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原种最佳培养基配方(羊肚菌原种培养基)
由试管菌种转扩到菌种瓶中的菌种即为原种,也称二级菌种。1支长试管斜面母种可以生产10~15瓶原种。羊肚菌原种可在当年的9~10月份生产,原种在20~30d满瓶后,立即生产栽培种,在10~11月底必须满瓶。以保证栽培后发菌1个月,在4月前的最佳出菇期出菇。
原种培养料配方
小麦95%,稻壳3%,石膏1%,碳酸钙1%。
小麦95%,木屑3%,石膏1%,碳酸钙1%。
小麦50%,木屑40%,麩皮17%,磷肥、石膏、碳酸钙各1%。
小麦39%,平菇、金针菇出菇干废料38%,米糠20%,石膏碳酸钙各1%。
小麦60%,米糠19%,细木屑19%,石膏、碳酸钙各1%。
谷粒80%,杂木屑5%,米糠10%,磷肥、石膏各1.5%,酸钙2%
小麦26%,杂木屑26%,谷壳26%,米糠20%,磷肥1%,石膏1%。
小麦71%,木屑20%,麩皮5%,玉米面3%,
小麦61%,玉米芯30%,麩皮5%,玉米面3%,石灰1%
小麦61%、棉籽皮35%、玉米面3%、石灰1%
小麦80%,谷糠15%,玉米面4%,石膏1%。
米糠49%,小麦40%,黄豆面10%,石膏1%
谷糠60%,小麦35%,黄豆面4%,石膏1%
(一)配料
将小麦、谷粒用清水或1%的石灰水浸泡12~16h,过滤,冲洗2~3次,沥干明水:或煮沸15~20min,麦粒煮到涨而不破的状态,立即用清水冲洗冷却,沥干明水,备用。
稻壳用清水或1%的石灰水浸泡24h,沥干明水备用。将干木屑和碳酸钙、石膏、磷肥等干原料拌合均匀,再加入沥干明水的稻壳,充分拌合均匀,检查水分是否能够得到65%。一般水分含量不足,可以适当加水调节。拌合均匀后,堆成锥形,避免用铁铲拍压紧,在堆的四周打3~5个通气孔,用塑料薄膜遮盖发酵24~48h。
将泡好的小麦捞出放在干净的地面上,控净表面水分后,按配方分别加入其他辅料并搅拌均匀即可。
去掉麦粒,用手抓原料,用力捏压,手指尖间或手指缝隙内有水渗出,没有水滴流出即可。若有明水或水滴、水流出现,表明水分过量,必须晾晒几个小时,待水分含量适宜时再进行装瓶。
拌料用水可以是清水,也可以用土壤浸出汁、松针水、木材、平子实体等天然原料的提取液,每100kg清水中可以用10~20kg原,原料煮沸20min提取,过滤后取滤液用于拌料也可以适当添加复合微量元素,如0.05%硫酸镁、0.05%硫酸锌、0.01%磷酸二氢钾、0.01%磷酸氢二钾、0.001%硫酸亚铁,这样操作菌丝易成活,污染率低,也易形成菌核和子实体。
(二)装瓶
原种生产一般采用750mL的玻璃瓶或聚丙烯菌种瓶,用报纸+聚丙烯膜+橡皮筋封口。制作栽培种,通常采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将搅拌均匀的菌种培养料装入事前备好的菌种瓶或袋中,菌种瓶盖需透气隔杂菌,尽量使用玻璃瓶以便于观察。瓶内装得培养料不可太密实,粒径不能过小,含水量不可过大,以免严重影响透气性。
装瓶过程中适当蹲瓶即可,不宜太松,也不要挤压太紧。培养料装到菌种瓶的肩部即可,勿齐颈部。装好瓶后将菌种瓶表面用清水清洗或用干净的布擦洗干净,然后进行封口,先盖上双层的废旧报纸,再盖双层的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
(三)灭菌
装好瓶后应当天灭菌,不可过夜。高压灭菌需122℃保持90-120min;常压灭菌需100℃保持12h,停火后焖4-5h再揭锅。
(四)接种
一般接种选择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点燃酒精灯,打开封口纸和接种封口膜,把菌种瓶口控制在酒精灯火焰的高热量范围内进行接种。先把接种锄的柄在火焰上通过2~3次,再把头部在火焰上烧红2~3次,插入待接种的菌种瓶中冷却,冷却彻底后挖取母种试管内1~1.5cm长的菌丝体,放入待接种的菌种瓶中,再挖取少量培养料盖住接种块。重新封口,套上橡皮筋。
灭菌后需冷却至18℃以下方可进行接种。接种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其要求同母种试管接种时一样。一支母种可接5-10瓶原种,一瓶原种可接50-100袋栽培种。
(五)培养
接好的原种或栽培种放在12~18℃环境下培养,放置时瓶与瓶(或袋与袋)之间保持2cm间距,不能紧挨以防过热;测温应在瓶堆中间(或袋内)进行。原种约20天可长满,栽培种约25天可满,然后进行下地播种。
在栽培种培养期间,若发现菌丝生长速度越来越慢,可在菌丝面以上1~2cm处,沿水平面扎4个通气孔以促使其下部快速长满菌丝。栽培种长满菌丝应马上使用,在非冷藏条件下切不可过长时间存放。
羊肚菌原种菌丝浓密程度、颜色等上下均匀一致,打开瓶后味香浓无异味;外观和开瓶检查无霉点,无虫害;封口的报纸上无霉变。
(七)原种的保藏与使用
原种菌丝体完全满瓶后应该立即使用。若不能及时使用,可转移到温度为1~6℃的低温冷库中保藏1~2个月,冷库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该低于60%,可以使用干石灰粉降低湿度。
本文综合自自我总结,百度百科,《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术》贺新生著;《羊肚菌栽培新技术》贾乾义著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如有不实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