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化肥农药使用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农村出现了很多抛荒的现象。然而,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北部的中庸镇高田村委,从2017年开始,返乡创业青年李龙见带领乡亲们搞“有机水稻种植”。三年来,有机水稻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高田村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一个个都脱了贫。“有机水稻”种植带来了好效益。
“有机水稻”使得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12月13日,在高田村委田心自然村举行的种植收益发放仪式上,村民放起了鞭炮,舞起了狮子,唱起了欢快的彩调,载歌载舞庆祝一年的丰收。
在桂林打拼多年后,2017年,李龙见回到老家高田村,尝试发展种植绿色有机食品。在经过多方面实验和考察后,李龙见选择了有机水稻种植,试图将传统的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
经过持续三年多的努力,李龙见带领乡亲们靠种有机水稻给高田村带来了希望,特别是让贫困户脱贫的热情越来越高,让农户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那么,对普通农民来说,种1亩有机稻谷,到底能得多少钱?高田村2019年脱贫的贫困于桥春当场给记者算起了账。如今于桥春跟着李龙见种有机水稻,1亩地能收干谷子400到500千克,每千克的收购价为2.5元,政府还有几百块钱的种粮补贴。两部分收益加起来,种1亩稻子的净收益能达到2500块钱左右。
于桥春聊起这些的时候,觉得很是满意。在高田村的老支书李美庭看来,于春桥的情况很有代表性。李美庭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李龙见回到村里搞“有机水稻种植”,高田村的情况很难有所改观。
李美庭告诉记者,按照以前的种植方法,农民种1亩稻子,产量同样在500千克左右,如今市场的收购价每千克3元左右。1亩稻子的收益,在1500元,刨除种子、肥料等相关投入,种田几乎就没有啥收益。不得已,近年来农民纷纷抛荒外出务工。一时间,高田村的抛荒现象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40%。年轻人纷纷外出,村里就剩下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
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根据市场需求,高田村位于义江旁,田沃水丰,村民素有种植水稻的习惯等因素,2017年,李龙见回到村里推行“有机生态稻谷种植”,为农户免费提供原生稻谷种以及无害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种出的原生稻谷子由合作社负责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回收,农户只需出稻田和劳力。
李龙见的有机水稻种植,在种植栽培上下功夫,采用甲壳素和酵素进行施肥除虫,只用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喷洒的“农药”人甚至都能喝,做到真正的绿色、原生态、无污染的天然活性酵素菌肥示范田,种出的水稻生态、绿色,广受市场欢迎。水稻收获后,经加工、包装后,送到农贸市场、综合服务社,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售。2017年有机水稻开始种植的当年,便推广了200多亩,大获成功。
高田村党支部看到李龙见种植有机水稻的成效,主动找到李龙见,希望他带领贫困户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土生土长的高田村人,李龙见也有意扩大种植规模,与村党支部的需求一拍即合。于是在高田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李龙见的有机稻种植面积连年翻倍增长,从2017年的200多亩到2018年480多亩,再到2019年的1500多亩,计划明年的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如今,合作社的社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五十人。
2019年,在高田村建档立卡的39户贫困户中,就有18户种植了有机稻,种植面积达到78.6亩(其中2019年的脱贫户13户,就有7户种植有机稻,面积达32.7亩)。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即通过村党总支部组织协调、合作社“五承包(包种子、包有机肥、包有机农药、包技术、包收购)”、农户出劳力和土地的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合作社经济发展、农户收入增加的“三赢”,既能解决贫困户及一般农户因缺资金、缺技术带来的困扰,又能促进基层支部的组织领导作用、状大公司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户收入,为高田村委的贫困户脱贫摘帽和巩固脱贫成效,增加当地百姓的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李龙见告诉记者,在高田村,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很多,很少有人回到村里,抛荒的田地也不少。通过发展有机水稻的种植,使得村里留守的老人家都加入进来,劳动量并不大,目前合作社要求农户只完成耙田、插秧等前期工作就可以了,水稻的后期管理由合作社全面接管,这样缩短了种粮户的管理时间,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又有一定收益,还能使得村民给自己提供口粮,逐步使得乡村恢复生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记者景碧锋 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