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白芨种植基地(白芨基地建设)
内容摘要:近年来黔西南州部分地区竞相开发白芨产业,特别是安龙、普安、义龙等县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白芨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黔西南州部分地区竞相开发白芨产业,特别是安龙、普安、义龙等县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白芨产业发展格局。为加快白芨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笔者将从全州白芨产业现状、产业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该产业有序发展有所帮助。
一、黔西南州白芨产业基本现状及效益
长期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白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州白芨产业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成为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截止到目前,全州白芨种植面积达1.79万亩,产量0.21万吨,产值0.59亿元,主要种植在安龙县、义龙新区、普安县,其他县(市)有部分种植。
(一)产业基地规模逐步凸显。近年来,全州严格按照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安龙县打造了万亩白芨产业园,在钱相街道办建成8000余亩的标准化规模化白芨基地,在普坪镇建成1600余亩的标准化规模化白芨基地,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20万平方米的白芨育苗基地,为全州乃至全省提供了充足、优质的白芨种苗;义龙新区龙广镇建成1200余亩的标准化规模化白芨基地,德卧镇建成700余亩的标准化规模化白芨基地;普安县江西坡镇建成1500余亩的规模化白芨基地。除以上规模化基地以外,全州还建成200亩以上规模化白芨基地7个。
(二)经营主体实力逐步显现。为进一步增强白芨产业发展的支撑,我州出台了系列经营主体扶持和招商引资政策,白芨产业经营主体实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州共有白芨种植(加工)经营主体16家,为黔西南州白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产业品牌建设持续向好。依托黔西南州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我州出台系列政策和整合资金,强化对白芨产业“两品一标”的品牌打造。目前,“安龙白芨”“普安白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注册有“欣蔓白芨”“梓月白芨”“安及禾地”等品牌商标,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社会效果持续向好。
(四)产品加工能力逐步提升。全州白芨产品加工能力较弱,主要以简单的烘干、切片粗加工为主,产业经济效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近年来,通过积极争中央、省、当地财政资金和社会大量资金的投入,全州白芨产品的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产品加工由原来简单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目前可以加工出白芨粉、白芨花茶、白芨面膜、白芨牙膏等产品,其产品的附加值正逐步体现。
(五)产业扶贫效应得到体现。在推进白芨产业发展过程中,州里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保底收益、反租倒包、劳动务工等方式帮助农户和贫困户增收,构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州白芨产业共带动农户3200多户7100多人,实现了白芨产业的扶贫作用。
二、黔西南州白芨产业的前景分析
当前,我州的白芨产业主要以仿野生栽培为主,其种植前景和市场前景向好。
(一)种植前景分析。野生白芨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山谷或山的背阴处,适宜土壤为酸碱度、温度、湿度等条件,其生长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4年的时间。虽种子自然繁殖率低,但繁殖成大苗后移栽成活率较高,成苗率在90%以上。我州的白芨种植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白芨的细胞培养、母苗培养所用的培养基配方,培实生苗的练苗方法,仿野生栽培方法,栽培基质,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及种植装置等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逐步实现了我州白芨种植的科学化、产业化,初步形成了白芨产业发展的产业链。
(二)市场前景分析。白芨产业依靠其自身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市场非常广阔。种植一亩白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在2000-3000元左右,含白芨种苗的购买,以及养护时所需施的肥和人工费,白芨市场价格约在40-50元,亩产可达800-1000斤,收益为3.2-5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约3-4.8万元,利润可观。而我州在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成立了“贵州·黔西南州道地中药材营销中心”,年销售白芨约150-200吨,市场前景好。
三、黔西南州白芨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我州白芨产业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品种资源、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能力等原因的影响,全州各地白芨产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服务保障不到位。一是栽培技术落后。由于白芨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种苗市场缺少监管,种植户对白芨生长习性掌握不够、经验不足,加上缺乏专业研究机构的指导,在优良品种选育、生态适应性布局、科学栽培管护等方面跟不上生产需要,粗放管理现象普遍。二是融资难和技术人员缺乏。企业融资难,导致白芨产业发展缺乏投入资金;目前州内大部企业缺乏白芨产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产业从育苗、栽培、加工等环节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二)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全州大多数白芨种植在山间林地,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大多数未完善,运输和采收成本增高,严重制约着我州白芨产业的发展。另外,白芨人工栽培关键在于施肥技术,但目前全州没有专用的配方肥料和施肥方法,生产上施用未经腐熟的农肥(尤其是鸡粪),导致烧苗现象较为普遍。由于病虫害防控观念淡薄,导致叶锈病、叶褐斑病等病虫害危害严重。
(三)产品研发相对滞后。虽然我州白芨产品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但初级工产能不足,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弱,白芨产品的加工和产品研发上较为落后,严重制约着产业链的延伸。
(四)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白芨种植种苗以及人工投入成本较高,产业从种到采收的周期长,成本回收慢,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虽然我州在亳州开设了中药材营销中心,今年受疫情和市场的影响,形势不太乐观。从最近几年市场价格分析来看,2017年白芨(干品)统货价格达800元左右/公斤,2020年11月白芨(干品)统货价格为120元左右/公斤,白芨市场价格连年持续下跌,种植效益低,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四、黔西南州白芨产业发展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黔西南州白芨产业生产技术标准,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增加产品质量和效益,基于上述产业发展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强化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以及社会资金,加大规模化基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白芨种植基地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为白芨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打基础。鉴于我州白芨产业的价格回落问题,应根据白芨成分,进一步加大对白芨新产品的研发和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扩大白芨应用领域,为产业强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强化技术支撑。要加强与州内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我州白芨产业发展中育苗、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进行指导,加强对白芨优良品种选育、配肥方案和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引导规划适度的白芨栽培规模,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助推我州白芨产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三)强化经营主体培育。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一批省内外龙头企业,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强对现有的经营主体进行培育,扶持一批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全州白芨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将全州白芨产业做大做强。
(三)强化产业品牌打造。积极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申报白芨地理标志以及产品品牌打造,积极组织在全州具有代表性的白芨企业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提升我州白芨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围绕黔西南白芨产业发展,加强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的研究制定,申请注册绿色商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生产优质安全的白芨中药等原料产品,提高产业的生产消费效能和整体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 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