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区别)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春玉米种植区重要病害之一,在中等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发生玉米田减产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突脐蠕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发病部位主要在玉米的叶片上,也会在玉米的苞叶和叶鞘上发生。病原菌在发病植株上越冬,来年随气流、雨水传播到新的玉米植株上引起发病,气温在18—27℃,湿度90%以上时该病易发生。
2015年科右中旗玉米大斑病田间发生图
玉米大斑病初发生为水渍状斑点,发展到后期形状如长梭,长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可以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在感病的玉米品种上,大发生年份常常会由多个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死,失去光合功能,对作物造成减产或绝产。
玉米大斑病
的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以选择抗性品种为主,如,京科968、良玉188,伟科702,良玉99号,先正达408,宁玉524等;重病田块避免秸秆还田,或与其他作物实行轮作;化学防治是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用40%氟硅唑乳油(福星)20毫升/亩,2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爱可)20毫升/亩,250克/升吡唑醚菌酯30-50毫升/亩、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田间喷雾,连续用药两次,间隔期7—10天。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需标明来源魅力科右中旗。
总策划:胡努斯图
策 划:胡宝国
审 核:马欣欣
编 辑:苑 君 白亮亮
校 对:石北疆虹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