水。西瓜膨大期需水量大要及时浇水,一般在下午5 点以后,防止裂瓜。西瓜成型后,需水量少,要控制水分的供给,这样有利于养分、糖分的转化,改善西瓜的品质和口感。夏季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易生杂草,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养分的损耗,保障西瓜生长所需养分。
5、整枝、引蔓
主要采用双蔓整枝,主蔓结瓜,侧蔓供给营养的栽培模式。在主蔓茎基部前端选留1 条健壮的侧蔓,除掉其他侧蔓和主、侧蔓上的侧枝。一般留主蔓上的第2 雌花来结瓜。当主蔓伸长30 cm左右时整理瓜蔓,在20 cm 左右处用土压住西瓜的茎,让其朝麦茬地生长。瓜蔓爬到麦茬地后,瓜须缠到麦茬上,起到固蔓的作用,省去了压蔓的劳作。结瓜的蔓悬在麦茬上,麦茬使坐果节位处的蔓拱起,使瓜远离地面,有利于翻瓜和竖瓜,西瓜逐渐膨大后压在麦茬上,减少了西瓜与地面的接触。当瓜蔓爬满畦面时摘心,使养分集中供给,保障西瓜得到充足的养分。
西瓜为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为了及早坐果,现大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在花期每天早上7-9 点,摘下当天开放的雄花,去其花瓣,然后将花粉轻轻涂在雌花柱头上,1 朵雄花可授2-4朵雌花。授粉时若遇阴雨天气要套上阴雨纸袋,授粉2 天后即可去掉纸袋,以免影响幼瓜的生长。若不进行套袋,授粉后不足3小时下雨,应补授粉1 次。授粉后做个标记,可知西瓜成熟的确切日期。
6、垫瓜、翻瓜
西瓜坐果后,当膨大到拳头一般大时,将小西瓜下面的土抖成坡形高岗,再放一把麦秸,把小西瓜平放在上面,这样既可以防止西瓜因夏季雨水过多引起腐烂,又可以防止被虫叮咬,给西瓜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西瓜定型后,每隔3 天翻瓜一次,总计3 次。八成熟时开始把瓜竖起来,使其它方位充分接触阳光,这样西瓜就会均匀着色,瓜形也比较圆整,外观较好。这两项工作都要在中午操作,此时的西瓜的茎和柄经太阳暴晒而变得柔软,易于操作又不会伤到营养输送组织,保障了西瓜的产量不受影响。瓜即将成熟时,用草或麦秸覆瓜,避免高温曝晒造成日烧而降低其商品价值,影响经济效益。
7、病虫害防治
麦套夏西瓜生长前期病害较轻,主要以防为主、化防为辅,综合防治为手段,及时清理田间地头的杂草,把病虫害草害消除在萌芽当中。整个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伸蔓期易发生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白粉虱、青虫等虫害,阴雨天气细菌性病害发生更为严重,病虫害防治要对症下药。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用量及间隔期,针对同一种病虫害的药剂可以间隔使用,以防造成药害或者耐药性。
8、采收
西瓜的甜度及口感与成熟度关系较大,不熟的瓜甜度低、口感差,过熟的瓜瓤细胞解体,瓜瓤呈水渍状,品质下降,口感亦差。成熟度的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算、看、摸、弹。当西瓜花纹清晰,果皮发亮,果柄茸毛大部分脱落,果蒂稍有收缩内陷,坐瓜节位卷须老化一半以上,用手拍打发出嘭嘭的浊音则为熟瓜。
最可靠的方法是标记法:根据人工授粉时做的标记,计算其坐果后天数,达到成熟的时间后,将标记的瓜先剖开2 个检验,若成熟,即可采收同期标记的瓜。采收时根据市场远近确定采收标准,就近销售的可采摘十成熟的瓜,远途运输的可采收九成熟的瓜。选择晴天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3点以后摘瓜,采收时留“丁”字蔓,放在阴凉地,有利于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