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板栗南瓜(云南板栗口感)
云南南瓜新品种云栗及其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南瓜营养作用、食疗保健作用及药用价值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深入,南瓜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云南南瓜地方品种颇具特色,资源丰富多样,适宜选育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鲜食型南瓜品种。笔者于 2009~2010 年对云南南瓜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红河州蒙自地区的优异南瓜地方品种资源蒙自黄心南瓜。该品种属中国南瓜,瓜形似心脏,老瓜瓜肉黄色,肉厚,瓜腔小,质地紧密细腻,口感清甜,营养丰富,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其种性退化严重,导致品质降低。笔者从 2010 年开始进行提纯复壮,经过连续 8 代单株自交选择后,品系 YL(暂定名:云栗南瓜)性状整齐稳定。2018 年分别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系 YL 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蒙自黄心南瓜。2019 年 10 月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田间现场鉴定,定名为云栗。
1 品种特征特性
云栗属中国南瓜种,植株蔓生,主蔓长 5~6m,分枝性强,根系发达,叶片硕大、互生,雌雄同株异花,主蔓和侧蔓均可结瓜。果实纺锤形,近瓜蒂端平,瓜顶平,瓜面纵棱浅;嫩瓜表皮青绿色,带有浅绿色块状斑纹,老瓜表皮橙黄色,有蜡粉(图1);瓜横切面有均匀的凹陷,纵径、横径比为1.6∶1;瓜肉橙黄色,厚约 3.5 cm。播种后 60 d (天)左右开始采收嫩瓜,嫩瓜单瓜质量约 1.5 kg,最大可达 2.0 kg,每 667 m 2 产量约 4 300 kg;播种后120~130 d(天)开始采收老瓜,老瓜单瓜质量约 2.0kg,最大可达 3.0 kg,每 667 m 2 产量约 3 200 kg。全生育期 170~190 d(天),耐粗放栽培,但精细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耐湿、耐热性较强,抗病性强,适宜在云南省海拔 1 500~2 200 m、温度 15~30 ℃的区域种植。
图 1 云栗
图 1 云栗
上,嫩瓜;下,老瓜。
2 产量
2018 年在云南省嵩明、富民、蒙自进行区域试验,云栗平均每 667 m 2 嫩瓜产量 4 300 kg,比对照蒙自黄心南瓜增产 3.5%;每 667 m 2 老瓜产量3 153.3 kg,比对照增产 1.3%。同年于鲁甸、马龙、武定、嵩明进行生产试验,云栗平均每 667 m 2 嫩瓜产量 4 410 kg,比对照蒙自黄心南瓜增产 5%;每 667 m 2 老瓜产量 3 172.6 kg,比对照增产 3%;露地栽培,各试验点均未发生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在严重干旱时个别老叶片会发生轻微白粉病及少许蚜虫,雨水正常后均不影响生产。
3 品质
2019 年委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进行品质测定,云栗蛋白质含量 0.289%,粗纤维 0.3%,VC 85.6 mg · kg -1 ,总糖3.94%,总淀粉 0.74%,氨基酸总量 2.59 g · kg -1 ,营养价值较高。对照蒙自黄心南瓜蛋白质含量0.253%,粗纤维 0.45%,VC 75.4 mg · kg -1 ,总糖3.08%,总淀粉 0.54%,氨基酸总量 2.31 g · kg -1 。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择地块 云栗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沙壤土及壤土最为适宜。
4.2 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 云南立体气候较明显,不同地区应根据自然环境条件、育苗设施条件、栽培方式,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适宜播种期。云南昆明、曲靖、楚雄、昭通等滇中地区一般 3~4月播种育苗,也可以选择直播,为避免“倒春寒”的影响,一般直播比育苗推迟 20 d(天)左右进行。根据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纯度、定植密度确定播种量,还要增加 10%~20% 的备用苗,以备补苗。一般情况下,若种子发芽率高、纯度好,每667 m 2 直播用种量为 0.3~0.9 kg,育苗移栽用种量为 0.15~0.45 kg。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防种子“戴帽”出土。
4.3 育苗移栽
4.3.1 苗期管理 出苗后适当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强度,防止幼苗徒长;待幼苗具有 1 片真叶时,用0.2% 尿素 +0.1% 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喷施,每隔7~10 d(天)喷施 1 次,共喷 3 次;幼苗具有 2~3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4.3.2 壮苗标准 采用露地栽培,南瓜苗龄一般为20~25 d(天),幼苗有 2~3 片真叶;采用保护地栽培,苗龄 30 d(天)左右,幼苗有 3~4 片真叶。健壮幼苗的叶片大而肥厚,叶片颜色浓绿有光泽;茎基部节间短而粗;根系发达而色白;花器官分化发育正常;幼苗茎叶挺直,抗逆性强。
4.3.3 移栽 由于云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南瓜的移栽时间也不一致,只要能保证南瓜幼苗不受低温冻害,能正常生长即可移栽。选择健壮幼苗,淘汰弱苗、无生长点、子叶生长不正常、根部受损伤、病苗以及徒长苗。采用爬地栽培,按株距0.6~0.8m、行距 3~4 m 挖定植穴,穴深 15~20 cm、直径20~30 cm,然后根据需要施入底肥,再用 2~5 cm厚的土壤覆盖肥料;切忌让幼苗根部直接接触肥料,栽苗的深度以土壤盖到第 1 片真叶底部(埋没土坨)为宜;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以促进缓苗。
4.4 直播 提前 30 (天)清洁田块,深翻土壤进行曝晒。按株距0.6~0.8 m、行距3~4 m进行挖穴,穴深 25 cm、直径 30 cm。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即 1 t 有机肥加入 20 kg 过磷酸钙,每穴施 1.5 kg 左右,用土壤将肥料全部覆盖,然后在穴的周围浇足水。每穴播种 2~3 粒,种子之间要分开;播后覆盖 3~5 cm 厚的细土,再浇少许水,注意不能将种子冲出土壤。根据需要,进行地膜或覆盖物覆盖。子叶出土后,为防止幼苗徒长,可在幼苗周围进行培土,培土厚 3 cm 左右。为促进南瓜根系发育,利于蹲苗,要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设施内的温度,当幼苗有 2~3 片真叶时,即可逐步进行定苗,将受机械损伤、病虫害为害、徒长苗依次拔除,但不要 1 次拔除,每次只拔除 1株,利用 2 次完成定苗,每次间隔 7 d(天)左右。
4.5 田间管理 采用平行定向栽培,每 667 m 2定植 300~400 株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生长期间中耕除草 2~3 次;伸蔓后在距离植株根部 15~20 cm 处开沟施肥,每 667 m 2 施腐熟粪肥500~1 000 kg,或施尿素 15~20 kg,施肥后要及时灌水,防止速效氮肥烧根;追肥要做到少施、勤施,并在肥后注意预防烧根及肥害。采用设施栽培,每隔 3~5 d(天)可在 10:30 前或 17:00 后进行浇水,切忌采用漫灌的方式浇水,以防渍根。一般采用双蔓整枝,为了便于后期管理和丰产,应向同一个方向引蔓,形成两蔓方向一致,互不干扰,平行生长,利于充分接受光照。为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有时要进行压蔓,但应注意,不能在雨天或有露水时进行压蔓,以免引发病害。整个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白粉病、猝倒病、霜霉病以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
4.6 采收 雌花授粉后 15~20 d(天)可采收嫩瓜;待瓜皮呈橙黄色、有蜡粉、瓜柄也开始变枯黄时采收老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