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树天竺花的养殖方法(利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 利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有德行;多才能。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
唐韦应物《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诗:“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
明《杀狗记‧安童将命》:“真个是妻贤夫祸少。”
2.指有德行或有才能的人。
《易‧系辞上》:“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孔颖达疏:“既有信思顺,又能尊尚贤人。”
汉贾谊《过秦论上》:“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唐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叶剑英《西游杂咏‧玉门》:“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生。”
3.优良,美善。
《礼记‧内则》:“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
郑玄注:“贤,犹善也。”
唐韩愈《谢自然诗》:“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清龚自珍《纵难送曹生》:“有木几而雕镂削治之,愈密愈华愈贤。”
4.尊崇;器重。
《礼记‧礼运》:“以贤勇知,以功为已。”
孔颖达疏:“贤,犹崇重也。”
汉王充《论衡‧纪妖》:“始,简子使姑布子卿相诸子,莫吉,至翟妇之子无恤,以为贵。
简子与语,贤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神宗夜读《宋璟传》,贤其人。”
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若夫姜尚父、严子陵,名垂青史,后世贤之。”
2. 利在古文中的用法
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
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
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
——墨子《商之道》
3. 利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词语
《晋人好利》翻译:
有个喜欢钱财的晋国人,去逛市场。碰到东西就去夺取,说:“这个是我可以吃的,这个是我可以穿的,这个是我可以用来换钱的,这个是我可以使用的。”
(他)夺取完了东西,立刻就离开。市场管理的官吏随从他要他拿出东西的价钱,晋国人说:“我利欲熏心的时候,两眼晕眩发热,天下(或四海之内)的东西,好像本来就全都是我的,不知道是你的东西。
希望你给我,我如果发了财再还你钱。”官吏很愤怒,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东西夺回来走了。旁边有讥笑他的人,晋人叉手骂道:“世上的人有比我还要贪财的,常常想方设法而暗地里用阴谋诡计抢夺别人的财物,我还只不过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抢,难道不是比他们道德多了么?有什么好讥笑我的?”
《晋人好利》原文: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此文出自南朝·刘义庆所编撰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
《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
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从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4. 利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利(拼音:lì),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利的古字形用以刀割禾来反衬刀的锋利,本义指刀、剑锋利。刀口锋利切割速度就快,由这一点又可引申为速度快。对于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故引申为顺利、便利。事情顺利就有好处,故又引申指利益、好处、利润等义。由顺利、吉利又可引申为“对……有利”。
会意字。甲骨文的“利”字有两种形体:一类左部是禾,其字形像成熟的庄稼;右部为“勿”字,其字形是在“刀”字的基础上再加几点,勿是“刎”的初文,有割的意思。两相会意,就是用刀割庄稼,说明刀的锋利。也有人将甲骨文理解为,用刀收割庄稼,谷粒纷纷落下,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类字形就是《说文解字》古文从勿的来源。另一类左部是禾,右部为刀,两种字形表意相同。都是表示刀的锋利。战国文字保留两种字形,到了小篆几乎都变为从刀从禾的形体。楷书将“刀”字写作立刀旁“刂”。
5. 利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地利”的“利”是“有利”的意思.既然限定是文言文知识,这个词应该是出自《孟子两章》中的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
天时地利的利字是那个字?
这个“利”当然是利益的利了 ,利的 本身意思就是对自己有益的一面。地利两字放在一起 本身的意思是地里产生的财富,引申为地理上的战略优势。常与天时, 人和放在一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利什么意思?
地利不如人和的利指的是有利。天时指的是天气,日期的自然现象,日子就是有好天气,日子又好。但是不如有,有利的地理条件。具有天时地利,可也不如有人和就是有大家万众一心。
地利不如人和的利是什么意思?
利就优势,全句意为占地形优势,不如众望所归,齐心协力,势不可挡人和的优势。
6. 利 文言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7. 利文言文什么意思
好利是人类普遍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还不如文中的晋人。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为卑劣的品行----------虚伪!作者借晋人之语,一方面批判了社会中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好利者”,另一方面也揭露了那些以“坦荡”为名,实则行“好利”之事的小人。
8. 利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翻译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9. 文言文利什么意思
利 [lì]
1.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2.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3.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4.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5.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U])。一本万~。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