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大棚黄瓜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黄瓜,也叫胡瓜,是一种不耐寒冷、喜欢温暖的蔬菜,所以大部分在户外栽培的黄瓜都是不太理想的,不仅结实率和质量都很差,而且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产量。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温室栽培黄瓜,不但能止损,而且能不断增加产量。
所以,对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掌握了这些,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温室内栽培的黄瓜普遍存在着水分高、光照少、易被生物侵染、土壤结构不能达到均衡、结实率较低、产量效益较差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这些问题。
一、品种选择
抗病性好,主蔓结实,结实,表面光亮,以雌性为主。如“中农8号”、“中农106号”、园丰元6号等,均可供选用。
二、种子管理
种子的处理过程是杀菌、发泡、催芽。
①杀菌:这是防止微生物和生物入侵的最好办法。
②在25~30℃的条件下,温泡4~6 h。在种子吸收水分后,将表面的粘液清洗掉,剔除不健康的种子,然后清洗。
③发芽:用湿布包好发泡的种子,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发芽。将萌发的种子放入5-8℃的温度下,等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
三、水的需要
由于黄瓜栽培的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造成根系发育不良,造成幼苗死亡。生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想要种植黄瓜,除了需要大量的水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水分。
茂名地区,在播种前1~2个月,可以进行灌溉,但灌溉后要及时排水,这样既能起到排水作用,又能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四、肥料的施用
化肥的选择可以是有机肥,也可以是鸡粪。与微生物制剂配合使用,既能改善土壤状况,又能降低化肥用量。这样的话,土壤就会变得更好,庄稼也会更好,产量也会更高。
五、种植间距
冬天,由于室内光线微弱,光照不足,可以按品种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间隔,大叶、强健的要增加间隔;
同时还要保证温室内的通风,保证植物之间的通风和光照,这样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营养,为以后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
六、植物修复
摘心,修剪,修剪,这都是最关键的一步。
①修剪能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过量损失,达到蓄积营养的目的,并能预防病害,提高产量。
②摘心又称拔头,当主蔓长到2米时,把顶端的生长点去掉。经过处理的植物,其顶端优势被移除,营养向果实集中,果实质量好,生长迅速,提高了产量。
此外,削尖后,叶绿素含量升高、气孔导度降低、叶片蒸腾作用、根系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增强,使其总体生长状况和生理机能都得到了改善。从而增加了生产量。
③分枝: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将主干侧枝去掉,以促进植物的正常代谢。
六、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对大棚黄瓜的种植影响极为重要,湿度过大,虽然植株长势喜人,但容易引起各种病害发生,因此适宜调节空气湿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与关键。
一般比室外高20%以上即可,增大昼夜温差可很大程度上地提高果实品质,白天的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再到夜晚的呼吸作用强度较小,可达到积累大量养分的目的,可通过通风换气排湿处理。
在室内温度不低于黄瓜的生长温度的前提下,通风口尽量大。晴天时,可适当将温度调高至32℃左右,温度的上升,伴随的将是湿度的下降。
七、防治病害
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都是黄瓜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①白粉病: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肥的时候,不要过量施用氮肥、钾肥,也可以和叶面肥一起施用,避免植株过早死亡。
②霜霉病: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叶子变得枯黄,卷曲。提高透光率,定期施用叶面肥,在果实成熟后,要把老叶去掉。
③褐斑病: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植物的直接死亡。可采取适当的轮作措施、强化湿度调控、根除病株等措施,从源头上进行病源控制。
④真菌性角斑病:病情较重时,可使叶片干燥并产生穿孔。增加栽植间隔、增加通风、增加光照、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措施。
与露天栽培相比,大棚黄瓜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的瓜农会选择温室大棚,但是,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的黄瓜。
我们只需要注意种子的选择和繁殖,然后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通风和通光,还要注意空气的湿度和疾病的控制。优质大棚黄瓜的栽培也不成问题。
想要了解更多农业知识,关注二哥,带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