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的种植技术视频(乌头种植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
培训会现场。张淦钦摄
编者按
四川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推广曾经是个难题。难点在于种植户和专家如何实现无缝对接。技术会产生效益,谁都懂,但如何对接,则很少有人细心去探究。由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农户直接进行指导,安州这个做法值得点赞。
□本报记者 罗敏
乌头又名附子,属于传统“道地药材”,在我省安州、江油等地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其药用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眼下迎来乌头采挖季,6月19日,绵阳市安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乌头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了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推广乌头高产优质配套技术。
做好排灌调节
减少病害
安州区的乌头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雎水镇、桑枣镇,2019年全区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2600吨,产值达4680万元。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夏燕莉告诉记者,今年受干旱、气候变暖等极端天气影响,且由于疫情期间疏于管理,病虫害发病程度偏重,乌头产量整体下滑。
据介绍,乌头的主要病害是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夏季高发。病后,根块开始腐烂,叶子快速枯萎,且传染力强,一两天时间快速蔓延至整片地块,严重时甚至导致农户绝收。
对于白绢病的应对,夏燕莉说,发生该病应立即拔除病株,集中销毁,并洒石灰粉、多菌灵等全面消毒,避免该病的传播。但她提醒,乌头发病后的治疗效果杯水车薪,还需从预防发病上着手。“我们在各地走访发现,土地连作较常见,这样会导致病虫危害逐年加重。长期种植一种作物,还会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影响乌头品质。”此外,乌头对土壤排水、灌溉要求较高,过干或过湿都不行,会导致根腐病等,因而要加强排水、灌溉用水的精细管理,根据墒情合理调节好用水、排水。
绿色生态种植
提升品质
乌头种植经济效益较高,为增强农户种植乌头的信心,按照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四川省(乌头)中药材高产优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要求,成都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相关专家,进行了乌头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指导。
在种根繁育上,专家建议种植户施肥时,亩用干牛粪1500公斤,拌匀,翻入畦面做底肥。尽量不施复合肥,以提高大小适中的优质种根比例,提高种根抗性。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原则上尽量使用生物源农药,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
在种根采收及留选上,要剪去过长须根,剔除焦巴、水漩及缺芽种根,保留饱满、紧包、未萌发或稍萌发、有侧根3条以上的种根。
在药材种植上,使用未施或少施化肥农药、单个重9-15克的健康种根。种植地选择在海拔450-3000米,地势向阳、易排灌、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以有机肥、油枯、磷肥做基肥,深耕、耙细,开沟作畦。立冬后栽种,与蔬菜、玉米、水稻套轮作,修根2次,追施有机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