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种植红藜麦的种植方法及产量(藜麦的食用方法做法)

红藜麦的种植方法及产量(藜麦的食用方法做法)

农业百科网 发布时间:09-02 09:00分类:花卉种植

播期与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的影响

_陈奕浪等

藜麦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主要分布在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地 ,在当地栽植己有 5 000~7 000 a的历史,印第安人称其为 “粮食之母”。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十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并将 2013 年定为国际藜麦年 。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 世纪以来,美国、加拿大和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藜麦的本土化种植 ,我国对藜麦的研究相对较晚,于 1987 年进行藜麦适应性栽培 ,目前 主 产 区 分 布 于 甘 肃、山 西、宁 夏、青 海等地 。

自 2018 年始,庆元县引进藜麦品种红藜试种,多年适应性种植表明,红藜在与庆元县生态环境相近的浙西南地区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庆元县红藜播期多在 3—4 月,成熟期在 7—8 月。为了探索红藜第 2 茬种植的播期和地力水平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在土壤肥力等级分别为Ⅰ、Ⅱ级的大田(P 1 ) 和油茶林下 (P 2 ) 分别布设 7 月 3 日至 8 月5 日 (D 1 ~D 4 ) 4 个播期的试验,旨在为红藜种植土壤肥力和第 2 茬播期的选择和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小编有红藜种子联系方式微信;18374545223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在庆元县岭头乡进行。该乡年平均气温14. 5 ℃,最热月 (8 月) 平均 23 ℃,最冷月 (1月) 平均 5. 3 ℃,极端最高气温 34. 5 ℃,极端最低气温 -4. 5 ℃,年降水量 2 027. 8 mm,≥10 ℃年积温 5 308. 6 ℃。试验地海拔 1 209 m,地理坐标119°11'40. 6″ E,27°33'18″ N,黄壤,试验大田与油茶林地直线距离 53 m,地力等级分别为Ⅰ、Ⅱ级。油茶林于 2012 年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上建园,油茶 植 株 矩 形 种 植,现 油 茶 保 存 量 (1 020 ±161. 9) 株 · hm-2,株 高 90 cm,冠 幅 56 cm ×51 cm。

供试藜麦种子为 2019 年庆元县睦睦家庭农场的红藜自留种。供试肥料为金翼有机肥 (屏南金翼有机肥有限公司,有效养分含量 N+P 2 O 5+K2 O≥5%,有机质≥45%)、鄂中复合肥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 股 份 有 限 公 司,N、P 2 O 5 、K 2 O 含 量 均为 15%)。

1. 2 处理设计

红藜麦的种植方法及产量

于地力等级 I 级的大田 (P 1 ) 与地力等级为Ⅱ级的油茶林 (P 2 ) 行间分别设 7 月 3 日 (D 1 )、7月 15 日 (D 2 )、8 月 5 日 (D 3 )、8 月 15 日 (D 4 )4 个播期。试验小区面积 30 m 2 (1. 2 m×25 m),无重复。各处理深耕 15~20 cm,施有机肥 25 000kg·hm-2+ 复合肥 1 500 kg·hm-2后翻耕,起垄做畦,畦面耙平整,垂直于畦长方向按 40 cm 行距开深 3~5 cm 的播种沟,均匀播种,覆土 1 cm 左右,人工浇透水。出苗后及时除草,按每试验小区 500株进行间苗、定株,不施追肥。

1.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全生育期: 播种日至成熟日天数。植株性状: 于成熟期各小区随机选取 30 株进行测量。株高: 从植株生长最高部位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茎粗: 植株茎秆最粗处的直径; 分枝数: 从主穗基部至地面植株分枝数; 有效分枝数: 分枝中有结实的分枝数; 第一有效分枝高: 第一个有效分枝部位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抗倒伏性状: 于成熟期调查倒伏率,各小区隔5 行,调查 1 行,统计倒伏株数和保存株数,计算小区植株倒伏率。

小区产量: 于成熟期分小区,采收试、脱粒、晾晒后测重。

1.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 Excel 2010 进行数据计算和绘图,用 SPSS19. 0 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育期

从图 1 可见,不同播期红藜皆可正常成熟,但全生育期天数有一定的差异,总体上,随着播期的推迟,气温下降,生育期延长。P 1 (大田) 与 P 2(油茶林) 红藜最长全生育皆为 D 4 播期,分别比最短全生育期长 18、16 d。相同播期,大田处理生育期长于油茶林 7~20 d,说明随地力的下降,红藜生育期缩短。

图 1 不同播期、地力等级藜麦品种红藜 生育期的表现

2. 2 植株性状

表 1 表明,不同播期红藜,株高 D 2 处理最高,D 4 次之,但组间差异不显著; 茎粗 D 4 处理最粗,D 2 处理次之,D 1 处理最细; 主穗粗、主穗长 D2

表 1 不同播期与地力藜麦品种红藜植株性状表现

注: 播期、地力等级、播期 × 地力等级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在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处理显著大于其他处理; 第 1 有效分枝部位以 D 1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D 2 处理次之,显著低于 D 3 、D 4 处理; 分枝数、有效分枝数 D 1处理显著多于其他处理,表现为随播期推迟,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减少。不同地力等级间,P 1 处理的株高、茎粗、第 1 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显著大于 P 2 处理,表现随地力等级的降低,株型矮化,肥沃的土壤更有利于红藜的生长。在交互效应中,D 1×P1 处理组合株高显著高于除 P 1 与其他播期配置的处理组合,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显著多于其他播期与地力等级的处理组合,茎粗显著大于 D 1×P2 ,与其他配置方式无显著差异。

2. 3 抗倒伏性

从图 2 可见,不同播期与地力等级处理红藜的倒伏率在 0% ~8. 2%,表现出较高的抗倒伏性能。4 个播期的 P 1 、P 2 处理间的倒伏率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倒伏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 2 不同播期与地力等级藜麦品种红藜 倒伏率表现

2. 4 产量表现

由图 3 可见,随播期推迟,P 1 、P 2 处理的红藜产量总体上呈抛物线变化,以 D 2 播期处理产量最高,分 别 比 其 他 处 理 高 38. 0% ~ 391. 1% 和55. 3%~ 77. 7%; D 1 播期处理次之,D 3 、D 4 处理最低。P 1 、P 2 处理产量存在一定差异,以 D 1处理差别最大,P 1 产量为 P 2 产量的 292. 8%; D 2 处理次之,P 1 产量为 P 2 产量的 227. 4%,D 3 、D 4处理的 P 1 、P 2 间相差不大。这表明,红藜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很大,随播期的推迟,P 1 、P 2 处理的产量都下降。

图 3 不同播期与地力等级藜麦品种红藜产量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庆元藜麦品种红藜在 7 月 3日至 8 月 5 日皆可成熟,全生育期 83~118 d,总体上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倒伏率下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减少,第 1 有效分枝部位上移,株高、茎粗、主穗粗、主穗长呈抛物线变化趋势,产量亦呈抛物线变化,其中 7 月 3、15 日播种产量较高。生产上,红藜第 2 茬种植播期宜在 7 月上中旬。由此可见,每年种植 2 茬红藜,茬口及农活安排弹性过小。为提高茬口及农活安排弹性,宜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当提早第 1 茬播期,第 2 茬采取育苗移植,于 6 月上中旬播种育苗,7 月上中旬移植。

藜麦具有较强的耐贫瘠性,能够在贫瘠土壤中正常生长,但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响应很大,合理施肥对藜麦的丰产作用巨大 。本试验表明,随地力等级提高,全生育期延长 7~20 d; 植株性状表现为株高、茎粗、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指标增大,第 1 分枝部位上移; 不同地力等级间产量存在一定差异,7 月 3、15 日播期的产量差别大,地力高的比地力低的增产 127. 4%~192. 8%,增产效果明显; 8 月 5、15 日播种的产量差别不大。这可能是随播期推迟,气温下降,生育历期中≥10 ℃ 有效积温不足,已成为产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综上,红藜种植宜选择肥力较高的土壤。对于不同地力等级土地藜麦种植的合理施肥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菊花是什么季节开的 广东雷州覃斗镇海威虾鱼场(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