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高效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技术ppt)
总结青冈县香菇绿色安全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场地及菇棚建造、原料选择及菌袋规格、栽培料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及接种、养菌棚管理、出菇棚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3年开始规模化种植食用菌,栽培品种以香菇、滑子菇、平菇为主,其中大棚香菇的栽培面积达到40 020 m2,生产出绿色安全、品质好的商品香菇是提高种植户效益的关键。通过调查,商品菇平均产量97.5 t/hm2,扣除生产成本后纯效益可达160 770元/hm2,主要销往哈尔滨及当地大型超市。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青冈县香菇绿色安全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主要选用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审定的品种,所选品种应符合GB19170的规定,以抗逆性强、菌丝生长健壮、优质、耐运的优良品种为主。
2 栽培场地及菇棚建造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场地应建在地势平坦、配置水源、近距离没有养殖场和垃圾堆积场、环境清洁卫生、无污水、废气和粉尘污染源污染的地方。目前,青冈县主要采用钢架塑料大棚,同时配置了温度、湿度和通风调节设施。
3 原料选择及菌袋规格
在原料选择上应以新鲜、洁净、干燥、无异味的木屑、麦麸、白灰、石膏为主,同时所选原料应该符合NY/T 1935、NY/T 393、NY/T 394的要求。栽培袋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袋或聚丙烯塑料筒袋,规格长50 cm,折径18 cm,厚度0.04~0.06 mm,所选塑料袋要有韧性。
4 栽培料配方及拌料装袋
青冈县栽培料配方主要以木屑、麦麸、白灰、石膏分别按78%、20%、1%、1%的比例配制,含水量控制在58%~62%之间。手工拌料或机械拌料都要翻拌均匀,同时随拌料随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2%。拌完料后5 h开始装袋,袋内栽培料要装实,每袋装湿料2.25 kg。
5 灭菌及接种
采用常压简易蒸锅灭菌,灭菌前锅内注满水加热,水位线距蒸帘30 cm,始终大火加热,必须在3 h内使料温升至100℃,并保持12 h;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设定121℃、0.11 MPa的条件保持2 h,当料温降至60℃以下时出锅,置于洁净冷却室内继续冷却,当料温降至28℃以下时准备接种。接种采用两头接种,分别解开栽培袋的2个端面接入菌种,接种量为3%~5%。
6 养菌棚管理
首先,进行码袋处理,将接上菌种的菌袋放在养菌棚码袋培养,当气温高于22℃时,将菌袋堆码成“井”字形,每层码3袋,共码8层菌袋,菌袋与菌袋之间要留空隙;当气温低于20℃时,应将菌袋横积重叠堆码。其次,控制养菌棚环境,养菌棚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整个养菌期间应在避光黑暗中培养。最后,控制通风,在养菌前期每天应通风1次,养菌中期每天通风2次,养菌后期每天通风 2~3次,每次通风 20~30 min。当菌丝生长达4~5 cm时,在接种孔的旁边菌丝生长部位外套袋上挖1个孔,以增加袋内氧气。当菌丝长满袋后,对菌袋进行微刺孔。
7 出菇棚管理
当满袋都长出菌丝后,菌丝会表现为浓白,也会出现褶皱和隆起的瘤状物,接种穴或菌袋上会出现红色斑点,并伴有黄色水珠,此时可将菌袋进行棚内脱袋处理,脱袋后将菌袋倾斜70~80°角站立排放,菌袋间保持3~5 cm的距离,最后做覆膜处理,这时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为宜,湿度控制在80%以上,不能超过90%,棚内要保证具有散射光。当菌棒表面出现白色水珠后要揭膜通风,通风次数一般为2~5次,前期次数少,后期次数多,每次通风时间以30 min为宜。白天要用散射光处理刺激转色,当菌筒表面形成棕褐色菌膜时即为转色适宜。用控制早晚温差的形式诱导出菇,一般白天控制为20℃,晚间控制在8℃左右,昼夜温差要保持在10℃以上,经过连续3~5 d的处理后可刺激菇蕾发生。
通过转色管理和诱导出菇管理后,接下来进行子实体发生后管理,此时棚内昼夜温差因品种不同而不同,高温型品种温差控制在18~25℃之间,中温型品种温差控制在10~22℃之间,低温型品种温差控制在5~18℃之间。这时棚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晴天、菇大时每天喷2次水,阴天、菇小少喷水或不喷水。采摘1次后加大通风量,停止喷水,1周后再补水诱导出菇。补水用专业注水器插入菌筒长75%,水量以注水后重量为脱袋时的80%为宜,可调头放置使袋内水量一致。注水后要加大通风,使棚内空气新鲜,温度高时应早晚进行通风换气,温度低时中午进行通风。
8 适时采收
采收主要是在子实体长到7~8成熟时进行,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是最好的采收时期。把大的采掉,留下小的继续生长,采收方法是一手捏菌柄基部的菌棒处,另一手捏菇柄基部,先旋转晃动再向上拔出子实体。采完后把菌筒放到原来的位置。采收完1茬菇后,停止喷水,休养1周后,通风干燥2 h,然后再向菌筒内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