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黄豆种植技术
01
土壤准备
(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3)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
02
精选种子
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03
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
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其单位用克表示。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发芽率95%以上。
04
种子处理
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05
播种量的确定
第一步,将已测定的某品种百粒重换算成每千克粒数。如某品种测得百粒重为20克,则每千克粒数为:100粒*1000克÷20克=5000粒。
第二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每667平方米保苗株数,然后按照当地耕作条件和管理水平,加上一定数量的损失率(如机械、人、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和人工间苗所造成的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可按15%~20%计算。单位面积上计划保苗数加田间损失率,即为每667平方米(1亩)播种粒数。如某品种计划每667平方米保苗2.5万株,田间损失率估计为20%,则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为: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25000十25000*20%=30000粒
第三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其公式如下: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千克)=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每千克种子粒数*发芽率)。例如,计划每667平方米播种30000粒,已测得每千克种子粒数为5000粒,已测得发芽率为95%。代人公式: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0000/(50000*0.95)=6.3(千克)。
06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所谓合理密植是指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
(2)肥水条件: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植株生长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条件差,密度应较大。试验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3)品种类型和种植季节:一般春大豆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种植密度宜稀;夏大豆生育期较短,秋大豆生育期最短,植株也较矮小,宜适当密植。
以上是确定播种密度的一般原则。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栽培制度各异,管理水平和种植的品种不一,不可能统一种植同一个密度。一般可参考下列种植密度:
(1)北方春大豆的播种密度
在肥沃土地,种植分枝性强的品种,亩保苗0.8~1万株为宜。在瘤薄土地,种植分枝性弱的品种,亩保苗1.6~2万株为宜。高纬度高寒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亩保苗2~3万株。在种植大豆的极北限地区,极早熟品种,亩保苗3~4万株。
(2)黄淮平原和长江流域夏大豆的播种密度
一般每亩1.5~3万株。平坦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亩保苗1.2~1.8万株。肥力中等及肥力一般的地块,亩保苗2.2~3万株为宜。
07
播种期
播种期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北方区,晚熟品种易遭早霜危害,有贪青晚熟减产的危险。播种过早,在东北地区,由于土壤温度低,发芽迟缓,易发生烂种现象。
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北部高原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东部5月上中旬播种,西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西北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北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
黄淮海区和南方区大豆种植区,大豆的播期受后茬和后期低温的制约。黄淮海区夏播大豆6月中下旬播种。南方区,长江亚区夏播大豆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春播大豆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东南亚区,春大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大豆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秋大豆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中南亚区,春大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大豆6月上中旬播种,秋大豆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西南亚区,春大豆4月份播种,夏大豆5月上中旬播种;华南亚区,春大豆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夏大豆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秋大豆7月份播种,冬大豆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
夏播和秋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另外,播种期也可根据品种生育期类型、地块的地势等加以适当调整。晚熟品种可早播,中、早熟品种可适当后播。春早,地温、地势高的,可早些播种,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晚些播,岗平地可以早些播种。
为什么要强调适时早播呢?首先,春大豆适时早播,有利于第二造、第三造作物按时抢上季节,不违农时。第二,春大豆适当早播,可以相对早收,能避开第二代豆荚螟为害高峰期。第三,春大豆早播可以相对早收,避免与水稻“双抢”在季节上产生矛盾。夏大豆和秋大豆适当早播也可对早收,对避过或减轻秋旱危害有利。第四,适当早播的春大豆,前期气温较低,植株生长稳健,矮壮节密,花荚多,产量高。夏大豆和秋大豆适当早播可适当延长营养生长期;植株生长繁茂,“骨架”长得壮,花荚多,产量自然较高。基于上述理由,播种期强调一个“早”字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农民说:“一造早,三造好”就是这个道理。
08
播种方法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
(1)窄行密植播种法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宽行距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产10%~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耕翻地,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2)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结荚密,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3)60厘米双条播
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4)精量点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垄的基础上刨净茬子,在原垄上用精量点播机或改良耙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上点播。能做到下籽均匀,播深适宜,保墒、保苗,还可集中施肥,不需间苗。
(5)原垄播种
为防止土壤跑墒,采取原垄茬上播种。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业成本的好处。多在干旱情况下应用。
(6)耧播
黄淮海流域夏播大豆地区,常采用此法播种。一般在小麦收割后抓紧整地,耕深15~16厘米,耕后耙平耪实,抢墒播种。在劳力紧张、土壤干旱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耙边灭茬,随即用耧播种。播后再耙耪1次,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
(7)麦地套种
夏播大豆地区,多在小麦成熟收割前,于麦行里套种大豆。一般5月中下旬套种,用楼式镐头开沟,种子播于麦行间,随即覆土镇压。
(8)板茬种豆
湖南、广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种植的秋大豆多采用此法。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适时早播为佳,在早稻或中稻收获前,即先排水露田,但不能排得过干,水稻收后在原茬行上穴播种豆。一般每亩1万株左右,每穴2~3株,播完后第二天再漫灌催芽水,浸泡5~6小时后,将水排干。
大豆3种病害防治措施
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量0.3%~0.4%拌种。
2.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3.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药剂防治:除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外,在大豆花荚期,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选好种。要结合当地生产情况进行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品质优良的品种。
2、不重茬。豆类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残根残叶对培养地力有良好作用,是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的极好茬口。但是,豆类重茬,特别是多年重茬减产严重。
3、巧播种。土壤水分是豆类出苗好坏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先浇足底墒水,再播种就能确保全苗。根据土壤墒情和当时降雨情况,通过播种的灵活掌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1)根据土壤墒情巧播。抢墒播种: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抢墒播种要“争分夺秒”。麦收后土壤水分在18%左右,或一次降雨10毫米以上,可抢墒播种,否则一定要造墒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中,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籽、补水。
(2)巧定播种行距。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松散的品种类型,适宜种植行距较大些,反之,种植行距要缩小。另外,土壤水肥条件好,行距适当加大,水肥条件差,行距适当缩小。
(3)巧定播种量。豆类一般亩播量4-6公斤。一般分枝多,株型高大松散类型的品种,留苗密度小一些,反之,株型紧凑,分枝少,以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留苗密度大一些。整地质量差,土壤墒情差,或种子发芽率低,应选择较大播量。反之,选择较小播量;种子粒大,播量适当增加,反之,适当减小;土壤地力、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留苗密度宜小些,反之,宜大些。
4、精心管。
苗期
苗期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壮。
技术措施:
(1)施足底肥:复合肥15—20公斤。
(2)疏密补稀:及时间苗,防止“疙瘩苗”、“拥挤苗”。
(3)苗期一般不追肥浇水,蹲苗防倒。对于特殊干旱年份或底肥不足或有缺肥症状,要及时浇水追肥。
(4)及时中耕除草。
(5)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等害虫。
开花期
开花期主攻方向:健壮、防旺、增花、增荚
开花期高产长相:开花期封垄,结荚期透光。
技术措施:
(1)关键期追肥:开花期至花后10天,根据田间长势适时、适量追施尿素5—10公斤。
(2)对于密度大,节间长,有疯长趋势的地块,开花初期喷施抑制剂(多效唑)防止旺长。
(3)结荚期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增花、增荚、增粒重。
(4)防治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豆荚螟等要掌握最佳时期、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复合用药的原则。
鼓粒期
鼓粒期主攻方向:保绿叶、防落荚、防秕荚、增粒重
鼓粒期高产长相:荚多粒多,高而不倒。
技术措施:
(1)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保绿叶、防落荚、增粒重。
(2)结荚鼓粒期,温度高,蒸发快,及时浇水 。掌握“无风快浇,风大停浇”的原则,防治后期倒伏。
(3)防治豆天蛾。
(4)拔除田间杂草。
成熟期
成熟期主攻方向:粒粒归仓,保质增效技术措施
(1)适时收获:整株豆荚、豆粒呈现品种原有色泽, 叶片发黄脱落,干物质积累不再增加时,籽粒水分下降,为大豆成熟期。成熟后就可人工收获,机械收获可以晚一些。高油大豆适宜早收(黄熟—成熟),高蛋白大豆适宜晚收(过熟期)。
(2)防爆荚:对于爆荚(颤角)品种要提前收获,防止丢粒。
(3)防丢粒:要调试好收割机,发现丢粒,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4)防混杂:在收获、运输、晾晒、筛选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混杂。
5、防草害。豆类田间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马齿苋、灰菜、铁苋菜等杂草。除草不及时(尤其是马唐、牛筋、马齿苋),遇有“连阴雨”,时有发生”草吃苗”现象。杂草控制住了,虫害也就轻了。
防止草害的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除草,既疏松了土壤,又起到了培土防倒作用。二是化学除草,出苗后,常用除草剂有精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苯达松等。
只要按照“选好种,不重茬,巧播种,精心管,防草害”去做,就能达到“苗全、苗壮、密度合理”,实现高产丰收
怎样防治重茬大豆减产
重茬大豆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发黄,易感染病虫害,致使大豆荚小,粒小,产量低,一般重茬减产20%-30%。如果连续5年以上将带来毁灭性灾害。在大豆产区土地有限不种重茬很难,利用科学技术,分析重茬减产原因,防治或减轻重茬减产是惟一的出路。
一、大豆重茬减产的原因:
一是养分因素。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大豆,每年都吸收相同养分,因而造成营养元素片面消耗,不能满足大豆生育期对土壤养分的需求;
二是病虫因素。大豆重茬的地块,由于以大豆为寄生传染的细菌性斑点病,孢囊线虫病及菌核病等越冬基数较高,并获得继续发病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危害越来越重;
三是生物因素。大豆连作三年以上,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有很大变化,即腐败菌较多,其中有的降低大豆发芽率,有的浸染根部,导致根腐病。真菌对重茬大豆的生长发育障碍很大,镰刀菌可浸染根部,导致根腐病等。重茬大豆在其生命活动中,植物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物有些是抑制素,使土壤中毒,造成大豆减产;
四是植株因素。重茬大豆导致土壤养分单一,物化性状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草害严重,大豆植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瘦弱,冠层分布不合理,中层叶面积较小叶面积指数小,叶片黄萎,功能期持续时间短,功能弱,同化产物积累少,产量低。
二、防治措施:
1、轮作防治: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这是解决大豆重茬减产的最有效措施。把大豆面积控制在粮食面积的1/3之内,并进行合理轮作,在土壤耕作上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起相结合,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大豆良好生育。在地块选择上不种重茬,选肥不选瘦,不洼不上岗,种平不种坡,避开病虫害严重地块。
2、品种防治:选育,引用大豆良种是减轻大豆重茬危害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块上,不仅更新品种可以起到缓解重茬危害的作用,就是同一品种,及时更换也能起到减轻重茬为害的效果。
3、营养防治: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是减轻重茬关键所在,因此要更多地多积多造多施有机肥,科学施用生物菌肥,能够培肥地力,消除板结,活化土壤,营养元素齐全,促进大豆良好发育,增强抗逆性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病虫防治:大豆重茬使某些病虫害加重发生,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首先,要搞好病虫测报,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作出预测预报,指导好防治工作;其次,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防治;再次备好药械、农药、训好防治员,一旦发生,及时防治。
5、栽培防治:要进一步完善推广大豆增产的各种栽培模式,把种子、施肥、耕作、植保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合理地组装起来,科学地加以运用,是减轻大豆重茬为害,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