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菜——蕨菜的栽培技术
蕨菜为蕨科多年生苹本植物,可炒食、蘸酱、拌凉菜、腌制咸菜,也可保鲜、晒干和腌渍常年食用。蕨菜脆嫩甘甜、清香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测定,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还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等物质,是一种营养保健食品,经常食用具有安神、降压、利尿、解热、驱虫等功效。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仅靠野生资源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一、生长习性
野生于海拔250~1000米、土壤湿润、腐殖质层较厚、微酸性土壤的山地次生林和撂荒地。喜光照、喜湿润、喜凉爽的环境条件,耐严寒,在-33℃的低温条件下能正常越冬,在吉林5月上旬出土,出土后生长快,5天左右可长到30厘米以上,8~10天即展叶,展叶后叶柄老化不能食用。8月上旬到9月上旬孢子成熟,成熟后的孢子随风传播,产生新的个体。人工栽培容易,对土壤及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病虫害发生少,不需太多的管理,长势比野生的旺,产量比野生的高。
二、栽培技术
1.选地
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撂荒地、山脚地、平肥地。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腐殖质厚、有机质含量高、水分含量足的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排水方便、空气湿度大的地块。
2.整地做床
清除杂草根茬,拣净石块,每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公斤,深翻30厘米,结合深翻施粪肥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翻后耙细整平做床,床宽1.5厘米,高20厘米,床间距40厘米,床长因地势而定,坡地做床要顺着坡向,以免雨天积水或冲坏床面。做床后耙平床面待种。
3.繁殖方法
①根茎繁殖。秋后蕨菜地上部分枯死后或春天大地化冻后蕨菜萌芽前,采挖蕨莱根茎。根茎分布在8~25厘米土层内。根茎细长,直径在0.5~0.8厘米,节间长8~20厘米。采挖时避免伤根碰芽。挖出后用土埋好避免失水,以利成活。采挖后选择粗壮、无病害、无伤口的根茎,每个节剪成一段,每段长8~10厘米,剪好后即可栽植。在床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将剪好的根段一段接一段栽在沟内,覆土6~8厘米,再覆盖落叶或稻草,以不露土为宜,保温保湿。每667平方米需根茎110公斤左右。春栽20天以后即可出苗。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和操作。
②孢子繁殖。孢子成熟后采收孢子,将报纸或塑料布等物放在植株下,用手拍打叶片使孢子落在报纸上,取得孢子。将取得的孢子托在纸上用嘴均匀吹落在已做好的床面上。稍加镇压,覆盖落叶或稻草保温保湿,翌年春即可出苗。此方法技术难度较大,时间不易掌握,操作必须精细,不易成功。
4.田间管理:
①清除地上物。每年春季在蕨菜萌芽前将地上部干枯的茎叶全部烧掉,可促进早生快发,增加产量。或将地上部分干枯的茎叶用镰刀割后移到地外,保证地面清洁,便于出苗和管理。
②施肥。在清除地上物后要及时施肥,在床面上撒施腐熟的有机肥,厚度在2~3厘米,不能过厚,以免影响出苗,以隔年的猪圈粪最好。
③灌溉排水。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蕨菜生长所需的湿润环境条件;雨季注意不能积水,要及时排水防涝,避免烂根死亡。
④除草。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收获次数和产量。
三、采收
蕨菜栽植第一年一般不采收,以利发根壮根,培植根茎,种植1次可采收10年左右。每年春季5月中旬,当苗高25~40厘米,叶柄幼嫩、叶片尚未展开时采收。采收后12天左右采收第2次,可连续采收4~5次,3年后亩可产鲜蕨菜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