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种植云南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云南羊肚菌多少钱一斤)

云南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云南羊肚菌多少钱一斤)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2024-03-20 19:00:19分类:花卉种植

近年来,羊肚菌作为一种新型食用菌,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其生产会受到栽培品种、品系品质、栽培管理技术、土壤、自然气候、采收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菇农和食用菌生产者存在较高的生产风险,春信农业经过多年对羊肚菌的深耕,总结出羊肚菌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八大重点!

首先是羊肚菌种植基地的选择,羊肚菌可在平原、盆地、丘陵等地形生长,但种植地点所需的环境条件应靠近水源,无积水,排水方便,羊肚菌栽培土壤要求pH值为6.0~8.5,最佳土壤pH值为6.5~7.5,宜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不宜选择砂质土壤和盐碱地,含砂量高的土壤保水性差,粘稠的土壤容易板结,透气性差。

其次是大棚的建设,棚高2~3m,宽6~8m,长10~30m,距地面0.5~1m处设置可调式通风口,通风口设置防虫网,棚顶用塑料薄膜覆盖,羊肚菌菌丝需要避光,因此在播种后或播种前,可在温室内盖上遮阳网,一般使用4~6针、透光率为10%~15%的遮阳网,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地区,尽量选择拱棚,避免平棚,遇雪时,应及时清除棚内积雪,以免积雪淹没棚内。

第三是种植基地的整地,栽培前1至2个月,应清除温室周围的杂草。 栽培温室宜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 除草后,应在耕地前棚内及周围喷洒适量的生石灰。 生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害虫。 撒石灰后进行旋耕。 土地的耕作深度为20cm,土块的粒度为3cm左右。 建议土壤不要结块。 平整土地,做宽0.6~0.8m的边界,高10cm的边界,30cm的边界作为沟渠。 边界之间开沟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采收时人员行走,起到排水的作用,避免边界地区积水。 此外,还可在场地四周撒生石灰,防治病虫害。

第四是羊肚菌的播种,羊肚菌是低温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羊肚菌的栽培季节宜选择秋冬季,自然温度下降到18-25°C,地温在20°C以下,播种时,选择合格的菌种,剥去菌种袋,手、播种工具、塑料盆等表面消毒后,用手粉碎或用菌袋粉碎机粉碎至直径1~1.5cm大小,放入塑料盆或编织袋中,运输 他们到田里播种,播种方法可以是撒播或开沟,撒播时,撒播菌种或用菌袋分离器将菌种均匀撒播在边界面上,用钉耙或旋耕机在边界面上旋转10cm,使菌种与土壤混合, 沟播时,在栽培边界面上每隔20-30cm挖沟,深5-10cm,将菌种均匀撒入沟内,然后用边界面上的土回填沟内,土壤覆盖菌种3cm厚左右,所需应变为150~200kg每亩。

播种后立即用黑色地膜覆盖,地膜厚度为0.004~0.015mm,宽度与界面相同或略宽,每20cm打孔透气,黑地膜通常用于羊肚菌的生产,可以加速积温、保湿、防止涝渍、促进细菌的发芽、抑制营养孢子的过度生长、抑制杂草的生长。

第五是外加营养袋,添加外源营养袋技术是羊肚菌大田生产的关键,目的是为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外源营养。 外源营养袋的制备方法与原种和栽培种相似。经常用的配方是:1、小麦40%、杂木屑30%、谷壳20%、腐殖土10%、石灰1%~1.5%、石膏1.5%~2%、磷酸二氢钾0.1%~0.15%;2、杂木屑30%、玉米芯30%、小麦25%、麦麸5%、腐殖土10%、石灰1%-1.5%,石膏 1. 5%。

播后7-20天,菌丝出土,界面土壤变白,出现大量孢子时立即放置营养袋,建议用小刀将营养袋的一侧切开或用钉板戳一个洞,这样营养袋里的营养才不会掉下来,提起地膜,使营养袋的开口(孔)面紧贴土壤,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将地膜向后拉,放置一个营养袋(湿重)750~1000kg每亩,喂食后,边界面的羊肚菌菌丝会生长到营养袋中,袋内的菌丝会将外源营养袋的养分转移到土层的菌丝中。

云南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第六是催菌,当温度开始上升到6~10℃时,菌丝体逐渐进入恢复期, 此时大棚的地膜、遮阳网等设施全部覆盖,遮阳网需要4~6针,出菇前20天左右去除地膜和营养袋,创造不利于羊肚菌营养生长的条件,使其繁殖,在实际生产中,栽培蘑菇的时间应根据产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确定,避免在严寒中处于原基分化期。

揭开薄膜,取出袋子后,用大水进行催菇, 采用喷灌或漫灌,彻底灌溉土壤,及时排出积水,必要时可重复2~3次,以达到良好的蘑菇推广效果,控制土壤含水量在20%~28%,并适量微喷补水,羊肚菌原基形成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原基发生后,由于空气湿度低,容易失水枯萎, 因此,在原基发生前和原基分化后,空气湿度必须控制在85%。 90%,在干燥气候下喷少量水可刺激原基形成,棚内温度控制在5-20℃,昼夜温差控制在10-15℃,羊肚菌振兴起膜后,羊肚菌菌丝暴露在一定量的来自黑暗环境的散射光下,散射光增强,适当的散射光有助于刺激原基的形成和子果壳的生长发育。

第七是出菇后的管理,通常在菇体出土后10天左右,边界面上会出现大量针状原基,原基发生后,0℃以下的低温、干燥的环境和强风会对羊肚菌原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而提高原基的成活率,根据需要选择保温被、草帘、双层大棚等提高温度和抗寒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与蘑菇孵化期一样,原基保存期也需要适当通风,随着羊肚菌的生长,通风时间和频率应逐渐增加,但在原基保存期内,尤其要避免湿度突然下降和原基萎蔫,保持空气湿度在85%~90%,土壤含水量在20%~23%,最适温度为 原基生长温度为10~15℃。

随着原基继续分化,冠部和茎部的形态分离清晰可见,形成幼小的子囊果,此时,保持环境温度在5-20°C,二氧化碳含量在400-600ppm,最适合羊肚菌的生长,当蘑菇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23%,土粒不发白,空气湿度为85%~95%。 当幼菇继续发育到快速生长后期时,可将空气湿度调至80%~90%,羊肚菌幼菇期是决定其商业性质的重要时期, 避免漫灌,采用滴灌、沟内喷洒补水。

第八是羊肚菌的收获,当羊肚菌整株长到7-12cm时,盖网完全打开,由硬变软即可采收,用手指捏住茎的根部,轻轻扭动,松开后拉起,选择大的,留下小的,以免损坏周围的小蘑菇芽,采摘的羊肚菌用土切去脚掌,去除病菌和变形菌,分级包装,容器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羊肚菌成熟后不及时采收,重量不会增加,肉会变薄,风味减弱,严重影响品质,因此,它不能贪婪。

郁金香没开花有毒吗 种植沃柑该要注意些什么(种沃柑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