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植海拔(茶树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摘要|茶叶作为林芝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有关政府与企业的重视与支持。通过设施栽培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茶树的侵扰,培育壮苗,改善茶叶品质,满足林芝茶产业发展需要。在设施栽培炼苗中要加强日常管理,满足茶苗的水肥需求规律,并重视虫害防治工作,达到使茶苗能在室外环境下生长的目的,促进林芝高海拔地区茶树种植规模的扩大。
林芝市茶产业现状
林芝茶树种植主要集中在“三县两场”,即波密县、墨脱县、察隅县以及易贡茶场和察隅农场,总种植面积达3万亩(2000 hm2)左右,并且面积正在不断增加,到2025年,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6666.67 hm2),可采摘面积达到5万亩(3333.33 hm2)。目前茶产业已经被林芝市列入促进边民致富的重点产业。根据国家标准GB/T 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各省区对每一类用地的面积的都有规定,茶园作为其中的一类对土壤等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也是西藏可种植茶树的土地严重不足的原因。为突破茶树种植海拔限制,增加种植茶树的土地面积,部分企业、科研单位已在鲁朗镇拉月村(海拔2550 m)、巴宜区巴吉村(海拔2900 m)和西藏农牧学院试验地(海拔3000 m)开展高海拔品种适应性实验。
林芝茶树设施栽培必要性
抵御自然灾害
设施栽培使温度较稳定,减小了昼夜温差,同时避免春季寒潮对茶籽萌发和茶苗生长造成影响。11月~翌年5月降水稀少,天气干冷且多大风,温室设施更有利于保温保湿。
培育足量壮苗
林芝市目前扩植茶园的茶苗短缺,墨脱等低海拔地区主要使用从四川、福建等地引进的无性系茶苗解决种苗问题,高海拔地区引入平原地区茶苗能否适应当地气候还有待验证。因此,借助设施栽培有以下两大优势,一是对引入茶苗进行设施栽培。二是建立本地苗圃。
改善茶叶品质
在使用园艺设施栽培林芝茶树时,除了利用温室大棚改变温度状况外,还需搭盖遮阳网进行控光。林芝冬季和夏秋季晴天时光照强烈,往往超过了茶树的光饱和点,不利于茶树生长。骆耀平研究表明,适度遮阳可以提高茶叶中氨基酸总量,增加芽叶含水量、保持芽叶持嫩性。降低碳氮比,有利于提升绿茶和乌龙茶品质,对红茶的香气和鲜爽度也有利。
设施栽培技术
栽培设施选择
与低海拔区的茶区相比,林芝高海拔茶区气候光照强、热量低,修建设施主要是因为当地室外气温无法满足茶树生长需求,由此可使用光照来弥补热量不足,但又要防止光照过强、大风加速蒸发等对茶树的危害。
在育苗和扦插母园的培养方面,建立钢架温室大棚调节茶树生长小环境是个可行的办法。使用装配式热浸镀锌钢管的钢架大棚,根据需要可以修建单栋式或连栋式,并使用以聚碳酸酯为主要原料的透明覆盖材料,透光率可保持在50%~60%,具有保温性、密封性、抗冲击性好等优点。在大棚内可以进行留养扦插枝条、短穗扦插育苗和茶籽播种等农事操作,为室外炼苗提供茶苗。
在室外炼苗则选择搭建小拱棚作为主要炼苗设施。小拱棚主要由拱架和农用塑料薄膜构成,用作拱架的材料主要钢管和塑料杆,高度为60~70 cm,跨度一般为120~150 cm,覆盖材料为透光率约50%的遮阳网和农用聚乙烯塑料薄膜(PE)两层,同时使用黑色地膜提高地温,减少杂草滋生。若使用短穗扦插育苗,则要小拱棚与大棚配合使用,但此时小拱棚仅需覆盖遮阳网增加遮光度即可,无需额外覆盖PE塑料膜。
设施栽培炼苗技术要点
移栽与定植
茶苗移栽通常选择在11月初茶苗停止生长时进行,将茶苗移至室外小拱棚中炼苗。移栽行距150 cm,双行双株种植,小行距和株距约30 cm,可种4000~5000株/667 m2。移栽时采用穴施的方法施足底肥,在每穴底部撒上两把(约50 g)基肥(腐熟羊粪:土比例为1:1),填土约2~3 cm后再种茶苗,避免茶苗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按照此操作办法每亩使用腐熟羊粪约150 kg。后期炼苗中由于需要定期揭开小拱棚两侧通风口,接近通风口处的茶苗更容易抽干死亡,因此小拱棚的两端离茶苗留有1 m以上距离,或者在通风口与第1株茶苗之间多种几株作为保护行。
炼苗日常管理
炼苗的时间为11月茶苗出圃后至翌年冬季。在茶苗生长的不同季节,需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农事。11月~翌年2月底,这段时间属于当地的深冬季节,全天气温较低,时常出现雨雪天气,午后风大,小拱棚可全天遮盖提高棚内温度,确保茶苗安全越冬。翌年3月大部分茶苗地上部分无枯萎和死亡现象,此时可全天打开小拱棚两端的通风口,并且选择天气晴朗的白天揭开一侧的塑料膜炼苗,9:30~10:00棚内气温升至30℃时需揭开棚膜,日落前盖好。4月中旬时茶苗地上部分开始生长,陆续抽出新芽。5月底(立夏前后)气温升高后可去掉塑料膜与遮阳网,使茶苗逐渐适应露天生长环境,发现死亡茶苗后要及时补苗。
水肥管理
茶苗越冬初期的水分管理影响着茶苗越冬后的成活率,冬季夜间室外温度均在0℃以下,晴朗白天能达到20℃,漫灌补水宜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白天气温高,水能顺利下渗到土壤深处,否则水会冻结在表土层,影响茶苗根系的发育,浇水时采取膜下浇水。在肥料需求方面,茶苗移栽定植时施足量底肥,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源源不断地供给茶树养分,第2年茶苗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后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肥。
病虫害防治
茶苗移栽后,要加强管理,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的幼苗无病害出现,存在一定的虫害,但经过控制后没有形成爆发趋势,对菜苗生长影响不大。小拱棚主要发生虫害为拟步甲。幼虫、成虫分别为害茶苗的不同部位,幼虫在土壤里取食植物根部,老熟后在土下3~7 cm深处作土室化蛹。成虫啃食地上部分的叶片,成虫触角发达,遇惊动时即逃走,借助较强的迁移能力而扩大危害范围。成虫取食时将叶片咬成无数缺孔,严重的咬坏生长点,常对苗期造成毁灭性危害。防治办法是在茶苗越冬前,3~4月以及5~6月结合除草,将茶丛下表土落叶及行间杂草均进行耕锄,一方面破坏害虫的栖居环境,另一方面也可直接伤及虫体、虫卵。春茶和夏茶采摘后选用45%哒螨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按照13.5~18 g/667 m2喷施,喷药后7~10天宜重喷1次。
总结
通过设施栽培虽能培育出一定数量的实生茶苗,但直播而成的茶园单株分化严重,茶树长势不一,投产时间也不同,势必给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钢架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蜀永808号’实生茶树一部分植株分枝角度大,枝条出现倒伏情况。一部分茶芽出现紫化现象,性状发生变异。投产的芽叶存在“肥瘦不均匀”的现象,并且钢架温室大棚内茶树的产量也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中。因此钢架温室大棚的茶树可用于留养枝条,下一步将使用其枝条对茶树扦插的设施栽培与炼苗技术进行探究,以期探索出纯度维持度高、育苗迅速简便和成本更低的设施育苗方法。同时持续观察通过设施炼苗后的实生苗露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其早日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