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豇豆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豇豆属豆科,俗称豆角、角豆、姜豆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蔬菜品种。最近几年,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地的不少菜农纷纷在温室内套种豇豆。一般是上茬种越冬黄瓜,到翌年初春季节,在黄瓜生长后期或拔秧之前,采取直播的方法种植豇豆,到黄瓜价格偏低或黄瓜拔秧时,豇豆正好上市。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温室设施,做到一棚多用,又能抢抓季节,提高效益。
菜农在黄瓜棚内或西瓜棚内套种豇豆现象,在我国北方越来越多,温室豇豆面积正在不断扩大。但豇豆本是露天种植作物,不少菜农缺少反季节栽培经验,尤其对豇豆病害还缺乏了解,在病虫害防治上难以对症下药。
温室豇豆最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以下对温室豇豆常见病害怎样识别与防治做一介绍。
1.根腐病
其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病残体中存活,借农具、雨水和灌溉水传播,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主要特点是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株易拔断,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根部开始腐烂,发病病株上部叶片呈黄色失绿,如不及时治疗,后期根部全部腐烂,上部茎叶萎蔫枯死。浇水过多,连作发病重。
防治办法:
宜采用高垄栽培,一是提前培育壮苗移栽,二是采取直播的方法,前期合理浇水,不宜大水漫灌。当出苗后,在苗高达10cm时,每棵用邦佳威400倍液加3000倍液硕丰481灌根,对已经发生根腐病的可以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死棵灵1500倍液灌根。
2.褐斑病
病原属半治菌亚门真菌。叶片正反面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边缘赤褐色,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深,边缘仍为赤褐色)。温度高时,叶背面病斑产生灰黑色霉状物。该病最适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以上,高温高湿,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偏施氮肥,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
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栽培结束后及时清洁田园。
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加4000倍液硕丰481,也可用邦佳威500倍液加40%睛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视病情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白粉病
其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温室豇豆常发病。发病适温为20℃~30℃,相对湿度40%~95%,一般在开花结荚中后期发病严重,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发病较快。
主要为害叶片,首先叶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呈紫褐色斑,叶上覆盖一层稀薄的白粉,后期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发病重的叶片背面有时也可表现症状。
防治办法:
①在选肥上多使用磷钾肥和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免深耕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可以提高豇豆抗病能力,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②发病前后可叶面喷施普星1200倍液加4000倍液硕丰481,注意喷施叶片反正面,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30%醚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4.病毒病
该病为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深绿色脉带和萎缩、 卷叶等症状。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侵染引起。3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防治方法:①选用耐病品种如之豇28-2、红嘴燕等。②及早防治蚜虫。③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④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抗病盛乳油500~800倍液,或60%病毒A片剂(15kg水中加2片),或20%万毒清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病毒克或2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病毒1号600~800倍液,或复方克病神500倍液加植保素500倍液,或病毒王500倍液加平衡剂300倍液,或病毒速克灵乳油500倍液加克旱寒增产剂(黄腐殖酸锌)500倍液喷洒,每7~8天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