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养殖方法(红螺养殖方法大全)
1. 红螺养殖方法大全
不用太在意的。
那种小螺子超级好养,就丢在有水的瓶子里面都可以养活。而且非常容易繁殖。
我鱼缸里有几个苹果螺,一个月没管它们,我清理鱼缸的时候发现差不多上千只小的!~
有问题给我发消息吧!~
我想大概2个月之后
你就会问大家:怎么清除小苹果螺啊?
2. 红螺的养殖方法
苹果螺。
苹果螺是由德国渔场人工选育出来的水族用螺类。原种为产自欧洲到中亚一带的平角卷螺,野生个体肉体颜色多呈灰黑色,呈现出红色是由于缺少皮肤色素的变异,从而显示出其血液的颜色,其螺壳本身为淡黄色。这种螺血液也有可能呈蓝色,因此现在苹果螺也有了许多不同的颜色。苹果螺的壳是左旋的,壳的最大直径可达2、5厘米左右。该品种是直接呼吸空气的螺类,因此壳口敞开,没有口盖,仅有一对触角,其基部有能分辨明暗的眼点。其卵是很好的鱼虾饲料。
3. 红螺养殖温度是多少
01
澳洲红螺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不用像养鱼一样总去考虑换水。它对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水都有很强的适应性。自来水要使余氯消失后,困水几天再使用。
02
红螺在缺氧的水环境中适应性特别强,可以混养在金鱼或小型热带鱼缸里,最好放一些水草。
03
红螺是素食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可投喂各种蔬菜、野生植物,它最爱的食品是蒿苣叶,其次是生菜叶、豌豆苗等,其它蔬菜可以尝试扔到缸中看看他它是否愿意吃。
04
喂养前要把蔬菜充分的洗净,避免叶面上的农药残留,之后撕成小片投入水里,或用石块压到缸底,方便红螺食用。
05
红螺很喜欢晒太阳,不可选用不透光的容器。但夏季的高温,就要避免阳光过强的暴晒。如果遇到连续多天的不见阳光,可以用电灯的灯光补充光照。如果放在朝南见阳光的温度不高的屋子,红螺还可以越冬。
06
春季的3、4、5月份,水温在15℃以上时,是红螺的产卵期,秋季的9、10月份也会少量产卵。
07
红螺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但必须要异体交配才能完成繁殖。卵粒外包有一层胶质、胶状的膜,形状呈圆形、椭圆形。螺体大,产卵就多。卵附着在缸壁上,水草茎叶上,缸中石块上
08
红螺产卵的水温要求在15℃左右,25~28℃的温度为产卵盛期。水温在16~30℃时,经过15~20天左右即孵出幼螺。
4. 观赏红螺
赏红叶路线1.青春路(罗汉园—过凉亭—岭上长廊—观音寺)
青春路为红螺山最东侧登山步道,是专为游客赏叶而开辟的,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近距离观看红叶。过凉亭中小憩远观,APEC会址建筑群、怀柔水库、慕田峪长城、雁栖湖等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就可尽收眼底。
赏红叶路线2.健康路(罗汉园—红叶亭—岭上长廊—观音寺)
沿此路线上山到红叶亭是远观红叶的绝佳线路,行至岭上长廊举目四望,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此登山步道相对平缓易行,适合各年龄阶段游客。
赏红叶路线3.红螺路(紫云来—叠翠亭—观音寺)
红螺路是近距离观赏红叶的线路,到达观音寺后再沿步道向东步行约300米可以到达岭上长廊。
赏红叶路线4.观音路
观音路可作为下山路线,步道两侧塑有33尊汉白玉观音,是最为便捷往返观音寺的登山步道,是人们赏景礼佛的绝佳线路。
赏红叶路线5.观音寺—中天门—红螺山顶
观音寺至中天门有两条登山线路。一条是观音寺西侧通往中天门的步道,沿此路上山道路平缓,到达红螺山主峰视野最为开阔,远眺怀柔城区一览无余,近观,古朴的建筑掩映在青松翠柏中。一条是观音寺东侧至中天门的路线,是景区内最为陡峭的一条步道,观赏红叶的绝佳线路,通过中天门直达山顶。
赏红叶路线6.青龙山
青龙山海拔114米,行至山顶可以看到露天长8米高2.5米的青龙石雕。单程15分钟可达青龙山山顶。山路平缓适合老年游客。
5. 红螺养殖方法大全图片
澳洲红螺耐低温可耐受10度以上
澳洲红螺又称澳洲水泡螺、法国金螺、尖顶红螺等,是一种淡水螺,原产于澳洲淡水中,其颜色为红色而鲜艳,是著名的观赏螺,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一种观赏螺,因后期苹果螺的引入,现已变为冷门的观赏螺。
红螺是植物性食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室内饲养则多投喂各种蔬菜和野生植物、最喜食蒿苣叶,其次是青菜叶、豌豆苗、荠菜、菠菜、枸杞叶、浮萍等,也吃竹叶菜、黄芽菜、包菜叶等。
6. 红螺养殖方法大全图解
生蚝养殖方法
生蚝别名又叫牡蛎,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
01
1.生活习性
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牡蛎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02
2.繁殖特性
牡蛎满1龄性腺就成熟开始繁殖。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种。长牡蛎为卵生型,体外受精。长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导体,小量为雌雄同体。性腺成熟时,雄性为乳白色,雌性为淡黄色。长牡蛎当自然海区水温上升到16℃时性腺开始成熟,水温达到24-25℃时为产卵盛期。牡蛎产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在水温23℃时,受精卵经20-22小时发育形成D形幼虫,在水温23-26℃的条件下,D形幼虫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幼虫平均壳长可达280μm以上,且有40%-50%幼虫出现眼点,这时应投放附着基,好让幼虫变态附着。
03
3.养殖方法
牡蛎的养殖方法较多,随着养殖不断发展,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石养殖、垂下养殖等。其中垂下养殖又分为栅架式、延绳式和筏架式。不论是哪种养殖方法、方式,选择养殖场地是关键,要根据牡蛎的生活习性和牡蛎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并在其适应范围之内来确定。此外,还要考虑工农业有害废水污染程度等。
04
3.1.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m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⑴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250px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87.5px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250px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m。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⑵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kg以上。
05
3.2.滩涂播养 3.2.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3.2.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06
3.3.蛎、虾混养 3.3.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m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1250px,中后期控制在50~1500px。 3.3.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3.3.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50px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07
3.4.投石养殖 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养成方法主要有漫天星式、梅花式和行列式三种: 1、漫天星:蛎石杂知己无章地放置。 2、梅花式:一般为5~6块蛎石为1组。 3、行列式:排宽0.5~1m,排间距为0.6~1.5m。深水养殖可在投石采苗后不加任何管理,直至收获。
08
3.5.插竹养殖 利用插竹采苗的方法,将采到的蛎苗就地稀疏养殖。养成时,蛎竹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⑴直插:以150~179支蛎竹直插成排,排长3~5m;或者以100~120支蛎竹插成排,排中间留有2~3个空档,以畅通水流。 ⑵斜插:以23~26支蛎竹插成1堆,堆底宽45~1500px,顶宽33~900px,堆和堆之间相距20~625px。由5~6堆组成1排,排与排之间相距2.5m左右。每667㎡可插8000~10000支蛎竹。
09
3.6.桥式养殖 利用桥式采苗方法采苗后,将石条重新整理,疏散密度,进行养成。一般6~7块石条为1组,组与组之间用石条相连成1列。组间距离为50~1500px,列与列之间距离1~2m。养成期间,应将石条的阴面与阳面互换,使两面牡蛎生长均匀。
10
3.7.立石养殖 利用立石采苗法在中潮区采苗后,只要苗量合适,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不需任何管理,直到收获。此法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11
3.8.栅式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是在水深2~4m、风浪平静、饵料在此之后内湾设置固定的栅架,架子的设置同栅式采苗。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等固着基,成串的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m,串间距0.5~1m。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严防触底,以免某些底栖敌害生物的侵袭。
12
4.养成期间管理4.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4.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养。4.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 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4.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4.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4.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4.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4.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7. 红螺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扁玉螺
外壳是半球状,其质地坚硬肥厚而光滑,开口处较为宽大,而螺旋处就比较短小了,整体看起来比较偏平,颜色从螺旋到开口,由深至浅渐进分布,肉质非常鲜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海螺。
2、田螺
田螺分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各地的湖泊中都能找得到,不过随着环境的污染严重,大家尽量还是不要随意去捡着吃了。
3、锥螺
锥螺的体型十分修长,从上到下呈现均匀的螺旋状,里面的螺肉也是长长的螺旋状,十分有特色,其开口处比较小。 4、椰子螺
食用部位并不是特别的多,一般只吃腹足部分,将其切成片爆炒或者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5、疣荔枝螺
这种海螺的外形呈纺锤状,个头虽小但十分坚硬,螺肉最具独特的地方就是吃起来会有“辣味”,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辣玻”。
6、响螺
响螺的螺壳非常的大,切掉尾部以后就可以做成号角。它的螺肉则个大味鲜,营养丰富,属于高级的海产品。
7、拟紫口玉螺
这种海螺体型较小,外壳虽薄,但十分坚硬,外层白中夹掺紫,吃的时候一般水煮熟透,然后用牙签挑出螺肉,蘸着酱料吃。 8、花螺
花螺的肉质十分鲜美,在国内外市场属于比较畅销的优质海鲜,除了一般的白灼、辣炒、酱爆等烹饪做法之外,也可以选择冰镇。
9、红螺
常见的一种大型海螺,它们的肉质特别的肥厚,很多人喜欢。
10、石螺
一般清澈的溪水中比较常见,以藻类、苔藓等水生植物为食料,石螺的肉质爽脆,味鲜香甜。
8. 红螺的寿命大概有多长
澳洲红螺一般可以到达3-4 年,但是螺的寿与水温有一定关联,水温越高寿命越短。反之则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