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果树种植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禁忌)

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禁忌)

发布时间:2023-06-21 12:55:09分类:果树种植

1. 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禁忌

茵陈种植亩大约100-150公斤。

茵陈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在透气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更加旺盛,栽培时可以使用三份腐殖土、两份田园土、两份沙粒配制土壤,而且要对其高温灭菌,避免茵陈感染病虫害。

茵陈喜欢湿润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在播种前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的湿润,长叶前可以在干旱的情况下,每隔3天浇水一次,而且每次采摘后,要为茵陈补充一次动物肥,随水施入土壤即可。

2. 茵陈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其作用和功能是清热利湿、退黄。茵陈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不仅增加胆汁分泌,而且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质、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茵陈对肝炎病毒、人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茵陈蒿苦寒,减少排出量,具有祛黄利尿、促进肝功能的作用。

3. 茵陈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藏茵陈经常用于治疗黄疸型的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胆囊炎等病症,还有急性的骨髓炎、急性的痢疾炎症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在服用药物时,应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能够减少不良状况的发生。在服用药物时也应当要注意饮食,避免吃一些辛辣的食物。

4. 茵陈的种植技术

广东可以种植茵陈。茵陈草也叫白蒿,同时在有些地方也称其为龙蒿草,它原产于欧洲地区。它含有的营养物质非常的丰富,可以用于清热祛湿、退黄疽。在我国目前茵陈草种植还并不是很普遍,种植茵陈草的地带一般是气候比较温暖并且湿润。同时种植地的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水排灌良好的土壤,所以广东是可以种植的。

5. 茵陈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一、茵陈种植时间

茵陈草播种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春季。播种的方法有两种,种子播种、分株繁殖。种子播种后期是需要移栽定植的,而分株繁殖基本上在栽种的时候就规划好了种植的密度的。

种子播种一般是在二月份左右到三月份左右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将种子用细河沙搅拌均匀,而分株繁殖一般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栽种。

二、茵陈的定植移栽方法

当茵陈草长到十到十五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的时候密度一般是按照行间距二十五厘米、株间距二十厘米的间隔进行定植。定植的时候需要用水将田间浇一遍,然后进行挖穴栽种即可。

三、茵陈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

茵陈苗出齐后及时间苗,中耕除草,排灌施肥,并在植物表面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并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生长期间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结合追施人粪尿2~3次。

四、茵陈的病虫害防治

茵陈苗的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虫害有地老虎等,栽培过程要注意防治。在茵陈收割后根部经过4~7天伤流期,愈伤组织形成期20天左右,便开始新芽分化,形成多枝的株丛。

茵陈伤流期至新芽分化不宜浇水,以防烂根。同时,要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6. 茵陈的百度百科

 《诗经》中的农事诗体现了周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农业在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在几千年前工业文明尚不发达的时代,农业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周代社会的农业生活方式,决定了周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活,决定了《诗经》艺术表达的农业文化特征。通过对最能反映农业经济文化内容的《诗经》农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周代的经济生活实际,揭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产生的物质根源,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农业文化特征的由来。  

2.农事诗的概念以及《诗经》中农事诗的篇目概述  

“农事”一词,在《诗经》里并没有出现过。最早提到“农事”这一概念的地方,应该是《亡传襄公七年》中的“夫郊祀后樱,以祈农事也。”以及《礼记月令》中的“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从这些语句来看,“农事”本指耕耘、收获和贮藏等农业活动。在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中,郑玄、孔颖达最先使用“农事”这一概念来解释作品。最早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诗经》中农事诗的是朱熹,他在《诗集传》中给出了农事诗的十一篇具体篇目。

第一次使用“农事诗”一词的人是郭沫若,他在1944年发表的《从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提到了这一概念。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把农事诗的概念定义为:描述农业生产生活或与农业生产生活有直接关联的事物的诗歌。  

对于《诗经》中的农事诗具体篇目的划分,历来都有不同说法,从广义上来说,《诗经》中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都从不同角度折射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但是从狭义上说来,又有一些篇目是更集中、更具体地描绘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的。

我们现在一般把《诗经》中的农事诗定为《七月》、《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这十一篇。  

3.从《诗经》看西周农业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经》中的农事诗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周代的农事状况,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丰富的社会内容,把它们称作反映周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毫不过分。通过对农事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3.1西周时期农民的毕活状态与社会地位  

3.1.1生产劳动  关于周代农民的劳动情况,在以《七月》为代表的几首农业生活诗中,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七月》逐月叙述了农奴们一年的劳动与生活。从年初的修理农具、下田耕种开始,一直写到年终的祭祀宴饮。在《七月》、《甫田》、《大田》、《载芟》、《良耜》中,都有给地里农忙的人送饭吃的情节,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在农忙时的紧张与辛苦。但即使整年辛劳,农民却依然过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穹窒熏鼠,塞向瑾户”等诗句中不难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概是什么状态。  

3.1.2阶级关系  

西周时期阶级等级森严,农奴的地位十分低下,是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成果的分配也是极为不均,即使粮食丰收,农民也只能吃陈谷。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更说明了农民阶级与贵族相比社会地位的低下。  

3.2西周的农业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始于农业,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周人更是一个重农的民族,他们尊农神后翟为始祖,很早就开始了农事活动,也正是这种意识造就了当时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3.2.1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在很早以前便已培植选育了很多农作物。《诗经》中提到了如桑、白蒿、荻草、芦苇、李子、枣、水稻、青麻、小米、高粱等众多农作物,说明当时人们的食物种类已经非常丰富。除了粮食作物以外,还有很多野菜水果也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

西周时期的农业开垦技术也已达到一定水平,《诗经》有多处提到“耜”“博”、“钱”等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说明了西周社会对生产技术的重视。  

3.2.2农时概念  周代农业虽然与前代相比有较大进步,但受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仍然是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所以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非常重要。从那时开始,人们便已有了强烈的“农时”概念,遵循自然规律与节奏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诗经》中,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七月》,诗中表达时间意向的词出现多达四十多处,从开头的“一之日”“二之日”一直写到到结尾的“三之日”“四之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循环往复,年年如此,充分地说明了西周农民对节令物候的敏感。  

3.3土地制度的变化  

3.3.1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夏、商、周三代所实行的土地制度基本一样,都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士地国有制度。因为当时道路纵横交错,把土地隔为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得名。最早出现“井田”一词是在《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的“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日井田”一句。井田的所有者是周王,分配给庶民使用。土地领主即是周王分封的各级贵族奴隶主,他们强迫农奴们为他们耕种,定期向周王交纳赋税,土地不得买卖与转让。  

3.3.2具体作品中反映出的土地制度及其转变  

《诗经》有很多篇章在描写农事时都涉及到了当时的土地制度问题,其中提到“公田”的比较多。如《周颂臣工》中的“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这里的“在公”即是“在公田上”上的意思。还有《甫田》中“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的“甫田,,二字,据考证应为“天子田”的意思,也就是指公田。

另外根据《载芟》中所讲到的一个大家族从家族长到公社农民以及家属和奴隶一起下田耕种的情景,也说明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公有而非个体家庭所私有。  

而私有制在当时也已出现一些萌芽,在《诗经》中的农事诗里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证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小雅《大田》中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私”字即为“私田”的省略。

但《诗经》中提到公田概念的次数远多于私田,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是以公有制为主,公田比例多于私田,另一方面是因为《诗经》中的农事诗多为周天子举行藉礼时所唱的歌,所描写的生产劳动的情景当然是在公田里进行的。  

4.结语  

《诗经》中的农事诗是我国西周时期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们详细地记录了西周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农业林业等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情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整体面貌、各种农业礼制风俗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情况都有重要的价值。

《诗经》是一部不朽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人们继续去探讨研究。

7. 茵陈是什么?茵陈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字典释义:1.亦作"茵蔯"。 2.蒿类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密生白毛,花绿黄色,圆锥花序。全草有香气,可以入药,有发汗﹑解热﹑利尿作用。

茵陈是菊科艾属植物茵陈蒿或滨蒿。农村有句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是说白蒿在三月收获是一种植物中药,长到四月就成了不值钱的蒿草了。

1、菌陈蒿:半灌木状草木,高40-100cm。主根明显木性。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老则脱落。基生叶披散地上,有柄,较宽,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两面密被绢毛;下部叶花时凋落;茎生叶无柄,裂片细线形或毛管状,基郃抱茎,叶脉宽,被淡褐色毛,枝端叶渐短小,常无毛秋、冬间开花,头状花序球形,径达2mm,多数集成圆锥状;总苞片外列较小,内列中央绿色较厚,围以膜质较宽边缘;花淡绿色,外层雌花4-12朵,常为7左右,能育,柱头2裂叉状;中部两性花2-7朵,不育,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

2、滨蒿:外形与前种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点是本种为一或二年生草本,高约30-6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半木质化。基生叶有长柄,较窄,叶片宽卵形,长2.5-7cm,裂片稍卵状,疏离;茎生叶线形,老时无毛,叶脉丝状。8-9月开花,头状花序直径约1-1.5mm,无梗或有短梗,偏侧着生成短穗,总苞片有宽膜质边缘。外层雌花5-15朵,以10-12个为常见,中部两性花3-9朵。

8. 茵陈的药用价值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等。是湿热瘀阻所致。对于胆囊炎和胆结石,常与栀子、大黄、金钱草、鸡内金、郁金等药物合用。临床药理表明茵陈具有保肝护肝、养肝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肝损伤等引起的转氨酶升高。

9. 茵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禁忌图片

白蒿根能栽活,要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马蹄莲秋天养殖方法图片(马蹄莲秋季怎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