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种植技术水稻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

水稻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09-06 03:41分类:种植技术

  水稻机插改变了原有常规人工栽插水稻的育秧栽培方式。由于机械参与水稻移栽过程,水稻机插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和手插秧大体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为此需掌握机插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取相应合理的管理技术措施,实现机插稻的高产稳产。

  一、水稻机插大田施肥技术

  水稻机插的施肥总量与人工栽稻大致相当。但是,各个时期如何施用,水稻机插和一般手插稻是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插稻的分蘖发生节位低,分蘖期长,为将群体穗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肥料重点应是改进分蘖肥的施用时期,以调节利用最适分蘖节位和控制中期群体,并增加穗肥的施用,促颖花分化,争取大穗。水稻机插肥料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更佳,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的技术路线,掌握以土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

  1、 基肥:

  (1) 有机肥:一季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1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80~100公斤。

  (2) 化肥:尿素7~9公斤,钙镁磷肥25~35公斤,氯化钾4~6公斤。

  2、 分蘖肥

  机插后在根系生长良好的基础上,于栽后7~10天施用分蘖肥,并采取分次施用的方法,使肥效与最适分蘖发生期同步,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利于形成大穗,还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分次施用分蘖肥,并及时除草。一般在栽插后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每亩追尿素10公斤,同时与除草剂混合后施入,保持浅水层5~7天,开好水平持水口。在栽后14天左右再施一次分蘖肥,此次追肥的数量要根据田块的肥力来定,肥力好的田块少追一点,田块瘦的多追一点,视苗情适当补追施肥不均匀而造成长势较差的部位,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4~6公斤,切忌过多,过迟施用分蘖肥,造成群体过大,影响成穗率和御制大穗的形成。

  3、穗肥

  穗肥既有利于巩固穗数,又有利于攻取大穗,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促花肥是抽穗前30天,亩施10公斤复合肥(N:P205:K20=18:12:18)。

  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用量一般为5公斤/亩尿素,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相反,则少施或不施。

  水稻出穗后一般不需再施肥,如叶色明显落黄,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喷施,防止早衰。

  二、水稻机插大田水分管理

  水分定量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全面提高水稻机插群体质量。为及早控制无效分蘖,将搁田期提前到总茎蘖数为最后穗数的70%~90%时开始。一般要求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的原则。薄水移栽,水层宜为0.5~1.5厘米,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适当晾田,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总的来讲,全生育期的水分管理要浅水勤灌。

  1、分蘖期的水分管理

  由于机插稻移栽时秧苗小、根系少,人们往往在栽后重于护苗疏于促根,大都采取干湿交替,即栽后一叶晴天上水层,晚上和阴天脱水,栽后第二叶龄采取短期脱水促根的方法,而后再采取灌水促蘖的管理方法。

  栽后干湿交替的管水方式对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利用分蘖停滞1~2个叶龄重于促根,开始分蘖后根系发达,吸收旺盛也促进了最适分蘖发生时期的分蘖发生,栽后干湿交替的管水方式是一项适宜机插稻的特点,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能显著增产的技术。

  在茎蘖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早控水,拔节前采取分次适度轻搁田的方法,提前搁田时间,减轻搁田程度,能适应机插稻田分蘖发生规律,有利于提高成穗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2、其他时期的管水原则

  孕穗期至抽穗后15天,需水量较大,应保持浅水层,以促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

  抽穗后15天至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上水,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青枯早衰。

  三、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机插秧和手插秧的病虫害发生一般没有太大的差异,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为基础,开展各项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分蘖期用富士一富、天王星等药剂预防和防治叶稻瘟、稻飞虱、螟虫、稻瘿蚊为主,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2、 破口期:用75%的三环唑、家用链霉素,井冈霉素等药剂预防和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稻曲病、螟虫为主,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3、齐穗期:用速灭杀丁药剂注意预防和防治以稻蝽蟓、稻飞虱为主的其它虫害。

  4、 水稻的全生育期要做到“保健”栽培,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5、 水稻收获前注意防止鼠害。主要以黄胸鼠为主,采用敌鼠钠盐、溴敌隆和器械灭鼠标。

水稻处于2叶期有否用丙草胺防除 得油16油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