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肥鱼的养殖方法(稻田鱼怎么养)
1. 稻田鱼怎么养
1/6
利用稻田养殖鱼类,自古就有传统。田鱼也就应运而生。其实田鱼也是鲤鱼的一种,因为属于底栖鱼类,所以能够适应这种环境。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鱼和稻田之间能够互相得利,是一种能够在生产资源的利用发挥到最大的不错选择。
2/6
水稻为一年生农作物,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类型,早稻栽种时间一般在3、4月份左右,可以选在这个时节放养田鱼幼苗。环境温度、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
3/6
时节选定之后,还要对养殖的稻田进行准备工作。首先要把稻田四周的田埂进行硬化夯实,对于稻田的底部也要翻土犁地。之后进行整体检查,防止出现透水情况。
4/6
放养田鱼幼苗注意,先对水稻进行插秧。之后等几天,待环境稳定后,再投放田鱼幼苗,基本可以不用投食。因为在稻田水下环境中,杂草、小虫等物体可以给田鱼提供天然的食料。而田鱼的排泄物又可以给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
5/6
养殖期间,要加强巡视防护。防止家畜飞禽抢食田鱼。观察水质,定时补水换水。不要轻易向稻田中投放肥料,保持自然状态。
6/6
养殖田鱼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要考虑到田鱼的成活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所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祝从事这个项目的各位能够有所收获。
2. 稻田鱼怎么养才能活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主要是放养在水稻田中,是淡水鱼中的精品鱼,无泥腥味,肉嫩可口,很多地区都有养殖。那么养田鱼喂什么长最快?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主要是放养在水稻田中,是淡水鱼中的精品鱼,无泥腥味,肉嫩可口,很多地区都有养殖。那么养田鱼喂什么长最快?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田鱼喂什么长最快?
1、肉食类
田鱼是一种杂食鱼类,吃的东西比较混乱,喂养的时候要挑选一些优质的饲料,这样就能更好的生长。要是有条件,可以喂养一些摇蚊幼虫、螺蛳、小虾等肉食,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可以满足田鱼生长所需营养。
2、水生植物
田鱼对一些水生植物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水生植物的幼芽,非常喜欢吃。每天需要少量肉食类似鱼饼,小虾等肉类食物,然后加入大量的植物饲料,营养就会跟上,会长得更快。
3、麦麸豆饼
平时要多准备一些麦麸,豆饼之类的东西,喂养的时候将这些饲料配好,一部分的麦麸,一部分的豆饼。然后搭配一些肉食给田鱼喂食,每次投放一点点,吃完了再喂养。经过合理的饮食,田鱼就能更好的生长。
田鱼的养殖技术
1、养殖时间
水稻是一年生的农作物,可以分为早中晚三种,一般来说,早稻的栽种时间在3、4月份左右,因此养殖户可在这个时间放养田鱼幼苗,这个时候的温度、气候都是适宜生长的,容易成活。
2、整地
选好地后,养殖户要把稻田四周的田埂进行硬化夯实,对于稻田的底部要进行翻土犁地。之后再进行整体的检查,防止出现透水的情况。
3、放苗
养殖户在放养田鱼幼苗的时候注意,要先对水稻进行插秧。之后几天后,等环境稳定,再投放田鱼的幼苗。投放鱼苗后,可以不用再投食,因此稻田里有杂草、小虫等物体,都是其天然饵料,可以给提供充足营养,另外田鱼的排泄物,也可以给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
4、田间管理
田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巡视防护。防止家畜飞禽等抢食田鱼,还可以设置围网。在巡田时,要及时观察稻田的水质,并定时进行补水、换水,不要轻易向稻田内投放肥料等,避免污染,要保持稻田养殖的自然状态,稻鱼共生。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品种,因为其习惯于在稻田中生活,而被称为“田鱼”,田鱼市场上价格还是比较高,养殖经济效益可观
3. 稻田鱼怎么养殖
1,养殖之前稻田地的建设。种植稻的农户在开始养殖之前最好先把稻田堤坝进行加厚加高夯实的工作,在稻田里边设置好鱼坑,这是为以后稻田晒田工作做好准备。最好养殖的农户可以设置两块挨在一起的稻田里边饲养,中交同样是用堤坝隔开,不同的地方是在堤坝上有一部分是可以挖开的。在堤坝上边最好设置一些鱼栅栏,防止鱼跳到其他稻田里边,也是为以后的排水或者大雨防止鱼逃跑做准备。
2,稻田管理和养殖管理。养殖者需要注意,种植稻田会进行施肥,晒田等工作,所以最好分片间隔饲养,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 进行轮流进行的方式,避免鱼的死亡。
3,鱼种的投放以及喂养工作,养殖者需要注意,投放鱼苗的时间最好在水稻种植之后的一周之后投放。投放的鱼苗大小最好在五十克以上一百克以下,一亩地投放的鱼苗在十公斤到而是公斤,投放之前进行鱼种盐水消毒工作,时间在三到五分钟最好。养殖者需要注意,稻田里边的饲料虽然有但是并不能完全足够鱼的食用,所以时常撒鱼饲料在稻田里边就可以了。没有太多的要求。
4. 稻田鱼怎么养鱼
1、选择好的稻田养鱼、可以选择比较肥沃的稻田养殖,这样也会减少施肥,喂鱼料的次数。
2、在稻田里挖鱼沟、可以在稻田里挖一些水沟方便鱼活动、栖息。
3、早晚投喂鱼料、保证鱼料充足鱼有食物才会长得好,但鱼料不能影响水稻生长。
4、把稻田加固、加高防止鱼跑出来、稻田里的鱼比较活泼经常会跳出来,可以把稻田加高防止鱼跑掉。
5、稻田在杀虫时要注意杀虫药的剂量不要危害到鱼的安全,杀虫剂太多鱼也会受到影响。
6、养殖鱼水质要清洁、避免污水污染、水源要充足,水中的养分要多这样鱼才长的肥。
7、稻田里要定期施肥,增加稻田养分让田里的鱼有食物。
5. 稻田养鱼怎么养
一、稻田养鱼技术
养鱼稻田的准备
1.放鱼的稻田要水源充足。稻田的进水和排水最好设置在对角的位置,以便让稻田的水保持流动状态。
2.放鱼的稻田田埂比较高,一般要到四十至五十公分高,以便维持较高的水位,利于鱼的生长。
3.在稻田排水的地方设置竹栅栏防止鱼的逃跑。
4.鱼窝:在一块田里最低的地方设置鱼坑,鱼坑有四寸深,长宽各一米,在周围插一些带叶子的树枝,防止鸭子和猛禽捕食。此外,在田间缺水之时,鱼便可以躲在鱼窝里。放鱼的时间:一犁一耙完成,在清明前后,田里放上水就可以放鱼。
鱼的选择: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又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在有适口的动物性食料时,它先吃动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芜萍与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体长10cm以后,转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为主。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见杂草有30-50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可是在没有喜食型的草料时,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摄食,即所谓迫食型草料。此外,商品饲料草鱼也很喜食。
草鱼在幼鱼阶段,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体长1cm左右的鱼苗,食物主要还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长达夏花鱼种时,就逐步转入草食性了。
草鱼种,其肠内主要食物组成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动物和昆虫占20%-40%。据报导,取食红虫(枝角类)的夏花草鱼生长甚快,其日增重率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为7.3%-8.2%;取食豆饼的最慢,为4.9%。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鱼长大,杂草长出来,即被草鱼吃掉,其除草既经常又彻底。每平方米面积放2条草鱼就能控制住杂草生长,故不用人工除草和投喂任何饲料。据试验得知,草鱼的回收率为94.77%,亩产35.73kg,草鱼的成活率和亩产量均高于其他鱼类。
在稻田的排水处,设置防止鱼逃跑的竹栅栏放鱼的数量:田块的大小不同,肥力条件不同,放鱼的多少也就不一样;一般每亩可放鱼种50~60尾,同时放入鱼花500尾左右,如果放的太多,鱼就长不大,如果稻田施入的有机肥如牛龚、猪粪数量充足,则可以多放一些鱼,而且长出的鱼也比较大。
管理:
从放入鱼苗到收鱼大约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整个过程都不需要投料喂养。当地人认为,投料喂养虽然可以增加鱼的重量,但是鱼
投料喂养增加鱼的产量:有研究表明靠天然饵料,每亩田稻鱼的产量只能达到30斤左右。如果想要养更多的鱼就需要投料喂养。每天上午
和下午各喂养一次,饵料为米糠、麦麩、豆饼、菜粕、豆渣、酒糟等;还可以喂给浮萍、水草及嫩陆草。通过投料喂养田鱼的产量最高可以达到200斤以上。但高产后的味道和品质会下降,卖不到好价钱。鱼可以取食田里的杂草,虫子、以及水稻的花粉,而鱼的排泄物可以做为水稻的肥料。
田中水的深度:从鱼苗投放到大暑/小暑前,水深为1.5~2寸;大/小暑后,随着禾苗长大,增加水的深度至3寸以上,最高可以到8寸。如果低于3寸,太阳一晒使水温太高,鱼就会生病。收获:一般在水稻收割前一周,开始在田里开挖鱼沟放水收鱼,鱼沟的宽度约40公分,深约20公分,鱼沟先从排水口挖到鱼窝,然后再从鱼窝挖一条横沟到进水口,放水时要用小水流慢慢放水,将鱼收到鱼沟里面。这时放入的鱼苗可以长到8公分左右,收起来继续喂养,等到下年做鱼种,放回田里。放入的鱼种可以长到半斤到八两,一亩田可以收获30斤左右的成鱼。过冬:收起来的鱼种,集中放在一块田里过冬,过冬的田块选在上水田靠近水源的地方,流出的水比较温暖。在田的进水口处开挖鱼窝,鱼窝深50~60公分,大小由鱼的多少来决定。上面放一些树枝,可以让鱼避免被鸭子或者一些猛禽吃掉。
育苗:头一年养殖出来的成鱼,不要全部收获,留出一部分母鱼和公鱼继续喂养,来年就可以繁殖鱼苗
6. 稻田鱼怎么养殖方法
您好,七彩稻田鳉是一种适合在水稻田中生长的鱼类,以下是养殖方法:
1. 筑鱼塘:选择平坦、通风、光照充足的地方,挖掘鱼塘,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
2. 配置水质:填充水源后,应该进行水质调节,保证水质适宜,PH值在7.0-8.5之间,水温保持在26-30℃。
3. 放养七彩稻田鳉:购买健康的七彩稻田鳉苗种,注意选择体型均匀的,将苗种放入鱼塘中。
4. 饲养管理:定时投喂七彩稻田鳉专用饲料,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应适量,防止过度喂食。
5.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塘水质和鱼类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鱼类生病要及时分离治疗。
6. 收获管理:七彩稻田鳉的养殖周期一般在4-6个月,当七彩稻田鳉体长达到15-20厘米时,即可进行收获。
注意事项:
1. 鱼塘水质要保证清洁,避免悬浮物和有机物过多。
2. 养殖密度不宜过高,避免鱼类互相竞争、憋氧。
3. 做好饲料供应,保证鱼类的营养需要。
4. 防止外来病菌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