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种植方法 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
猴头菇又名猴头菌,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真菌,营养丰富,种植效益很高。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猴头菇种植方法,重点是猴头菇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猴头菇种植时间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温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10—33℃均可,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均可,最适16—20℃。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来春再产一批菇。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二、猴头菇的温度调节
猴头菇在适温环境下,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采收。气温超过23℃时,会形成花菜状畸形菇,超过25℃还会出现菇体萎缩。因此出菇阶段,要采取下列办法控制温度:
(1)空间增喷雾化水。
(2)畦沟灌水增湿。
(3)荫棚遮盖物加厚。
(4)错开通风时间,实行早晚揭膜通风,中午打开罩膜两头,使气流通顺。创造适合温度,促进幼蕾顺利长大。
三、猴头菇湿度控制技术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必须科学管理水分,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创造适合85—90%的空气相对湿度。
(1)畦沟灌水,增加地湿;
(2)喷头朝天,空间喷雾;
(3)盖紧畦床上塑料薄膜保湿;
(4)幼蕾期架层栽培的,可在表面加盖湿纱布或报纸增加湿度。
四、猴头菇的通风方法
猴头菇是好气性菌类,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出现珊瑚状的畸形菇,或杂菌繁殖污染。为此野外畦栽,每天上午8时应揭膜通风30分钟,子实体长大时每天早晚通风,适当延长通风时间。
但切忌风向直吹菇体,以免萎缩。