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中药材的好处(中药材泡脚的好处)
来源 | 赛柏蓝
特约撰稿 |刘红卫
产出优质中药材,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也很关键
01
中药材质量提升需关注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从栽培学的角度讲,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拥有人们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所以粮食、蔬菜大水大肥追求高产没有错,从基础理论上是支持的、是可以的,上千年的种植研究与遗传改良,耐肥、抗病、矮杆,可以高产栽培,现在的水稻、小麦、玉米,没有化肥、没有肥料,它就不会长。而种植中药材则不同。
图1、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具体内容解释图 绘图沈欣
第一是追求质量,包括:不追产量、重在药效、杜绝有害、提升品质等。第二是回家行动,包括:推崇天然、环境胁迫、条件偶合、腐殖土好等。第三是种植模式,包括:倡导绿色、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第四是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防旱排涝、防虫植保、疏花打蕾、禁止滥用农药化肥与生长调节剂等。
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的内容很多,业界文稿不少,今天只探讨部分内容,用于抛砖引玉!
02
必须追求质量
种植药材不能只追求产量,必须追求质量。因为中药的有效成份大多是次生代谢产物。种植药材为绿色植物,生长中先产生初生产物,并在初生产物产生的基础上,受到环境胁迫,低温、高温、干旱、生病或者被虫咬,在这种环境的胁迫下才能产生次生代谢产物。
从栽培学的理论上来说,中药材大多不耐肥,不抗病,不能像粮食那样实施高产栽培,但现在种植中药材都是在做高产栽培,所以肯定有问题。
图2、2015年中药材及饮片抽样检测结果分析
从2015年中药材及饮片抽样检测结果来看,药材生产质量存在多种问题,质量不合格的占25%、合格质次的占65%、合格质优的仅占10%。
图3、野生品种与种植品种中药材质量指数分布图
上图是我国当前的中药材质量指数,自然状态下(野生品种)生长的中药材,其质量合格质良质优的品种明显居多,市场现状是质量合格但质良质优的品种明显偏少,种植品种则大多集中在合格质次的区域。
从用途来看:出口的是合格质优的,药房用的是合格质良的,药厂投料的大多则是合格质次的中药材,这与低价招标、拖欠货款有一定关系。农民种药材是为了赚钱,所以化肥、收获部位膨大素、农药过量使用,产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主要原因还是大家没有把重质量保疗效放在首位。
怎样才能使种植药材的品质提升呢?
03
药材回家行动
当前95%以上药材种植老产区,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高发,化肥农药滥用,药材质量难以提升。
因此种植药材必须倡导回家行动,因为中药材的药效成份只有在环境胁迫下才能产生,也只有在它原来的环境里面才有这个环境胁迫。
什么是环境胁迫?
一是条件偶合:就是要做到物种优势互补与相克相生。比如针叶林下种三七、人参、重楼,阔叶林下种石斛等。也就是同一类的树种,可以和同一类的中药材相偶合;
二是生景偶和:就是生长环境适宜,像三七只要15%-20%的光,自然光里面的80%都不用要;
三是腐殖土好:树林下的腐殖土,是种植中药材最好的土地,不需要用一颗化肥一滴农药,生长良好不会烂根与生病,而且品质还好,同时还不与粮食争地,也不用轮作。让种植药材回到它的老家去,又有哪些种植模式呢?
04
三种栽培模式
从古代到现代,中药材推崇的都是野生、天然、无公害、道地性。种植药材只有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积极采用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的种植模式,才能从源头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
中药材生态种植
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清洁化生产、绿色防控等生态培育措施种植药用植物,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中药材野生抚育
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原生境内自然生长的中药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生态环境特点,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辅以轻微干预措施,提高种群生产力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持续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稳定的一种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中药材仿野生栽培
是指在生态条件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根据中药材生长发育习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模仿中药材野生环境和自然生长状态,再现植物与外界环境良好生态关系的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图4、湖北五峰县仁和坪镇富裕冲村山间林下种天麻喜获丰收
详细内容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该通则中有很多种植模式可供我们借鉴。
比如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草地混植、单一种植、间套作种植、轮替种植和生态景观种植等模式等。
比如中药材野生抚育模式:主要包括,封育模式、轮采模式、密度优化模式,多维调控模式、定向抚育模式等。
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的生态农业宣言:“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虫草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倡导的就是绿色理念。
05
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与不同的产地相结合,与种植品种相结合,依据其生长特性而决定。
一是减少化肥使用、强调元素循环。实验证明实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菌肥等,对中药材品质提升作用明显且安全有效。我们只需要将上茬植物从土壤中带走的营养,通过有机肥料、生态肥料、有机菌肥予以弥补,保持营养元素循环平衡即可。
二是减少农药、除草剂、调节剂的使用。在生态平衡、生境偶合和条件偶合的条件下,病虫害是极少发生的,农药就相当于灭火器,只有出现“火灾”时才会派上用场。一定要杜绝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三是生物防治。利用某些有益的生物消灭或抑制某种有害的生物,包括改变生物群落,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保护和繁殖有益动物等。生物防治能解决种植药材农药残留污染严重超标问题;能改善生态环境与有益微生物,天敌无法繁衍的问题;能增强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加强土壤对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能减少植物抗药性,治标更“治本”。
四是种植标准化。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实现规模化种植,助推标准化种植技术,强化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与生长环境的关联性研究,选育优良品种,研发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加工等技术,建设标准化GAP 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水平。
五是产供销一体化。产地企业与使用厂企深度合作,实施基地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共建跨地区的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基地,同时厂企将质量管控前移产地、帮助产地企业开展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试验,使其尽快成长为该企业的产地专供商,质量、价格、货源保证,产供销一体化。
06
优秀案例:赤峰荣兴堂药业生态种植和标准化研究
赤峰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是中蒙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的民营企业。
该企业的种植基地在2009年被中国中药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认定为“优质北沙参、桔梗道地产地”,同年获得国家科技部“优秀中药材示范基地先进单位”证书和奖牌。
2012年北沙参、桔梗获得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获批内蒙古科技厅“内蒙古优质中蒙药材科技示范种植基地”认定。
图5、2014年3月28日于荣董事长(左一)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汇报公司药材基地
一、中药材生态化种植模式
荣兴堂药业董事长于荣,是赤峰药材种植的先行者与带头人,是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内蒙古工作站站长。近年来滥用化肥、农药、激素等,致使中药材农残、重金属超标,这些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带头做中药材种植生态化、管理标准化、质量可追溯的新模式。
1、适宜环境选择标准
通过对黄芪等8种药材道地产地的气候环境信息(地理因子、土壤因子、气象因子)及药材样品收集,研究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性状与环境信息因子的关系,借助《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制定出了道地药材环境选择标准。
2、优良品种选择与繁育
分别收集黄芪等8种中药材的野生资源和栽培种质,建立种质资源圃,通过品质性状评价,筛选出优良种质。并针对不同品种生理特点,筛选优化最佳繁育参数,筛选出高效良种繁育生产技术,制定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3、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通过产地调查、记录观测等手段,系统掌握了黄芪等8种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和药效成分形成规律、投入品的影响、间作套种方式、改善土壤微环境、连作障碍影响等,研究出了本地适宜的生态种植模式。
图6、于荣董事长陪同笔者在巴林左旗三山乡考察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
4、水肥管理研究
研究防风、赤芍等中药材植物的需水需肥生理特性,规范投入品管理,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完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体系。
5、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针对易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症状及发病规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通过间作套种、生物膜覆盖、机械割草等技术防治草害,避免使用除草剂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6、专用机械的研究
根据种植药材品种特性,开发出适用于种植、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控等高效实用机具,如中药材采挖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等,提升药材品质与生产效率。
图7、用无人机观察中药材生长状况喷洒生物肥和农药
7、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体系
通过以上研究,集成道地药材生态种植链条上各个环节关键技术,构建全链条的优质生态种植标准技术体系,完善农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建立中药材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推进中药“一致性”评价,保障品质优良。
8、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标准
该公司承担着内蒙古科技厅项目《赤芍防风中蒙药材生态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并获得成功,其它品种也在推进中。该公司在巴林左旗三山乡流转丘陵山地4500亩,在翁牛特旗桥头镇流转林地5000亩,采用生态和仿野生种植模式,种植的黄芪、甘草、黄芩、防风、赤芍等,药效成分接近或达到野生。
图8、仿野生种植的防风、甘草、赤芍、苍术、白鲜皮等质量近似野生
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模式
喀喇沁旗牛家营子有悠久的栽培药材历史,但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与可溯源。为了改变落后现状,荣兴堂药业进行了一些探索。
1、规模化
该公司在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乡流转耕地11000亩,购进大型机械、安装大型喷灌设备23套,通过土壤改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建成了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甘草、党参、桔梗、黄芪等,品质好可溯源,大部被日本津村制药包销。
2、机械化
当前赤峰种植加工桔梗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50%,北沙参则高达72%,致使产地价格大幅攀升。现在该公司已实现了药材种植全程机械化。
整地:深翻、耙平。
播种:飞机播种、种子包衣、绳播、精量播种。机械移栽。
浇水:采用大型喷灌机械,浇水的同时实现了施肥、营养药剂的同步施入。
除草:中耕除草并结合新型低残留除草剂的使用,有效控制草害。
采挖:长齿型挖药机或滚轮式出药机,特别是出药机与传送装车机械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药材从农田到加工车间的机械化,降低了用工成本。
其它机械:抛肥机、抓药装车机等。
图9、三山乡11000亩无农残可溯源的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
3、标准化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是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的保障。在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实践中,该公司认识到,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种植标准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
十几年来荣兴堂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甘草、防风、黄芪、黄芩、桔梗等进行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适宜性区划研究等方面合作攻关,并形成多个企业标准和地区标准、行业标准。
该公司与内蒙古中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合作,完成了“桔梗、北沙参、甘草、防风、黄芪”等5个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定工作。与内蒙古中药研究所合作完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北沙参药材标准》和《北沙参饮片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4、定制化
该公司自营种植基地2.5万亩,协议基地3万亩。通过40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的技术积累,能够满足多数客商对高品质中药材定制化生产。例如:日本津村要求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2.5%,赤峰丹龙要求黄芪甲苷含量超出国标2倍。现在荣兴堂药业与日本津村制药、承德颈复康药业、赤峰丹龙药业等医药企业均有长期合同。
图10、于荣董事长陪同笔者在荣兴堂药业产地加工厂考察交流
附刘红卫老师简介:
刘红卫现年67岁,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药材信息的先驱者、中药材天地网核心创始人,中药材资源信息与种植养殖资深专家。
曾任河南省三门峡药材站经理、书记、河南省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会监事、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从事中药材工作44年,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考察过200余种药材道地产地。几十年来先后在全国药材信息杂志、报刊、网刊、网络上发表过300多万字的专业文稿。
现社会兼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员会资深专家、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河南省联络站站长、规范化生产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委,《中药材》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特邀讲师,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可饲用中草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中药资源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