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种植技术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下)

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下)

发布时间:12-04 16:03分类:种植技术
荫棚搭建黑木耳出耳的较佳温度在15℃~25℃。我省春季气候变化比较剧烈,高温时常出现,严重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另外,我省春季气候比较干燥,栽培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难以控制,也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对此,我们采用荫棚作为黑木耳的出耳场所,通过覆盖物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较好地解决了黑木耳出耳时的控温和保湿问题。栽培场地应选在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干燥近水源而又卫生的地方。采用层架式小荫棚,可便于控制环境条件。荫棚一般长7米、宽2.4~2.5米,也可根据具体环境搭建。整个棚架由竹木搭成,两端山墙也可用砖泥砌成。山墙顶部呈弧形或人字形,顶高1.6~1.8米,两端高1.4~1.5米,中间各留一扇宽60~80厘米、高1.7米的门。荫棚内正对门留宽约80厘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两侧设床架。床架宽80厘米,共5~6层,层高20~25厘米。每层用4根竹竿纵放作搁板,供放菌袋用,每层可横放2排菌袋。层架每隔1~1.5米用立柱和横梁支撑。这样大小的荫棚及床架可放置菌袋2000个左右。棚顶覆盖草苫和塑料薄膜,也可覆盖遮阳网。

  出耳管理荫棚消毒:菌袋进棚前,荫棚要用生石灰和气雾消毒盒消毒。先密闭荫棚,在地面上撒石灰粉,然后每立方米用10克气雾消毒盒熏蒸。菌袋开穴:菌袋一般3月上旬进棚上架。如果菌袋上架晚,虽然出耳快,但产量较低。菌袋进棚后,用0.1%的高锰酸钾或克霉灵300~500倍液擦洗袋面后,用锋利的消毒刀片在菌袋四周开“V”形出耳穴,每袋开4排穴,每排开4穴。穴口宽和长均为1~1.5厘米、深1厘米。菌袋开穴后上架,袋间距6厘米。催耳:菌袋开穴后进行催耳。向地面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温度控制在15℃~25℃,不能超过28℃;适当增加光照;加强通风,白天覆盖塑料薄膜,晚上揭膜通风,提供充足的氧气。按照述方法管理7~15天,黑木耳耳基即可在穴口大量形成。

  生长期管理合理控制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8℃~24℃,不可高于30℃。耳基长到1.5厘米或耳基封住穴口之前主要靠空气中的湿度供应水分,此阶段应每天向地面、空间、棚体上喷雾1~2次,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保持耳片湿润不积水即可。耳基封住穴口之后,去掉塑料薄膜,用微喷设施或喷雾器每天向地面、空间、棚体、菌袋上喷雾3~4次,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90%。喷水时不宜直接向菌袋出耳处大量喷射,以防水分过大造成烂耳。喷水在早晚进行,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黑木耳生长过程中要创造干湿交替的环境,一般正常喷水5天,然后停水,揭开草苫,将黑木耳全部晒干,然后盖上草苫,喷水让黑木耳湿透,进行正常管理。如此干湿交替的环境十分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加强通风:通风要与喷水、温度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温度高时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阴雨天气一直保持通风,刮风、干燥天气微通风。适当增加光照,保持适宜的光照,光线不能过弱,这样耳片黑,肉厚,质量好。若光线过弱,则耳片色淡、肉薄,质量较差。

  采收当耳片充分舒展、边缘变薄,耳基开始收缩,子实体腹凹面略见白色孢子粉时立即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让黑木耳在袋上稍干后再采收。在我省的气候条件下,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出两潮耳。头潮耳采收后,清除残余耳根,覆盖草苫养菌7天左右,然后参照第一潮耳的管理方法管理。
养猪怎样降低成本 发展边疆民族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