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为冬小麦,采用畦灌进行灌溉(小麦最先进的灌溉方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麦是一种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其产量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在我们坝上地区,旱地较多,所以,对于小麦的早地丰产栽培技术更加关注,基于此,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旱地春小麦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为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旱地小麦栽培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依靠自然降雨满足其生理生态需水、完成生产过程的栽培技术。
1 早耕深耕,蓄水保墒
耕深21~25cm。俗话说:“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深耕有三好:根深、蓄墒又灭草”。春小麦根系比较弱,需要有个肥沃深厚的活土层,所以深耕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早春气温升高,风大,土壤容易失墒,应及时耙耱整地保墒,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为旱坡地春小麦播种创造疏松平整的土壤条件。整地后要在两天内及时播种。努力做到土壤松软细绵,上虚下实,为提高播种质量,为保证苗全,苗壮打下坚实基础。
2 施足基肥,培肥土壤
旱地多瘠薄,施足底肥并适量配施化肥是小麦丰产的基础。旱地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配施,才可满足春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要。基肥在秋耕时施入,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kg。如果受肥源限制,农家肥少,也可采取氮、磷配合施用措施,做到以磷保氮,以氮促磷,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抗旱能力。同时,结合播种,可亩施种肥磷酸二铵4~5kg,配施尿素2~2.5kg或三元素复合肥。
3 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
适合我县种植的旱地春小麦品种少,目前主要种植品种是内麦22,当地称“大白皮”。该品种具有抗旱、抗倒伏、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缺点是软质麦,面粉质量差。
通过筛选、风选和精选机等方法,把夹杂物和不适做种用的小粒种子清除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可以减少浪费,节约用种,保证出苗率,苗全苗壮。一般可增产5%~10%。简而易行,一举数得。用作播种的种子应做一下发芽率试验,以保障足够的基本苗数。
春小麦分蘖期短,分蘖少,地下茎少,次生根数少,种子根在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选种子可以增加种子根数和第一片绿叶面积,对培育壮苗十分有利。在播种前7~8d晒种,播前2h,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2%的40%拌种霜可湿性粉剂”拌种(现拌现种,拌种要均匀。超出使用剂量影响发芽势和发芽率,剂量低影响发芽率)。
4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增强抗逆性、延长穗分化时间、提高成穗率的有效措施。一般在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播种为宜,不宜过早。早播虽可充分利用返浆水,保证出苗,但易使小麦生长需水高峰期(拔节至抽穗)与自然降水高峰期错位,常常遭遇“卡脖旱”。在确保正常成熟的前提下,当地通常于4月20~25日播种,可使春小麦需水高峰期与7月份降水高峰期相吻合,从而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5 播种量
合理的播种量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旱坡地播种量为每亩11~12.5kg,二阴滩地为12.5~15kg。行距4~6寸为宜。
6 田间管理
旱地春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早锄浅锄,提温促根,防旱保墒,提高抗旱能力。当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时进行第一次中耕(6月上旬),以消灭杂草,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第二次中耕在分蘖至拔节前进行,要深锄、细锄,拔净垅眼大草,促进次生根生长,轻地表水分蒸发,为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防治阔叶杂草。在麦苗4-5叶期,用72%2,4-D丁酯乳油每亩 50-75毫升;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可选用10%骠马乳油亩用药液40毫升。
7 适时追肥
拔节至抽穗前是小麦需肥关键时期,而旱地春小麦生长后期土壤养分难以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因此,在拔节至抽穗前,根据田间长势可趁雨亩追施纯氮4.6kg,促穗大粒多和提高产量。
8 及时防治病虫害
坝上旱地主要加强对麦秆蝇和黏虫的防治。病害主要有小麦叶锈和白粉病。
黏虫:田间调查幼虫密度每平方米15头时进行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油剂1000~1500倍液喷洒。
9 适时收获,及时脱粒
在蜡熟末期及时收获脱粒。当麦穗发黄,籽粒变硬,用手捏不变形,但能用指甲切开,内呈蜡质状或干糊状,稍具弹阵即可收获,收获后在田间风干后再脱粒。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掌握了旱地春小麦的丰产栽培技术,只要我们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应用这些栽培技术,一定能够显著提高春小麦的产量。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农业工作者,有一定帮助,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帮忙关注一下笔者以及转发评论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