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果树种植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6 21:45:09分类:果树种植

1. 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刚孵化的小鸡前两天是不需要喂食的,它在蛋壳里面带了足够的营养,两天之后再开始喂食,开始喂食的时候一定要先喂点水,和零碎的,煮熟的蛋黄、一点点就好,刚开始不能吃太多。

大约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开始喂一些泡好大王小米和湿饭粒、刚孵化的小鸡怕冷,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可以用20瓦的灯泡照射保温。

刚孵化的小鸡抗寒能力差,体温比成年鸡低3到4度°、10天后才能恢复到正常体温,加上鸡毛稀少,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需要人工保暖,小鸡才能正常发育成长。

刚孵化的小鸡一定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刚出壳、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还有胆小,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迟缓。重者互相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

怕潮湿,一定要在干爽透气通风的环境下成长、。

2. 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要求

鸡苗育雏要保温,在三十三度左右。早期用雏鸡料。用鸡瘟,传支鸡痘苗防疫,做好消毒,一个星期一次,进出口用生石灰撒地上。后期用肉鸡料。

3. 育雏是什么

现在不少肉鸡养殖户推崇低温育雏,刚接到的小雏育雏温度控制在28—32度。

4. 育雏啥意思

雏鸡:刚孵出的鸡。0天-50天为雏鸡。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

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

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充分饮水3小时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雏鸡可以随意走动,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

5. 育雏后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呢

( 1 )温度:刚刚破壳而出的幼雏,由于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对于温度特别敏感,特别是出壳后最初换毛的5 天内,必须做好保温工作,如果忽视管理,在出壳后3 ~ 5 天,死亡率可高达50 %。

  幼鹑出壳后不要急忙移人育雏器,最好过10 小时以后,孵化室移到预先调节好温度的育雏室。

  育雏温度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小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早春宜高,晚春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夜间宜高,白天宜低,刚出壳的幼鹑需置于37 ℃ 的环境中,随着日龄的增长和体温调节机能的增强,每2 天可逐渐下降约1 ℃ 。

  ( 2 )饮水:幼鹑的饲喂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幼鹑出壳后,孵化器内待毛干燥后取出放入育雏器,待安静下来,在饮水器内人温水,幼鹑饮水后可以恢复精神,并补充孵化过程中体内所损的水分。如较长时间不给水,一旦幼鹑遇水时,容易发生抢水饮,导致拉稀。喂水时要防止幼鹑把羽毛弄湿。喂水的同时,也增加了育雏器内的湿度。

  ( 3 )饲喂:雏鹑生长迅速,体内代谢旺盛,相应对饲料要求也1 ~ 21 日龄幼鹑的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26 %~ 27 %。随着日龄的增长,以后逐渐降低至21 %~22 %或19 %~ 20 %。1 ~7 日龄的幼鹑日喂6 ~ 8 次,也可以终日给料,以后逐步降低饲喂次数,并适当加以控制。每周要投喂1 次用开水烫后晾干的细沙。

  幼鹑开食的时间,一般在出雏后的24 ~30 小时比较适宜。幼鹑在育雏器内适应了环境并得到饮水,恢复了元气以后,渐渐地活动起来了,就可以喂食了。

  第一次喂料时,应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旧报纸或油布上,让所有的幼鹑都能吃上。开始喂食时多数幼鹑不会啄食,需耐心引导。开食时间要安排在白天。

  育雏期间,可加喂熟鸡蛋黄,一般l ~ 3 日龄的幼鹑每20 只每天喂l 个蛋黄,4 ~ 7 日龄的每50 只每天喂1 个蛋黄。或采用多种维生素代替蛋黄,方法是l ~ 7 日龄的幼鹑,每100 千克饲料中添加功克多种维生素。

  ( 4 )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① 密度:育雏器内雏鹑的密度,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一般日龄小可密一些,日大宜稀一些;冬季可密一些,夏天宜稀一些。

  ② 通风换气:育雏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育雏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尤其是在大规模饲养情况下,通风换气尤为重要。

  ③ 光照:幼鹑破壳后的1 ~ 5 天内可以连续光照24 小时,其亮度为每平方米4 瓦。以后每天可光照14 ~ 15 小时,采用1 ~0.5 瓦/米2 的亮度。

  ④ 抓好日常检查工作:育雏工作需要细致、耐心,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要按时投料、换水,要保证不断水,不缺料。要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料,清扫地面,经常或定期地做好饲槽、饮水器的冲洗和消毒工作。清除粪便时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粪便形态异常,如软痢便、混血便,要注意查明原因,如果属于病态,要根据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发现弱雏要果断地剔出来单独饲养,喂食时,应注意观察,凡低头垂翅、呆立不动、卧地不起、精神不振者,多为病雏。发现后要立即剔出隔离饲养,对症治疗。并对全群采取相应措施。

6. 育雏怎么念

雏,释义为幼小的(多指鸟类):雏鸡|雏燕|育雏。

中文名称

五笔

QVWY

释义

幼小的。基本释义

雏〈名〉

(形声。从隹,刍声。本义:小鸡)

同本义

雏,鸡子也。――《说文》

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注:"新鸡也。"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

引申为幼禽

雏烧。――《礼记·内则》。疏:"鸟之小者也。"

又如:雏雉(幼雉);雏禽(幼鸟);雏莺(幼莺。也喻指幼龄的歌妓)

拼音

chú

7. 育雏的技术流程

先消毒育雏室,架好加温设施,升温至三十五度,进苗,喂糖水。过后开始喂开喂仔鸡料。控制温度逐步降低,三周后室温。进行防疫,新城疫苗,法氏襄,鸡痘骂。

8. 育雏期是多少天

鸽子繁殖周期为40-45天。

鸽子从交配、产卵、孵蛋出仔及乳鸽的成长,这一段时期称为繁殖周期,一个周期大约40-45天,分为配合期、孵蛋期、育雏期3个阶段。

一般鸽子长到3月龄就性成熟,但最好等到7-8月龄后再配对。配对成功后,公鸽与雌鸽共同筑巢,1周左右就会产蛋。产蛋后就进入孵化期,公鸽与雌鸽轮流抱窝,直到雏鸽破壳,这一阶段大约需要17-18天。雏鸽破壳后为育雏期,大约需20-30天。

9. 育雏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

1、品种选择

首先选择种鸟或者是种蛋都会对后期鸵鸟成数的数量造成直接影响,在选购鸵鸟的手首先就要考虑品种,根据品质直接选种,因为品种不仅仅只是反映它的生产能力,还在一定方面上反映了种鸟的育种价值。其次要考虑到的就是性别问题,选种时要选择较多的雌鸟,雌雄比例最好的是在3:1左右。虽然鸵鸟的繁殖期很长可以达到30-40年,但是首年以及老年鸵鸟产下的蛋性能都很低,所以一般选择月龄为1-2.5月的品种最适宜。还要根据鸵鸟的外形以及体貌等选择。

2、育雏场所

鸵鸟舍不仅要建立休息区、运动区、睡觉区等,还要建立专门的育雏场所,育雏舍除了要达到与其他三区的要求外,还要将育雏舍和饲养舍的地板上铺上淘地板砖。因为淘地板砖有着良好的吸湿、防潮隔热等一系列优点,能够保证地面的干燥不潮湿。而且还方便舍内的卫生清理和消毒,还特别防滑,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滑倒而产生的雏鸵鸟脚步畸形现象。尽量将运动场建立的大一些,让雏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锻炼它的脚力。

3、鸟舍消毒

鸟舍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雏鸟舍,因为对鸟舍的消毒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证雏鸟的良好生长,但是在消毒时,工作人员要做好全套准备,使用新洁而灭溶液将双手消毒,穿戴上无菌服和鞋。消毒时用高锰酸钾将青液浸泡,喂食雏鸟的食槽水槽等都要轮流更换,并且在用完后还必须将其清洗进行消毒,将鸟舍的粪便及时清理,每天至少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4、科学饲喂

虽然说鸵鸟的抵抗性强并且发病率低,但是这只是对成年鸵鸟的看法,在育雏期的鸵鸟如果没有正确的饲喂方法是会很容易就染上疾病降低存活率的。所以在饲喂的时候要根据鸵鸟的生活习性进行科学的饲喂方式。在雏鸟出壳后的5左右可以用卵黄提供营养,三天便可以给雏鸟提供水和饲料,给雏鸟开食的青料一定要将它切碎,如果太干的话可以适当的用水搅拌在拌入适量精料。饲喂时要勤喂少量,特别遇到了高温多雨的天气下。

10.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2.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11. 育雏的方式及雏鸡的饲养管理

育雏前期( 0-2 周龄)

育雏前期(0-2周龄)是雏鸡出壳后的转变期,包括体温调节从变温到恒温的转变、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逐渐过渡到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等。

育雏前期的雏鸡生长速度非常快,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高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与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单位体重对营养物质需求量更高。

但由于其采食量和消化能力不足,所以在饲料营养上要通过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

育雏后期( 3-6 周龄)

育雏后期(3-6周龄)是雏鸡的快速生长期。雏鸡3-6周龄仍然处于增重速度逐渐增加的阶段。6周龄末体重可以达到出壳重的12.5倍左右。

这一阶段雏鸡已经完全适应了营养方式上的转变,胃肠道发育程度基本可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的需求。

育成前期( 7-12 周龄)

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发育期,同时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阶段。8周龄蛋鸡骨架已经发育到全程的75%。由于体重基数小,营养素用于维持需要比例少,用于增重的比例高,所以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及维生素较为敏感。育成前期蛋鸡采食量调节能力很微弱,所以仍需要较高的能量和维生素,以及稍低的粗蛋白能量比,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又要避免引起性早熟。

育成后期( 13-16 周龄)

育成后期(13-16周龄):鸡体脂肪细胞的容积开始增大,身体干物质增多,体脂增加约4倍,所含能量增加,所以后半期对能量较为敏感。生长后期体重较大,维持需要的净能增加,增重需要的净能比例相对减少。

此阶段应该降低能量浓度。除了能量蛋白的营养控制外,还应该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需要。赖氨酸是蛋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增重有线性关系,蛋氨酸虽与蛋鸡增重的关系不像赖氨酸呈直线性关系,但满足蛋氨酸需要量也是重要的。

维生素的需要量,因应激大小,生长速度快慢,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较低。

预产蛋期( 17 周龄 - 开产)

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提高蛋白水平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另外预产蛋期骨钙沉积显著加快,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克~5克为髓骨钙。

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大约在产第一个蛋前10天左右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所以,应该给以蛋鸡钙含量较高的日粮,进行开产前的钙储备,并使蛋鸡逐渐适应开产后的高钙日粮。

产蛋初期饲料

产蛋初期是开产后到产蛋率大于80%的阶段,一般不超过4周。这个时期产蛋率增长很快,大概每周以20%左右的幅度上升。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克,蛋重每周增加1.2克左右。一般采用营养指标与产蛋高峰期完全相同。

但需要控制采食量,避免出现超大蛋,减少啄肛引起的死淘。产蛋高峰期是平均产蛋率大于85%的阶段,现代高产蛋鸡品种一般25周就可以进入产蛋高峰期。

通常3~6周便可升到92%~95%,最高峰值通常在32周龄前后。峰值以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每周一般不超过0.5%)。

由于平均蛋重的缓慢提高(每周增加约0.05克),只日产蛋量最高峰一般要比产蛋率峰值出现较晚,并在峰值附近经历更长的稳定期后才会缓慢下降。

产蛋平稳期

产蛋平稳期:产蛋率从85%降低到80%的阶段,一般约为8-12周。这一阶段产蛋率每周降低0.5%,平均蛋重每周增加约0.02克。

所以,只日产蛋量下降速度较快(每周约0.4-0.7克)。为了避免产蛋率和产蛋量下降更快,一般对营养物质只日摄入量不做大的调整。产蛋平稳期蛋鸡体重增加或降低幅度过大均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速率。

产蛋后期

产蛋后期:平均产蛋率降到不足80%起,至鸡群淘汰。在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正常情况下应在1%左右。

此阶段的产蛋率明显下降,蛋重达最大,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而脂肪沉积能力增强。此时母鸡利用钙质的机能下降,蛋壳的质量有所降低。

小型龙鱼养殖方法和技术(小体型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