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果树种植种植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因(合理密植的目的)

种植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因(合理密植的目的)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4-02-27 16:00:35分类:果树种植

近年来,好多地方的玉米推广种植存在着误区,经销商也是为了多卖点种子,可种植户种植玉米时种得越来越密,一年比一年密,无论山区、岗地、平地、旱地还是水浇地,种植密度都上来了,加之全球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好多种植户播种时都担心地里没有苗,都盲目的加大了播种量和播种密度,往往造成产量不佳。老话都讲“庄稼稠了好看,稀了吃饭”,稠了肯定不好,稀了可以吃上饭,但是这个量又不多,所以这玉米播种过密过稀其实都不好,一定要合理密植!

种植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因

玉米产量构成的三大要素即:亩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所以种植玉米想要高产,种植的密度很关键。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栽培条件进行合理密植,能够充分有效协调三者间的正比关系。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我们提高或增加其中任何一项,玉米产量都会有所提高。合理的播种密度才能发挥出品种的丰产性,种植过密,果穗较小;种植过稀,数量又太少;玉米播种过稀、过密都不能达到最佳产量。

合理密植

玉米高产栽培,就是通过合理密植,将单位面积上的玉米单株和群体优势最大化、最优化,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品种特性及栽培条件等合理确定单位面积所种植玉米的株数。以此增加群体生长量的光合面积和根系的吸收面积。并且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要素。使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指数达到最大值,从而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目的。

所谓的合理密植,就是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栽培条件,确定精量播种,尽最大限度突显个体和群体优势。你总不能种4000株/亩密度的玉米和种5000株/亩密度的玉米施肥量、管理水平都一样吧!你总不能买了一个建议播种密度5000株/亩的玉米品种,实际播种密度增加到6000株/亩吧,这些情况都不会达到高产,而是减产!!!

玉米合理密植的优点:

一、发挥玉米群体产量优势

玉米生产要的是群体产量,而群体产量是由个体组成的,在单位面积上,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之间存在着矛盾。当种植较稀时,穗重(穗粒数、穗粒重)提高但收获穗数减少;当穗重(穗粒数、穗粒重)的增加不能弥补收获穗数减少而引起的减产时,亩产量就要降低。但是种植密度过高,个体生长不良,穗小粒少,而且空秆增多,由于穗数的增加所引起的增产作用小于由于穗少粒少造成的减产作用,产量同样降低。合理密植可以使玉米利用阳光、水分、空气、热量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达到穗多、穗大、粒多、粒重,从而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

穗大穗匀容重高

二、确保玉米各生长阶段合理的叶面积指数、提高群体光合效率

叶片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主要器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大小、发展分布是否合理,影响到群体光合的高低、有机物质生产积累的多少和产量的高低。叶面积的大小通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土地面积)。玉米一生中叶面积指数的发展动态是,拔节前迅速增加,到达散粉期,稳定一定时间后下降。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及发展动态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种植密度。当种植密度比较合理时,叶面积指数前期发展较快,散粉期可达品种适宜叶面积指数(如平展型3.5~4.9,紧凑型4.5~6.0),达值后稳定时间长,下降速度慢,到成熟时仍能保持较高叶面积指数。这种密度的群体光合作用强,群体光能利用率得到提高,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产量相应提高。

合理密植可提高群体光能的有效利用率,可以保障群体最大限度上充分有效地利用光能,保证个体植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确保作物获得良好的产量和效益。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反而增加群体间的密闭性,使田间通风透光性差,会对玉米个体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易引发倒伏、空秆率高、且穗小、籽粒浅,千粒重轻,单位面积产量指数低。由此,只有因种,因地,因肥等相关条件,进行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穗粒重,才能提高玉米产量指数。

对于玉米的合理密植,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的?这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一定要参考当地的气候条件,因种、因地、因肥、因管理水平等等综合考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才算合理。

请教:水晶竹芋从土培改为水培,怎么搞,好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