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喝赶黄草(酒后第二天吃赶黄草)
四川省的古蔺县,爱喝酒的人都知道,这里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著名的白酒之乡。老窖、茅台、五粮液、董酒……都在这附近。去那里赴酒宴可要当心了,据说当地人有一种解酒神器,他们陪你喝酒前悄悄泡饮,可大大提升酒量。
它就是在2020年6月4日,国家卫健委第四号公告中批准的一种新食品原料——赶黄草。
赶黄草,Penthorum ,扯根菜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该属原归虎耳草科,新修订的分类法根据分子生物学重新划分,扯根菜属划入了分立出的扯根菜科。
该科只有这一个属,属内也只有2个种。一个是中国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即赶黄草;另一个是北美扯根菜Pecthorum sedoides。赶黄草的叶子形似柳叶呈披针形。秋天开碎瓣小青白花,列于螺状聚伞花序上。蒴果形状很像蒺藜,成熟后红紫色。
除了西北干旱地区,全国南北都有分布。多生于池塘及沼泽地,别称水泽兰、水杨柳、山黄鳝。
最知名的产地是古夜郎国所在的四川古蔺乌蒙山林区。古蔺县的赶黄草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道药材
赶黄草作为古蔺地道的药材,属于苗药。它在苗族民间有着上千年的用药史。赶黄就是消除黄疸,是苗族人世代沿用的一种治疗黄疸的药材。流传至今,被当做“神仙草”。
《三国演义》中说的还要早。话说蜀国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大军曾误入瘴疫之乡,兵士们口含“薤叶芸香”叶而解毒。经查证“薤叶芸香”就是今之赶黄草,正式中文名即扯根菜。这样一来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了。(真的假的不知道)
作为特产,不仅赶黄草,当地药厂用赶黄草原料提取物制作的单方药品肝苏颗粒,也成了古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了。
赶黄草中,所含的抗肝病毒和保护肝脏的有效成分是多酚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没食子酸,以及乔松素和槲皮素等黄酮类。这些成分都有较强的抗氧化性,通过大鼠、鸭等动物实验,均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某些临床实验也表明在降低转氨酶等疗效上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目前赶黄草的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恢复肝功能,减低酒精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上也用于预防脂肪肝,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赶黄草总黄酮还具有明显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以及促进能量代谢中主要的激活因子PGC-1α蛋白表达有关。赶黄草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是花,是茎的5倍左右,价格也最高。
但这些功效的临床研究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发现,赶黄草对肾脏有害副作用。应用者须谨慎!
尝鲜野蔬
虽然赶黄草在苗族中应用了上千年,但在中原地区却知晓甚晚。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明代的《救荒本草》。
赶黄草的正常身高是4-5尺,可书中却说它只有1尺许高。这不奇怪,该书并不介绍它有任何药用,只是描述“叶苗味甘,救饥采苗叶煠熟水浸淘浄油盐调食”。意思是说,粮食不够了,可吃它的鲜嫩幼苗充饥。既然是救荒,等不到成熟就给饥民采作野菜吃光了,所以作者见不到长高的植株很正常。
这个野菜的根也可食,采摘都是连根拔起的,所以叫扯根菜。《救荒本草》用的就是这个名称,而不是叫赶黄草。
现在人们为了调剂口味,偶尔还会摘其幼苗尝鲜。《救荒本草》上介绍是“煠熟水浸淘浄油盐调食”,也就是将其开水焯熟后漂洗凉拌。现在基本还是这样吃法,也是入沸水焯烫后,再清炒或配鸡蛋炒。吃过的人都说味道不错。
它的营养也不差,每100克嫩茎叶含蛋白质3.1克、维生素C149毫克、烟酸0.9毫克、粗纤维2.4克。在产地,有不少人将其晒干,当茶一样泡饮。
过去并不起眼的赶黄草,如今又是入药,又要上餐桌,仅靠原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而且野生植物一旦过度采集会造成濒危,赶黄草的人工种植就成了缓解供应的主要途径。现在许多地方开始种植赶黄草,四川有关科研部门还开发了适合规模化种植的栽培品种。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