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三七图片养殖方法(藤三七怎么养殖方法)
1. 藤三七怎么养殖方法
可以。
1、蔷薇
蔷薇是一种爬藤能力很强,又满是荆棘的植物,而且春天开花非常多,在围栏上养殖,春天可以开出一片花墙,非常好看。
而且蔷薇开花非常香,春天成片开放,很远就能闻到蔷薇花的香味,非常舒适。而且相比于月季来说,蔷薇打理起来更简单,因为生长太旺盛,往往出现野蛮式生长,所以不必太担心病虫的问题。
2、藤本月季
蔷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蔷薇只能在春天开花,算是一点小小的遗憾,如果想要多季开花,可以选择一些多季的藤本月季。
3、木香
相比藤本月季来说,黄木香也是很好的选择,虽热颜色单调了一点,但是香味很浓郁,所以叫做木香。
长势也非常快,不管是围栏还是围墙都能在短时间内爬满,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4、三角梅
如果是南方地区,也可以选择种植三角梅,三角梅的花期非常长,而且也是带刺的。
让三角梅倚着围栏生长,不仅开花好看,三角梅的刺也能防止有人翻越围栏。
三角梅的攀爬能力超强,围墙也丝毫没有压力。不过三角梅很怕冷,只有冬季温暖的地区才可以地栽。冬季低于0度的地区很容易冻死或冻伤。
5、凌霄
如果只是想增加私密性,其实凌霄是很好的选择,凌霄的生长力非常强悍,牙签苗一年就能长出一大片。
而且开花也很多,花期也长,唯一的缺点是凌霄的根系很具有破坏性,会到处长,所以地栽的话,要做好到处长出小凌霄苗的准备。
6、紫藤
紫藤的根不会到处乱长,相对更好控制一些。唯一的确定是花期不长,一般也就早春比较有观赏价值。
2. 藤三七图片养殖方法大全
种植方法:适合的生长温度是9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但是它在16~23摄氏度之间的生长状态会达到最好。养殖的土壤,我们一般选择的是肥沃疏松透气并且排水性良好的土质。
3. 藤三七图片养殖方法图解
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川七等,它最大特点是药食兼用,营养保健,容易栽培,它的叶片、嫩梢、珠芽,根部块茎都能食用,可以说浑身是宝。除了土壤栽培外,还可作水培、盆栽、绿篱栽培,是值得广为开发的保健蔬菜。藤三七的栽培要点有: 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以春、秋两季栽培长势最好。 以采摘嫩梢为主的,应采取搭架栽培的方法,当苗高30~40cm时及时搭架使其攀援,同时进行修剪,促使侧芽快速萌发。 以采摘叶片为主的,最好采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采用地爬栽培的方法。 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茎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生产中主要采取茎蔓扦插法 种植藤三七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机肥。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前期产量,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 在春、秋、冬三季,茎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块茎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气生根的分生节、珠芽或块茎,按种植规格直接种植于大田。在炎热的夏季,茎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块茎直接种植,但珠芽或块茎直接种植的苗期较长。 在田间管理时,宜用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植株调整。 藤三七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号水剂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5%“菊”牌天然除虫菊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产品品质,以至失去食用价值。在防治上,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阳网覆盖,及时喷水增大田间湿度,减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机肥;同时在发病初期可用斑即脱等药剂防治,适时采收。
4. 藤三七植物图片 全株
藤三七定植后30多天即可随时采收。2个月后进入盛产期,平均每株每月可采摘叶片300—400个,采收期约6个月。大面积栽培时清晨采摘为好,较耐贮运。鲜叶片采收后用保鲜膜包裹,存于5℃的温度下,能保存7—10天。藤三七一次种植,多年收获,通常以采收嫩梢或成长叶片为产品。
嫩梢产品通常在茎蔓伸长到一定程度时摘取;叶片产品则是采摘厚大、成熟、无病虫的叶片。
适时采收能促进叶片增大、增厚,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扩展资料:生长习性藤三七较性喜湿润,耐旱,耐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分布较浅,多分布在10厘米以内的土层。
根系好气性较强,在茎蔓分枝处易发生气生根,因此,以选择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
藤三七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7~25℃,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生长,其耐寒能力较强,能忍耐0℃以上的低温,但霜冻会受害,在-2℃以下的气温地上部分会冻死,但翌年地下部块茎或珠芽可萌发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温下,病害严重,生长不良。
在炎热的夏季,藤三七生长缓慢,叶片小,产量低,品质差。
藤三七对光照要求较弱,耐阴,在遮光率为45%左右的遮阴棚中生长良好。
5. 藤三七的图片以及它的功效活动一下
藤三七主要分布在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1979年已有在北方地区室内栽培落葵薯的记录,1988年有学者在林地区成功进行露地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